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東元電機於 2020 年第一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合併營收為 106.65 億 元,年減 8.9%。主要衰退地區包括北美、義大利及中國。然因原物料價格修正及成本控制得宜,毛利率維持在 24.2%,與去年同期持平。營業利益為 8.09 億 元。業外部分,因持有之上市櫃股票評價損失,導致整體稅後淨利(歸屬母公司)為 4.47 億 元,年減 29.6%,每股盈餘 (EPS) 為 0.23 元。
公司股東會通過配發現金股利每股 0.99 元,配發率達 60%,為近五年新高,並計畫未來逐年提升配發率。展望第二季,預估營收將受影響約 6-8%,損益影響約 5-7%。公司下半年目標為力拼持平或爭取成長。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2020Q1 產品營收組合方面,受疫情影響,馬達業務佔比由去年同期的 50.8% 下滑至 46.7%。其他業務佔比則相對提升,其中家電佔 12.2%、能源暨工程佔 10.3%、自動化暨智能系統佔 7.5%,其他(含東捷、宅配通等)佔 21.0%。
- 馬達電機系統: 2020Q1 營收為 50 億 元,較前幾季縮小。全年展望方面,預估大馬達業務實銷仍有 5-8% 的成長機會,但小馬達業務可能衰退 5-8%。
- 家電事業: 2020Q1 營收為 13 億 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因家用及商用空調業務成長,預估全年營收可成長約 5%。
- 自動化暨智能系統: 2020Q1 營收為 8 億 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全年展望預估將衰退 6%。
- 能源暨工程: 2020Q1 營收為 11 億 元。由於去年接單狀況良好,預期 2020Q2 起入帳金額將增加,全年營收可望較 2019 年成長。
- 其他業務: 包含東捷及宅配通等。其中,宅配通在疫情期間營收與獲利表現良好。
3. 財務表現
-
2020Q1 關鍵財務數據:
- 合併營收: 106.65 億 元,年減 8.9%。主要受北美 (減少 4.5 億)、義大利 (減少 2.3 億) 及中國上海 (減少 2.8 億) 地區疫情衝擊。
- 營業毛利: 26.47 億 元,年減 8.9%。毛利率為 24.2%,受惠於原物料價格下跌、成本降低措施及家電產品毛利提升,與去年同期持平。
- 營業利益: 8.09 億 元,年減 12.6%。
- 業外收支: 淨損失 1.71 億 元,主因為第一季股市波動,持有之上市櫃股票(如王道銀行、聯電、台積電等)產生評價損失約 2.4 億 元。
- 稅後淨利 (歸屬母公司): 4.47 億 元,年減 29.6%。
- 每股盈餘 (EPS): 0.23 元。
-
資產負債表重點:
- 截至 2020Q1,現金及約當現金增加,主因為了因應 6 月公司債到期,增加了 40 億 元的商業本票 (CP) 借款。
- 若排除此因素,長短期借款餘額較去年同期減少 8.7 億 元。
- 股東權益減少,主因為宣告發放 19 億 元股利、金融資產評價損失約 9 億 元及匯兌損失約 3.98 億 元。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電動車 (EV) 馬達業務:
- 公司於 2020 年 2 月推出 T-Power 90 動力系統,市場反應良好,已獲台灣數家車廠訂單。
- 正與一家大型國際車廠洽談,供應其在印度市場的自主開發 Powertrain (動力總成系統),目前進展順利,已進入產品路線圖討論階段,公司對此合作具備信心。
-
海外佈局與供應鏈:
- 越南廠: 營運已穩定,正積極建立在地供應鏈,以降低對中國大陸供應鏈的依賴。
- 印度廠: 因當地封城,建廠時程預計將延遲約 3 個月,但仍力拼於 2021Q1 投產。
-
子公司 Motovario:
- 第一季因其主要市場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及印度皆為疫情重災區而出現虧損。
- 然而,1 至 4 月接單狀況與去年同期持平,預期在 5 月中解封後,產能將逐步恢復,6 月起營收可望追上去年水準。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提升股東回報:
- 2019 年現金股利配發率達 60%,創五年新高。公司目標將 60% 作為起點,未來逐年提升股利配發率。
-
深化公司治理:
- 連續六年獲公司治理評鑑前 5%,為全體上市公司中僅 12 家達此成就的公司之一。
- 股東會通過修改公司章程,將董事席次減少為 7 至 11 席,並要求獨立董事至少 3 席,以持續優化治理結構。
-
市場策略調整:
- 因應北美油價低迷,將業務重心從油氣 (Oil & Gas) 產業轉向電力、水力等較穩定的基礎設施領域。
-
競爭優勢:
- 相較於中國競爭對手(如臥龍電機),東元在國際市場佈局早 30 年,具備更深的在地化程度與國際化經驗。尤其在大馬達及特殊馬達領域,仍保持顯著的技術與市場領先優勢。
6. 展望與指引
-
短期展望 (2020Q2):
- 預估合併營收將年減 6% 至 8%。
- 預估損益將受影響 5% 至 7%。
- 毛利率方面,因毛利較低的工程業務營收佔比將提高,可能對整體毛利率造成影響。
-
中長期展望 (2020 下半年及全年):
- 下半年目標為維持營運持平,並爭取成長機會。
- 預期 2020 年全年度股利收入約在 8 億至 9 億 元之間,與去年持平。
- 中國市場已看到初步的 V 型反轉,但東南亞、北美及歐洲的復甦情況仍是下半年的主要變數。
7. Q&A 重點
-
Q: 2020Q1 各區域營收分佈及主要產品毛利率為何?
A: 營收分佈:台灣 55%、美洲 16.8%、中國 8.5%。產品毛利率:馬達類約 20-30%,家電視業務約 17-18%。
-
Q: 未來股利分派比例是否會再提升?
A: 公司目標是逐年提升股利配發率,將以 60% 作為起點,持續向上努力。
-
Q: 第二季與第三季的營運展望?
A: 中國市場已現 V 型反轉,但東南亞、北美仍疲弱。預估 Q2 營收影響約 6-8%,損益影響約 5-7%。Q3 變數仍多,主要觀察歐美疫情後的經濟反彈力道,下半年目標是力拼持平或成長。
-
Q: 第二季毛利率能否維持第一季水準?以及業外有價證券的影響?
A: 第二季毛利率可能因工程業務佔比提高而受影響。業外投資方面,第一季透過損益評價的股票(王道、聯電等)影響獲利約 1 億多元,但 4 月股價已多數回穩。其他透過綜合損益評價的部位,如高鐵在第一季有評價損失,但 4 月已部分回升;富邦媒則持續有評價利益。
-
Q: 2020 年全年展望、印度及越南廠進度、電動車馬達業務推展情形?
A: 全年展望:大馬達成長 5-8%、小馬達衰退 5-8%、自動化衰退 6%、家電成長 5%、工程業務優於去年。越南廠已穩定,正建立在地供應鏈。印度廠因封城延遲 3 個月,目標 2021Q1 投產。電動車業務已獲台灣車廠訂單,並正與國際大廠洽談印度市場合作。
-
Q: 預計今年的股利收入金額?Motovario 的營運展望?
A: 預估股利收入約 8-9 億 元,與去年相當。Motovario 第一季因歐洲封城虧損,但接單穩定,預期 6 月 起營收可望恢復去年水準。
-
Q: 相較中國臥龍電機,東元在工業及電動車馬達的競爭優勢?
A: 電動車領域未看到臥龍有太多著墨。東元的優勢在於國際化佈局早 30 年,在地化程度更深。雖然在小馬達上面臨威脅,但在大馬達及特殊馬達領域,東元仍大幅領先。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