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Post Type Selectors
Search in posts
Search in pages
Filter by Categories
材料設備
美股觀點摘要
法說會備忘錄
消費性電子
量化分析
金融知識
投資心法
投資入門
其他
軟體
能源
生醫
民生消費
電子零件
記憶體
IC 封測
IC 製造
IC 設計
半導體
個股分析
其他
民生消費
生醫
軟體
消費性電子
車用
AI
產業分析
時事短評
未分類
logo 註冊/登入 logo

JPMorgan Chase & Co.(NYSE: JPM)於 2025 年 10 月 14 日召開 FY2025Q3 電話會議,繳出了一份全面優於預期的成績單。在市場普遍擔憂淨利息收入(NII)即將見頂的環境下,JPM 憑藉其高度多元化的業務模式,特別是投資銀行(CIB)業務的強勁復甦,再次展現了其營運韌性。更重要的是,公司首度揭露了 2026 年的 NII 初步展望,為市場提供了關鍵的能見度。以下為市場核心觀點更新:

市場核心觀點

  1. JPM FY2025Q3 財報強勁,2026 年 NII 展望提供下檔支撐。
  2. CIB 投行業務成增長火車頭,證實「動物精神」回歸。
  3. 消費者業務保持韌性,然非銀行機構(NBFI)信貸風險浮現。
  4. AI 驅動「老派的成本紀律」,然 2026 年成本展望高於預期。

JPM FY2025Q3 財報強勁,2026 年 NII 展望提供下檔支撐

JPMorgan Q3 總營收 471.2 億美元,年增 9%;EPS 達 5.07 美元,均顯著超越市場預期。

然而,市場焦點並非單季的數字,而是未來的 NII(Net interest income)軌跡。在聯準會降息循環的預期下,NII 正常化是必然趨勢。對此,CFO Jeremy Barnum 提供了關鍵的初步展望:預計 2026 年 NII 的「核心情境」約為 950 億美元。

雖然這一數字低於 2025 年的全年預估(約 959 億美元),但它為市場提供了一個穩固的下檔預期,消除了先前對 NII 可能出現「懸崖式下跌」的恐慌。這也證實了 JPM 能夠憑藉其龐大的資產規模和多元化的負債結構,在利率下行週期中保持相對穩定的利息收入。

JPmorgan 損益

Source:JPMorgan、富果研究部

JPMorgan 投行業務成增長火車頭,證實「動物精神」回歸

本季財報最大的亮點來自企業與投資銀行(CIB)部門的強勢回歸。CIB 營收高達 199 億美元,年增 17%。其中:

  • 投資銀行費用:年增 16%,受 IPO 市場活躍帶動的股票承銷業務尤為強勁。管理層表示,併購(M&A)活動也出現了復甦,整體 pipeline「強勁」,客戶情緒「樂觀」。
  • 市場交易費用:表現亮眼,固定收益業務(FICC)年增 21%,股票業務年增 33%。

CFO Barnum 形容這是一種動物精神(Animal Spirits,見註 1)的復甦。CIB 業務的爆發性增長,完美對沖了 NII 未來的溫和下滑,凸顯了 JPM 多元化業務模式的價值。

註 1:Animal Spirits 為經濟學家凱因斯提出的概念,指驅動經濟決策(如投資、消費)的非理性心理因素,如本能衝動、信心、樂觀情緒與直覺預期,而非純粹的理性計算。在此脈絡下,它代表市場參與者信心回升與風險偏好增加,願意進行併購、上市等活動 。

 

消費者業務保持韌性,然非銀行機構(NBFI)信貸風險浮現

在信貸方面,JPM 呈現出「內部穩健、外部擔憂」的景象。

  1. 消費者信貸(內部): 消費者與社區銀行(CCB,Consumer & Community Banking)營收年增 9%,表現穩健。管理層持續強調美國消費者「保持韌性」。更重要的是,JPM 將 2025 年全年信用卡淨沖銷(NCO)率(見註 2)的預期從 3.6% 下調至 3.3%,顯示其消費信貸組合的實際表現優於預期。
  2. 非銀行金融機構(外部): 本次電話會議的焦點集中在對非銀行金融機構(NBFI)或私募信貸(Private Credit)風險的討論上。

CFO 證實 Q3 批發業務的信貸損失略高,部分原因來自「某些擔保貸款融資中的明顯欺詐事件」,其中點名 Tricolor 案相關的沖銷金額達 1.7 億美元。

CEO Jamie Dimon 對此發出了更嚴厲的警告。他表示,在經歷了長時間的良性信貸環境後,他懷疑一旦經濟下滑,NBFI 領域的信貸損失將「高於人們的預期」。他用了那句著名的比喻:「當你看到一隻蟑螂時,(通常)代表還有更多。」這表明 JPM 雖然對自身曝險保持謹慎,但已對整個私募信貸行業的潛在風險拉響了警報。

註 2:信用卡淨沖銷 (NCO) 率(Credit Card Net Charge-Off Rate)是一個衡量銀行信用卡業務信貸損失的關鍵指標。它代表了在特定時期內,銀行最終認定無法收回的信用卡欠款(已扣除後續追回的部分)佔其平均信用卡放款餘額的百分比。

 

AI 驅動「老派的成本紀律」,然 2026 年成本展望高於預期

面對 AI 浪潮,JPM 展現了極其實務的態度。CFO Barnum 強調,與其試圖證明 AI 節省了多少錢,JPM 的策略是反過來執行老派的成本紀律:嚴格限制員工人數的增長,他們相信 AI 能讓現有團隊更有效率。

然而,成本壓力依然巨大。管理層明確暗示,目前市場對於公司 2026 財年的費用共識 1,000 億美元「看起來有點低」。背後的原因包括:

  1. 勞動力通膨:薪資增長已經進入 3-4% 的新常態。
  2. 持續投資:公司需要繼續在技術(包括 AI 本身)、新業務等方面投入資金。
  3. 競爭性薪酬:Dimon 強調,為了與避險基金、私募股權等對手競爭人才,JPM 必須支付具有競爭力的薪酬。

綜合來看,JPMorgan Q3 財報展現了其作為全能銀行的強大實力。其多元化的業務引擎(特別是 CIB 的復甦)成功接棒,在 NII 即將正常化的週期中提供了強大的獲利支撐。

然而,CEO Jamie Dimon 在財報聲明中再次使用了他標誌性的謹慎措辭,稱儘管客戶具有韌性,但「仍然存在大量的不確定性」,包括「複雜的地緣政治條件、關稅和貿易不確定性」。

JPM 的故事因此非常清晰:這是一家在營運面表現出色、內部管理強健的銀行,但其領導層正以極度審慎的態度,為充滿不確定性的外部宏觀環境和(特別是 NBFI 領域的)潛在信貸風險做準備。

本篇文章參考以下專家觀點,搭配 AI 進行內容改寫。文章內容僅作為學習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


Alex Huang
Author

Fugle 富果研究團隊 / 臺大材料系 / Alex 的投資研究記事本版主
跨足商管領域的理工青年,持續培養跨域思維和能力
相信價值投資,喜歡從科技趨勢中找尋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