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個股分析】台灣泵浦第一領導品牌「大井泵浦 」,如何掌握 AI 液冷散熱新商機?一文中提到,隨著晶片效能持續迭代,熱設計功耗(TDP)亦將隨晶片效能提高而增加,資料中心勢必需採用液冷散熱。除了市場上關注的 AI 伺服器題材,大井泵浦還有什麼值得讀者持續追蹤的呢?
近期我們參加了 2025/03/14 大井泵浦(櫃:6982)法說會,提供一些新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 導入自動化產線提升產能,加速拓展海外市場
大井泵浦預計於 2025H2 啟用全新自動化產線,該產線的首要目標之一是提升海外市場的供應效率,以泰國為首個資源投放市場並已取得明顯成果,憑藉在泰國成功拓展經銷市場經驗逐步複製推動至其他東南亞國家。此一舉措可望解決過去因產能與交期影響而錯失的海外訂單,並提升外銷佔比。
根據最新市場研究與公開數據顯示,泰國房地產市場在 2025 年新建案持續增加,這將帶動民生用水泵的需求。
- 主要大型建商仍積極推案:泰國房地產開發商 AP (Thailand) 2025 年計畫推出 42 個新建案,總投資額 65,000 MB(百萬泰銖),年增長率達 35.4% YoY。
AP 2025 年投資計畫
- Sansiri 預計推出 29 個專案,合計 520 億泰銖。
- Pruksa 則規劃 22 個新項目,總值約 234 億泰銖。
- 台灣泵浦市場為寡占結構,透過上櫃後帶來品牌知名度提升與資金優勢,大井泵浦有望持續增加其台灣家用產品市占率
台灣的民生用水泵市場主要由本土廠商主導,屬於寡占市場結構,其中大井泵浦具備市場領導地位,目前市佔率約 50%。其他競爭對手包括木川(Kikawa)、九如(Evergush)等。完整的產品線,從傳統加壓泵、電子恆壓泵到高階變頻泵等多元產品,滿足不同住宅需求,為大井的競爭優勢。作為台灣市場的領導品牌,並擁有廣泛的經銷通路與售後服務網絡,市占率有機會逐步擴大。
此外,大井泵浦於近期上櫃掛牌,除了進一步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外,在市場上也建立了一定程度的公信力,對於經銷商、消費者與企業客戶皆有正面的助益。另一方面,大井泵浦可藉由資本市場籌資管道,不論在產能擴展、技術研發和人才延攬等各面向,能得到充沛的資金挹注,有利於提升其產品競爭力及國際市場發展與佈局。
以下針對公司近期法說會資料做更新:
重點整理:
- 2025 年度營收持續成長,受惠於外銷市場擴展及高雄環球新廠產能開出,預計全年可望維持雙位數成長。
- 科技水泵業務初步成長,目前佔營收約 1%,預計 2025 年提升至 2-3%。
- 外銷拓展積極進行,歐美及東南亞市場為重點佈局區域,美系、日系及德系工具機市場及東南亞家用水泵市場。
- 受惠於新廠自動化提升,未來毛利率預計有所改善,但短期仍受成本上升影響。
- 2025 年度 EPS 預期增長,股東會通過現金股利 2.1 元。
1. 營運摘要
- 2024 年度營收 16 億台幣,較去年同期成長 14.8%,主因為外銷市場擴展及家用市場需求穩健。
- 淨利 1.01 億台幣,EPS 2.85,預計股東會通過現金股利 2.1 元。
- 高雄環球新廠 2025 年下半年開始投產,將進一步提升產能與自動化程度。
- 科技水泵進入測試與驗證階段,應用於伺服器冷卻、充電樁散熱等領域,與歐美及亞洲主要客戶洽談中。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核心業務
- 產業類別:泵浦製造與跨界應用開發
- 主要應用領域:家用、營建、工業、科技水泵
- 市場區隔:
- 家用水泵:占總營收約 75%,主要市場為台灣及東南亞
- 工業用水泵:工具機、製造業應用,近年拓展歐美市場
- 科技水泵:新興市場,涵蓋伺服器冷卻、充電樁散熱、資料中心液冷,佔營收約 1%
近期變化
- 新廠環球廠導入自動化生產技術,將提高標準化產品的產能。
- 科技水泵進行產品驗證與市場拓展,預計 2025 年下半年開始放量。
3. 財務表現
近四年營收持續成長
資料來源:富果整理
- 成長動能:外銷市場擴展、家用市場需求穩健
- 挑戰因素:短期成本壓力、新產品驗證期較長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市場趨勢
- 全球氣候變遷導致供水、排水需求增加,帶動水泵市場成長。
- 資料中心液冷市場需求提升,科技水泵應用機會增多。
- 東南亞市場成長潛力大,特別是在家用與工業領域。
產品發展
- 新產品 WQAC 水冷系列預計 2025 年推向市場,單價較現有產品高 10%。
- 科技水泵解決方案進行模組化開發,以提升競爭力。
策略合作
- 與美系、日系、德系工具機廠商合作測試,擴大 B2B 市場滲透率。
- 馬來西亞市場擴展,已有穩定出貨狀況。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長期計畫
- 品牌國際化:推廣 WALRUS PUMP 品牌,提升全球市場認知度。
- 生產智慧化:導入AI 與自動化技術,降低生產成本並提升品質。
- 產品最適化:持續開發高毛利產品,如科技水泵與液冷系統。
競爭優勢
- 研發創新:累積超過 100 項專利,並投入高性能複合材料開發。
- 製造優勢:TUV 認證馬達實驗室,確保產品品質與可靠性。
- 品牌認證:獲得台灣精品獎、國家品牌玉山獎等多項國際肯定。
風險管理
- 市場波動風險:透過產品多元化與地區擴展降低單一市場依賴。
- 成本上升挑戰:提升自動化與供應鏈管理,優化生產效率。
6. 展望與指引
2025 年預測
- 全年營收維持雙位數成長,外銷市場將帶動主要增長。
- 科技水泵市場突破,預計營收占比提升至 2-3%。
- 高雄環球新廠產能開出,將優化生產效率並提升毛利率。
成長機會
- 伺服器液冷應用持續推動科技水泵市場成長。
- 東南亞與北美市場擴展,家用與工業水泵需求穩健。
挑戰與風險
- 短期內科技水泵市場仍處於驗證階段,需觀察客戶採用情況。
- 全球供應鏈變動可能影響原材料成本,需加強風險應對策略。
7. Q&A 重點
主要問題與管理層回應
- Q: 科技水泵市場占比與未來預測?
A: 目前佔營收約 1%,預計 2025 年可提升至 2-3%。 - Q: 高雄環球新廠對毛利率的影響?
A: 預計提高標準化產品產能,自動化生產降低成本,長期有助於毛利率提升。 - Q: 海外市場策略?
A: 持續拓展美、日、德工具機市場,同時深耕東南亞市場,提升品牌影響力。 - Q: 2025 年營收與EPS展望?
A: 預期營收維持雙位數成長,EPS同步提升,股東會通過 2.1 元現金股利。
自我揭露與聲明:
本人/本撰寫相關團體( 以下簡稱我 )目前有持有本文提到之股票的多方部位,但預計不會在未來 72 小時內增加持股。我與本文所提到的公司沒有商業關係,撰寫本文僅為分享,並無收取任何報酬。本文之資訊僅供分析參考,不保證內容之完整性與正確性,也不構成任何買賣有價證券之要約或宣傳。
責任編輯:陳紀仁(證券投資分析人員, 持有高業證照)
一、 未經合法授權,請勿翻載,本站內容僅供參考,本公司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二、 投資人若依此以為買賣依據,須自負盈虧之責。
三、 與本網站有關一切糾紛與法律問題,均依中華民國相關法令解釋及適用之。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