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塑膠 2025 上半年營收 19.45 億年減 20.48%,淨損 1.33 億,受塑膠製品、合成皮銷售下滑及匯損影響。積極開拓市場並應對關稅。中和合建案 2027Q1、興隆都更案 2028 年公開銷售,資產活化成長期重點。
中天生技 2025 上半年營收 9.09 億年增 10%,營業淨損收斂 16%。核心微生態新藥 MS-20 潰瘍性結腸炎臨床試驗成功解盲,緩解率 83.3%,將積極尋求國際合作;MB-107/MB-828 預計今年申請歐美上市,展望樂觀。
矽力*-KY (Silergy) 為類比 IC 設計領導者,2025Q2 營收 1.47 億美元,季增 18%。展望下半年,AI 數據中心、汽車電子及新能源將成主要成長動能。預估 Q3 營收持平或略增,毛利率 52-54%。雖全年營收目標調整,公司仍看好長期發展。
新日興(3376)精密樞紐與 MIM 製造商,2025Q2 營收 57.45 億,EPS 0.64 元,穿戴樞紐佔 51%。受開發成本及匯率影響,獲利承壓。下半年展望保守,營收、毛利率持續面臨挑戰,將加強自動化與 ESG。
系統電 2025 上半年營收 17.06 億,獲利受匯損與費用增影響。工業電腦與能源系統(BBU)業務成長顯著,TPMS 短期停滯。美國廠 2026Q1 投產,公司預期 2026 年迎來成長高峰,目標 2028 年營收破百億,強化 AI 應用與美國製造。
宏達電 2025Q2 營收 7 億,EPS -0.86 元,營業淨損收斂。積極轉型 XR 與 AI 眼鏡 VIVE Ego,推動 VIVERSE 生態系及 B2B 應用,非硬體業務成長。預期下半年優於上半年,AI 眼鏡 Q4 貢獻營收。
尼得科超眾 2025 前二季 EPS 0.8 元,營運持平。積極轉型聚焦伺服器、網通及 AI 散熱,水冷產品預計 2026 年營收佔比達 10%。下半年營運看好,目標獲利回歸 2023 年前水準,並擴大越南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