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投資狂潮下的水資源稀缺概念股
結論建議與重點摘要:
- 全球前 20 大半導體製程廢水處理專利申請人中,兆聯實業為第 14 名,在台灣僅次於工研院。
- 隨單位晶圓光罩次數增加提高用水量, 高科技產業的用水量由 2016 年的 4,200 萬噸,逐年增至 2024 年近 9,000 萬噸,此外,近期 AI 硬體建設的迅猛發展,也將因高階封裝技術發展使得用水量大增,有助於製程廢水處理產業發展。
- 兆聯 2024 年在手工程訂單為 149.86 億元,為歷史新高,預估其中約有七到八成會在 2025 年進行交付,可開始認列營收。
公司簡介
兆聯實業成立於 2004 年,主要產品包括純水供水系統、廢水回收系統(TMAH(註)、酸劑、鹼劑及含金屬化合物之廢水回收)、廢水排放系統等。另有水務系統人員代理操作、駐廠服務、管線變更與維修、耗材清洗及銷售、化學品銷售。
第一代團隊承襲外商,已累積近三十年水務系統經驗,累計建造 40 餘座大型先進科技廠房純廢水回收系統,培養企劃、設計團隊人數約 90 人;此外,可動用超過 300 位專案工程及數百名工安團隊,在配合施工團隊則有每日最大動員人數可達 2,000 餘人。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2024 年 9 月 25 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全球前 20 大半導體製程廢水處理專利申請人中,兆聯實業為第 14 名,在台灣僅次於工研院,公司專利佈局專注於低汙染、碳中和的實現,目前在半導體製程廢水回收技術已經擁有 18 項專利,顯示公司持續投入研發,建立一定程入的技術保護門檻。
註:TMAH,全稱為四甲基氫氧化銨,是一種強鹼性的季銨化合物,在半導體和光電產業中被廣泛應用,主要用作光刻製程中的顯影液。
兆聯核心業務專注於高科技業相關水資源處理
source : 兆聯公司簡報
兆聯目前除持續服務既有高科技業主外,也積極參與國內再生水廠與海水淡化廠等水資源回收業務,以解決科技廠用水來源問題,合作廠商包含國內不少科技大廠如聯電(市:2303)、ABF 三雄:欣興(市:3037)、南電(市:8046)、景碩(市:3189)。
兆聯主要客戶遍及半導體上中下游
source : 兆聯公司簡報
半導體精密度日增,伴隨用水量增加,再生用水需求殷切
目前全台自來水工業用戶數僅占整體 0.5%,用水量卻佔整體近 25%,分配極度不均(用水最多,家數最少),因此,水利署對工業用水回收率的目標從 2017 年 71% 預計逐年提升至 2031 年 80%。加上過去幾年曾發生全台缺水的極端氣候現象,水利署主導台灣發展再生水系統廠,北中南共計籌設 11 座再生水廠,同時,也要求高科技廠商需投入再生水廠建置。
半導體業用水需求量大,且水資源影響產線是否能順利運作,穩定的水的供給非常重要,因此高度仰賴「科技造水」,「再生水」與「海水淡化」逐漸成為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水源。例如台積電就在寶山二期環評中承諾 100% 使用再生水, 並大舉投資再生水廠,水資源較吃緊的縣市也已投資海水淡化廠建置,確保水資源供給。
半導體製造技術精密化的產業趨勢亦助長用水量,隨單位晶圓光罩次數增加,將同步提高用水量,因每一道曝光顯影、蝕刻完後,都需要大量的清水進行洗淨,同理,在 PCB 產業隨層數增加,用水量也會相應增加,故整體高科技產業的用水量已由 2016 年的 4,200 萬噸,逐年增至 2024 年近 9,000 萬噸,CAGR 達 12.5 %。近年來更因 AI 硬體建設的迅猛發展,一方面將耗用大量能源,另一方面也將因高階製程與封裝技術發展使得用水量大增,水資源將成為餵養 AI 巨饕的關鍵稀缺要素之一。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