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Post Type Selectors
Search in posts
Search in pages
Filter by Categories
記憶體
美股觀點摘要
法說會備忘錄
消費性電子
量化分析
金融知識
投資心法
投資入門
其他
軟體
能源
生醫
民生消費
電子零件
材料設備
IC 封測
IC 製造
IC 設計
半導體
個股分析
其他
民生消費
生醫
軟體
消費性電子
車用
AI
產業分析
時事短評
未分類
logo 註冊/登入 logo
test

Broadcom(Nasdaq:AVGO)於 2025 年 9 月 4 日召開 FY2025Q3(CY2025/6~8 月)電話會議,在 AI 晶片與 VMware 軟體業務的雙重驅動下,營收與獲利均超乎預期,並揭露已獲取第四家 AI 客戶的百億美元大單,進一步確立其在 AI 基礎設施中的關鍵地位。以下為市場核心觀點更新:

市場核心觀點

  1. Broadcom FY2025Q3 營收與獲利在 AI 及 VMware 業務驅動下,表現優於預期。
  2. AI 半導體需求依舊強勁,第四季營收指引預期將加速成長。
  3. 成功獲取第四家 XPU 客戶逾百億美元訂單,顯著提升 2026 年展望,並鞏固其作為超大規模資料中心客製化晶片關鍵推動者的商業模式。
  4. AI 網路晶片為另一成長關鍵,新一代產品 Tomahawk 6 和 Jericho4 將持續強化其領導地位。
  5. 公司產業地位獨特,AI 硬體與基礎設施軟體的雙引擎成長故事清晰,高漲的評價背後具備強勁基本面支撐。

關於 Broadcom 介紹,可參考<博通(Broadcom)美國通訊晶片設計龍頭,宣布併購 VMWare 的下一步是什麼?>研究報告

Broadcom FY2025Q3 營收與獲利在 AI 及 VMware 業務驅動下,表現優於預期

Broadcom FY2025Q3 合併營收達創紀錄的 160 億美元(以下同),YoY+22%,主要由 AI 晶片的強勁需求和 VMware 業務的持續增長所帶動。

  • 半導體解決方案:營收為 92 億元,YoY+26%。其中,AI 半導體營收高達 52 億元,YoY+63%,已是連續第 10 季實現強勁增長;而非 AI 業務營收為 40 億元,與上季持平,顯示復甦力道仍較緩慢。
  • 基礎設施軟體:營收為 68 億元,YoY+17%,高於公司預期,顯示 VMware 的整合效益持續顯現。

公司調整後 EBITDA 為 107 億元,佔營收比重達 67%。此外,公司目前的合併在手訂單總額達到創紀錄的 1,100 億元,為短期營收提供了極高的能見度。

Broadcom Q325 損益表

Source:Broadcom、富果研究部

AI 半導體需求依舊強勁,第四季營收指引預期將加速成長

公司展望 FY2025Q4 合併營收約 174 億元,YoY+24%;調整後 EBITDA 利潤率預期維持在 67%。

展望主要來自 AI 業務的持續加速,公司預估 Q4 的 AI 相關營收將達 62 億元,YoY+66%。而非 AI 半導體業務,在季節性因素驅動下,預期將季增低雙位數至 46 億元。

然而,CEO Hock Tan 也坦言,非 AI 業務的復甦將是「U 型」的,預期要到 2026 年中下旬才會看到較有意義的復甦。

獲取第四家 XPU 客戶逾百億美元訂單,再次驗證公司 ASIC 商業模式成功

相較於 NVIDIA 提供標準化 GPU 產品的模式,Broadcom 在 AI 領域採取了不同的策略:

協助大型科技客戶打造專屬於自身的客製化 AI 加速器(XPU)。此模式的邏輯在於,當 CSP 的運算需求達到一定規模時,採用客製化晶片將比購買標準品更具成本效益與功耗優勢,尤其是在低至中等複雜度的推論(Inference)應用場景中。

在本季法說會中,公司證實除了原有的三家 XPU 客戶外,已成功與第四家客戶簽訂了超過 100 億美元的 AI 機櫃訂單。儘管公司未透露其身份,但市場普遍認為該客戶為 OpenAI。

此一進展不僅顯著改善了公司對 2026 財年的 AI 營收展望,更驗證了其「賦能者」的商業模式正獲得 AI 市場領導者的青睞。隨著既有客戶的滲透率持續提升,以及新客戶的加入,XPU 業務將成為 Broadcom 未來數年最核心的成長動能。

關於 XPU 介紹可參考<AI 趨勢下「運算卸載」會帶來哪些 ASIC 與 xPU 的發展?>研究報告

AI 網路晶片為另一成長關鍵,新一代產品將持續強化其領導地位

隨著 AI 模型變得更複雜,運算叢集(Cluster)的規模也必須擴大,此時高速、低延遲的網路便成為關鍵瓶頸。(關於資料中心網路架構升級,可參考<AI 應用如何重塑光通訊產業?一篇看懂交換器供應鏈的機遇與變革>研究報告)

Broadcom 長期在乙太網路(Ethernet)技術的積累,使其在此領域佔據絕對領導地位。公司近期推出的新產品,正是為了解決 AI 叢集擴展的挑戰:

  • Tomahawk 6:此款 102Tbps 的交換器晶片,能將網路層級從三層簡化為兩層,大幅降低跨機櫃(Scale-out)的延遲與功耗。
  • Jericho4:此款乙太網路光纖路由器,專為超過 20 萬個運算節點、需跨越多個資料中心(Scale-across)的超大規模叢集所設計。

隨著 AI 基礎設施持續擴建,無論客戶採用的是 GPU 還是 XPU,都離不開 Broadcom 的高階網路解決方案,使其成為 AI 浪潮下最穩固的受惠者之一。

公司產業地位獨特,AI 與軟體雙引擎成長故事清晰

Broadcom 已成功打造出獨特的雙引擎成長模式:其一是以 XPU 和網路晶片為核心的 AI 硬體業務,掌握了產業最高速的成長動能 ;其二是以 VMware 為主的基礎設施軟體業務,在成功整合後,貢獻了穩定且高達 93% 毛利率的現金流。

此雙軌策略不僅提供了營運上的多元性,更讓公司在 AI 時代扮演了無可取代的關鍵賦能角色。儘管目前公司估值相對同業較高,但考量其強勁的執行力、龐大的在手訂單,以及在 AI 與軟體領域清晰的長期成長路徑,其產業地位與前景依然穩固。

本篇文章參考以下專家觀點,搭配 AI 進行內容改寫。文章內容僅作為學習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


Alex Huang
Author

Fugle 富果研究團隊 / 臺大材料系 / Alex 的投資研究記事本版主
跨足商管領域的理工青年,持續培養跨域思維和能力
相信價值投資,喜歡從科技趨勢中找尋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