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在 2020/3 月因疫情爆發而閃崩,然隨後便在央行及政府的寬鬆政策及企業獲利成長帶動下強勁反彈,包括美股、台股都已創下歷史新高,而開戶數、成交量也都創新高,其中投資結構也逐漸往年輕、分散化(個人投資人佔比增加)靠近,顯示投資已越來越普及。此外,投資也已由過往的單純交易趨向線上化、客製化、程式化,越來越多網路券商、線上投資訂閱服務應勢興起,本篇報告將深入分析台灣證券產業及未來趨勢,看完這篇報告,你將了解以下幾件事:
- 台股結構及國際地位
- 海外投資及複委託趨勢
- 台灣投資結構及網路券商現況發展
- 台灣證券業產業概況及未來趨勢
台灣股市持續成長且國際知名度逐漸增加,未來成交額有望進一步增加
根據研調機構 QUICK FactSet 統計,全球股市總市值 2021Q1 已達 106 兆美元,較 2019 年底成長 21.8%,而前十大市場市值總和達 87.2%,美國股市就佔 55.9%,仍是最重要的投資市場。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台灣股市市值以規模 1.8 兆美金、市占率 1.7% 位列全球股市第 11 名,對比台灣 GDP 總額僅排全球第 21 名,顯示台灣股市於全球具一定規模,且上市櫃公司有足夠吸引力。
Source:Statistia
原因包括台灣擁有完整半導體產業鏈,在全球半導體業扮演重要的地位。根據工研院統計,2020 年台灣半導體總產值約 1,089 億美元,YoY+20.9%,全球市占率約 20%,為僅次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半導體生產國。且若單以晶圓代工來看,全球更是有超過 50% 市場集中在台灣公司(以台積電(市:2330)、聯電(市:2303)為代表),而全球前十大的 IC 設計公司中也有三家為台灣企業(聯發科(市:2454)、聯詠(市:3034)、瑞昱(市:2379)),前十大 IC 封測更有六家(日月光投控(市:3711)、力成(市:6239)等),以上都明確顯示台灣半導體業在全球的重要性及影響力。且由於半導體業市值就佔台灣股市整體約 43.7% ,因此在半導體日益被各國政府重視的趨勢下,也吸引更多海外投資人關注台股市場。
此外,根據證交所統計,台股過去幾年平均現金殖利率約 3.6-3.8%,名列全球前五,僅次於英國、新加坡等國,在高殖利率的保護下也使台灣在全球股市具一定吸引力。
觀察台股本身的交易情況, 2020 年在貨幣政策寬鬆、總體經濟轉好、企業獲利成長及逐筆交易、盤中零股等政策實施帶動下,台股總成交額達 49.2 兆元新台幣,較 2019 年 29.1 兆元增加 69.3%。若僅以現股估算(不包含融資券利息、複委託),2020 年全台交易手續費市場約達 800 億元新台幣(以法定手續費率打 6 折估算),整體市場規模龐大。
Source:證交所
展望未來,隨台股在國際吸引力加大、及後疫情時代使經濟復甦, 5G、IoT、AI 等科技進步帶動企業獲利成長,及貨幣持續寬鬆的環境下,獲利推升股價以及本益比調整,預計未來幾年台股成交額有機會維持有高檔。
複委託交易量及開戶數快速成長,顯示國人對海外市場交易興趣大
除了台股本身熱絡外,台灣人對海外投資興趣也在加大。根據證基會統計,2020 年全國複委託帳戶總數已達 220.5 萬戶,YoY+28.9%,而截至 2021/4 月更達 247.3 萬戶,較 2020 年底已成長 12.2%。
Source:證券商同業公會
交易金額方面,2020 年達 3.8 兆元新台幣(以下同),YoY+54.6%,2021 年截至 4 月為 1.6 兆元,已達 2020 年的 42.1%,預計全年總額也將較去年明顯成長。以月平均成交額來看,2020 年單月平均成交額為 3,155 億元,YoY+54.6%,2021 年為 4,045 億元,YoY+28.2% ,亦明顯成長。以上數據皆顯示近年隨資訊流通透明及門檻降低,國人對海外投資興趣持續增加。
Source:證券商同業公會
若以海外投資地域別來看,2020 年美國市場就佔了整體交易額 72.2%,香港市場則為 14.8%,若僅看個人投資人,投資美國市場的佔比更高達 80.4%,香港市場則為 12.8%,顯示台灣投資人對美股、港股仍有較大興趣。
台灣複委託市場規模仍小,但未來成長空間大
台灣複委託雖成長快速,但若和台股 2020 年 45.7 兆元的成交額比較,僅佔其 7.8%,整體規模仍小,研究團隊認為這與國內複委託平台門檻較高有關。
綜觀目前國內券商提供的複委託服務,除大多沒有即時行情外,交易費用門檻也較高,多數券商也未提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看盤及研究系統。以美股複委託為例,每次交易最低手續費門檻普遍為 20-30 美元,若以台股 0.0145% 交易手續費計算,每筆交易至少需達約 40 萬元才能有效減少手續費影響,且尚未包括印花稅、交易稅等影響。
而國外券商如 Firstrade、TD Ameritrade、Etoro 等平台雖然交易費用低廉甚至免費,且也擁有較完善、及時的報價系統及操作介面,但亦有匯費過高(註 1)、無法自動退稅、安全性、語言障礙等問題(註 2)。
(註 1:每匯一次約需 1,000 元新台幣之電匯費,因此資金流動性會相對受限。)
(註 2:目前海外券商雖都有提供中文 APP 及客服服務,但若帳戶出錯,例如退稅、匯款問題、繼承問題等仍須與當地直接聯絡。)
綜合以上,目前不論是國內複委託或國外券商,都因一些限制而拉高一般人投資海外股市的門檻,也使海外投資的規模一直無法明顯成長。
因此,搬開或減少當中的限制或障礙,並提供具有國際水準的產品體驗,就成了未來券商的競爭關鍵。
隨未來資訊更加流通以及資產配置的概念普及,海外投資仍將是未來趨勢,參考目前複委託規模仍非常小,且國人對海外投資的興趣持續增加,複委託市場未來發展空間仍然很大。
ADR 成交額近年快速成長,顯示外國人對投資台灣企業興趣加大
除了國人對投資海外股市興趣增加外,海外投資人對台股興趣也在增加。目前外國人若要投資台股(特指個人投資人),大多是透過 ADR(美國存託憑證,亦即台灣企業於美國交易所掛牌上市)參與(因美股市場面對全球投資人),然目前可供交易的 ADR 僅有 6 檔(註 3),大多皆為半導體製造業,且台積電(TSM)就佔了總成交額的 95%,整體選擇性有限。
(註 3:僅計算有在台掛牌的標的,目前有台積電(市:2330)、聯電(市:2303)、友達(市:2409)、中華電(市:2412)、日月光投控(市:3711)、南茂(市:8150)六檔)
不過從整體來看,2020 年 ADR 總交易金額為 1,707.3 億美元(約為複委託規模的 1.3 倍),YoY+101.6%,而 2021 年截至 5 月,累計成交額為 1,537.0 億美元,已達 2020 全年 90%,預計全年總成交額將持續創高,顯示外國人對投資台灣具有國際領導地位的企業興趣增加。
Source:富果研究部
隨著台灣企業在國際知名度越來越高,產業重要性也越來越大(以半導體產業為主),
再加上前述高殖利率等優勢,預估外國人對台灣企業的投資興趣有機會持續增加,未來若有公司能提供海外投資人直接投資台股市場(例如富途、Etoro 可提供海外投資人直接投資美股、港股)以及相對應的投資與研究工具,參考目前 ADR 與台股成交額相比規模仍小,未來成長空間也將值得期待。
確認了整體股市交易狀況後,再來我們來分析一下台灣目前證券業的狀況及未來趨勢。
國內證券商市場破碎,彼此差異化不明顯
台灣證券業業務可分為承銷、經紀及自營,其中又以經紀為主要業務及獲利來源(根據證交所統計,2020 年全台券商經紀業務佔其整體獲利 70.8%,達 414.2 億元新台幣) 。
目前全台共有約 70 家證券商,但因政策保護、大同小異的看盤軟體及較無差異化的服務,產業落入僅剩價格競爭,主要是透過公會的力量在禁止競爭,而達到產業平衡,長期下來,整體產業主要是透過一系列的併購來改變市佔率(如元大與寶來、凱基與大華、富邦與日盛等),造成除元大、凱基、富邦等市占率較高外,其餘券商市占率大都在 5% 以下,更有 54 家小券商市占率不到 1%,整體市場破碎。
進一步細觀過往元大、富邦等市場龍頭擴增市占率的手段,多以整併(如元大合併寶來、富邦七合一等合併案),發行新商品(如各式 ETF、權證、基金等)、或透過與集團金控的整併資源、共同行銷等方式保持競爭力為主要手段,在本業證券服務的差異化反而沒有明顯改進,各家券商 APP 仍都使用三竹系統,使用介面及服務也差異不大。
不過近期傳統券商也開始轉型,紛紛推出自家獨特的下單 APP,例如元大的投資先生、永豐推出的大戶投,玉山與富果的合作等,都是希望透過差異化,真正在提供價值以吸引用戶。
Source:證交所
隨政策放寬及資訊透明化,投資族群個人化、年輕化已成趨勢
從投資人角度看,隨著資訊越加透明化及政府政策的鼓勵,可發現個人投資人(Retail Investor)及年輕族群的投資參與度逐漸上升。以美國股市為例,專以服務個人投資人為主的美國數位新創券商 Robinhood 的用戶數截至 2020Q2 已達 1,300萬人,較 2019 年底的 1,000萬明顯成長,又如富途牛牛 2021Q1 總開戶數達 195.7 萬人,YoY+1.4 倍;另根據 Citadel Securities 統計,美國個人投資者的日均交易量佔整體美股市場比例亦從 2019 年的 10% 提高至 2020 年 20%,顯示個人投資者除了人數增加外,對整體市場的交易貢獻也越來越大。
而台灣市場也有類似趨勢, 隨 2020 年證交所推出逐筆交易、盤中零股等降低投資門檻的政策後,年輕人、小資族的投資意願也明顯增加。根據證交所統計,2020 年全台累計總開戶人數達 1,124 萬人,新增開戶人數達 67 萬人,較 2019 年的 34 萬人倍數成長。其中個人投資人開戶佔比從 2019 年的 44.5% 增加到 2020 年的 47.3%,而 30 歲以下的開戶佔比更高達 42.9%,較 2019 年的 34.9% 增加約 8.1 ppts(百分點),顯示台股市場的投資人結構也朝分散化、年輕化趨勢前進。
Source:證交所
成交量方面,在盤中零股及定期定額等政策實施後,個人投資人的交易量也明顯增加,2020 年個人投資人的成交量佔總交易量約 62.1%,相較過去三年平均的 58~59% 明顯成長。
綜上所述,隨相關政策實施及資訊透明化,預計未來個人投資者將更願意進入市場,對整體交易量貢獻程度也將增加,且投資年齡結構亦將持續年輕化。在此趨勢下,未來證券商將不再只能單套用服務法人機構的模式(例如手續費折價、法人部辦活動),而是要專注於產品及服務差異化及良好的使用者交易體驗。
數位券商已成趨勢,未來服務差異及優化使用者體驗將為證券業競爭關鍵
隨科技持續進步,交易線上化已是趨勢,截至 2020 年,全台電子下單的成交佔比已超過整體 70%。實體券商分點數近幾年亦持續減少,根據證交所統計,全台券商總家數(含分公司)截至 2020 年底僅剩 807 家,較 2016 年的 876 家已減少 7.9%,顯示券商線上化的趨勢將持續進行,無法及時轉型的傳統券商將式微。
Source:證券商同業公會
而除了傳統券商的數位轉型外,也出現許多融合金融科技(FinTech)的投資服務商及純線上數位券商,前者以提供投資人各種指標、財務數據、報告等資訊為主,例如美國的 Seeking alpha 、台灣的財報狗及總經平台財經 M 平方。後者則本身擁有券商牌照,提供投資人完全線上化的交易體驗,例如美國的 Robinhood、Firstrade、eToro,中國的富途牛牛、老虎證券、微牛證券,台灣的富果帳戶等。
相較傳統券商,這些數位券商通常擁有獨特的研究系統、下單介面、交易模組及使用者體驗(UI/UX),在原有無差異化的券商生態鏈中作出獨特定位,也因此越來越受投資人喜愛,包括富途、老虎在內的券商在近年的開戶數皆有大幅的成長,營收及獲利也維持快速成長(註 3),皆證明數位券商已被越來越多人青睞及採用。
(註 3:例如富途 2021Q1 總開戶數達 195.7 萬人,YoY+1.4 倍;營收為 2.8 億美元,YoY+ 3.5 倍;稅後淨利為 1.5 億美元,YoY+6.3 倍。又如老虎證券 2021Q1 總開戶數達 140.0 萬人,YoY+3.0 倍;營收為 0.8 億美元,YoY+2.6 倍;稅後淨利為 0.2 億美元,YoY+21.0 倍。)
台灣方面,由於法規因素,目前仍以傳統券商線上化為主,純網路券商概念仍不普及,目前僅有富果(Fugle)透過和玉山證券的合作屬最接近這個模式。但預估在投資線上化趨勢中,未來台灣交易手續費將比照美國市場降到最低門檻,因此未來證券 APP 及服務的差異化及使用者體驗將是吸引用戶的關鍵,而網路券商由於在科技技術方面的優勢,預計未來將較傳統券商在數位化轉型上更有競爭優勢。
Source:富途
結論
在持續的寬鬆政策、5G、AI 等科技進步持續帶動相關企業獲利成長(台股以半導體產業為主),及投資資訊的更加透明化,預計未來幾年股市將持續維持熱絡,參與者也將越來越多,進一步推升成交量。此外,國人對於海外市場及外國人對台股投資的興趣也都在增加,以上趨勢對於相關券商及企業來說潛在市場規模極大。
目前台灣證券市場仍然破碎,主要因過去各家服務差異化不明顯所致。然年輕的個人投資人在未來投資市場的貢獻及重要性將越來越大,對券商交易平台的要求也將從以往的交易費用、速度增加至對資訊提供、方便度及使用者體驗的要求。未來除傳統券商將面臨線上化轉型外,新興的純網路券商也將扮演產業重要的角色。在此趨勢下,預計未來證券產業將緩慢趨向集中,無法即時轉型、發展差異化的券商將逐漸式微。
自我揭露與聲明:
本人/本撰寫相關團體( 以下簡稱我 )目前未持有本文提到之股票的多方部位,且預計不會在未來 72 小時內增加持股。我與本文所提到的公司沒有商業關係,撰寫本文僅為分享,並無收取任何報酬。本文之資訊僅供分析參考,不保證內容之完整性與正確性,也不構成任何買賣有價證券之要約或宣傳。
責任編輯:邱翊雲(合格證券投資分析人員)
一、 未經合法授權,請勿翻載,本站內容僅供參考,本公司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二、 投資人若依此以為買賣依據,須自負盈虧之責。
三、 與本網站有關一切糾紛與法律問題,均依中華民國相關法令解釋及適用之。
▼ 理財果汁機的讀者有福啦!
使用本富果帳戶推薦碼,完成開戶後即獲得 108 枚富果幣!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