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Post Type Selectors
Search in posts
Search in pages
Filter by Categories
材料設備
美股觀點摘要
法說會備忘錄
消費性電子
量化分析
金融知識
投資心法
投資入門
其他
軟體
能源
生醫
民生消費
電子零件
記憶體
IC 封測
IC 製造
IC 設計
半導體
個股分析
其他
民生消費
生醫
軟體
消費性電子
車用
AI
產業分析
時事短評
未分類
logo 註冊/登入 logo

結論與建議:

公司受惠自建案(由公司自己出資、自己發起的建案,不委託他人主導)將來到完工入帳高峰期,加上 2025 年台灣央行有望隨美國 Fed 開始緩步降息,加上房市信用管制措施逐步鬆綁,明年獲利可望成長。

營運亮點 :

  • 旗下開發建案陸續完工並挹注穩定營收來源:2026 年海悅自建案將迎來入帳高峰期,可望認列超過 50 億元,整體營收預估將呈現成長態勢。
  • 台灣央行將跟隨 Fed 緩步降息:由於台灣與全球通膨持續降溫,未來央行利率可望緩步下降。
  • 信用管制措施將逐步放寬:行政院下半年將新青安貸款排除在不動產放款比率,初期將新增 1,200 億元放款量能,有利於房市。

公司簡介

2013 年,台灣知名的房地產代銷公司「海悅廣告」團隊,透過私募等方式取得力廣科技(市:2348)的經營權,海悅廣告入主後,將公司名稱從「力廣科技」正式變更為「海悅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營業項目也從原本的電子科技業,轉變為海悅廣告擅長的房地產代銷、開發與仲介業務,近年來因應業務垂直整合需求,公司積極跨足上游不動產開發事業,透過子公司或與策略合作夥伴共同開發方式,自主投資興建並銷售住宅大樓、商業空間及辦公建築等多元新建案,目前於台南、高雄等南部地區持續布局。2024 年公司營收主要來自代銷勞務收入,佔 63%;其餘為銷售房地收入,佔 37%。

降息加上不動產信用管制政策緩步鬆綁,有利房地產整體產業

行政院於 9 月宣布將新青安貸款排除在銀行法 72-2 條之限制,解除不動產相關放款額度的部份限制,除已核准但尚未撥款之 1,257 億元將可釋放,預估至 2026 年 7 月底「新青安優貸」政策到期前還可望再釋出 500~700 億元的資金,且 2026 年適逢縣市長選舉,新青安政策屬政策利多,判斷政策持續性高,在資金面上為房市注入穩定動能。

在總經方面,由於台灣 CPI 在疫情後逐步下降,台灣 9 月 CPI 與核心 CPI 分別為 1.25% 與 1.46%,已低於央行 2% 警戒線,預期美國 Fed 至 2025 年底可望再降息2 碼,2025 年新 Fed 主席上任,可能應總統川普要求加快降息速度,預期台灣央行將跟隨 Fed 降息,可降低房地產融資成本,預期今年房地產整體產業將觸底,2026 年可望迎來反彈。

自建案進入完工入帳高峰期,2025 年相關營收開始成長

2024 年公司原預期有 4 項自主建案將完工入帳,分別為「擎天森林」「海研 A3 光點」「南悅豐映」「達麗未來市」,但受到央行信用管制措施使不動產融資困難,導致房市成交量能急凍,因此 2024 年上半年僅認列「擎天森林」約 12 億元,加上下半年認列「南悅豐映」共約 19.3 億元,雖自建案收入仍比去年同期倍增,但代銷業務受到預售屋客戶房貸融資等待時間延長,降低預售屋交屋意願,因此代銷業務營收比去年下滑約 50%,為獲利衰退之主要原因,自建案毛利率約 25%,而代銷業務毛利率約 45~50%,在高毛利代銷業務大幅衰退下,預估 2025 年全年獲利能力將較過去下滑。

雖 2025 年 9 月行政院放寬銀行在新青安貸款不計入銀行法 72-2 條之限制,但截至 2025 年 8 月底不動產放款比約 25.89%,雖從 2024 年 1 月的 26.63% 一路走低,但仍有進一步下降空間,因此預期 2026 年政府將漸進式放寬對不動產之信用管制措施,惟一次性大幅放鬆可能性不大,在政策逐步放鬆下,預估整體房市於 2026 年下半年將優於上半年。

近年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圖

近年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圖

source : 金管會

2024 全台十大代銷指標案一覽表

2024年全台十大代銷指標案一覽表

source : 富比士

據全台最大房屋交易網 591 數據,海悅已連續 6 年蟬聯房地產代銷機構冠軍,顯示其擁有強大之銷售團隊,且公司擁有房地產 VIP 客戶群組名單,許多新上市之優質預售屋案件會優先推薦給群組內 VIP 客戶,因此在房地產景氣轉佳時,公司銷售率與完銷速度皆優於同業,因此雖近年擴大自建案推案,與委託代銷之建商客戶產生某種程度之利益衝突,但仍無損海悅仍是各建商優先指名之代銷機構,顯示其在房地產強大之競爭優勢與對建商之談判與議價能力。此外,研究團隊亦看好其自建案可利用公司強大之銷售網絡,確保自建案皆能順利完銷入帳。

目前海悅在手代銷案件總銷約 5,000 億元,假設 2026 年代銷可實際銷售 1,000~1,500 億元,代銷傭金比率約 3~6%,可望貢獻營收約 50~60 億元,且代銷毛利率較高,約 45~50%,對公司獲利有顯著影響。

自建案方面,公司表示 2026 年上半年將認列原先預計 2025 年完工入帳之「海研 A3 光點」與「達麗未來市」,可望貢獻上半年營收約 38 億元,2025 年規劃有 5 項自建案,分別為「敦仰」(10 億元)、「微笑海悅 2」(6.7 億元)、「美德市」(8.67 億元)、「達麗冶翠」(19.32 億元)與「台灣隱賦」(10.8 億元),將視市場情況與使用執照申請進度再進行推案(若市場環境不佳部分建案會延後至 2027 年推出),預估海悅自建案部分營收明年可望超過 50 億元,毛利率約 20~25%

財務評估與推薦買進理由:

考量台灣房地產市場調整已超過一年,加上行政院將新青安貸款可增添銀行房地產授信動能,加上台灣與全球通膨率持續回落,明年跟進 Fed 降息機率高,在政策面與資金面上,皆有利於房市觸底回升,股價再下檔風險有限。海悅在房地產代銷領域有累積多年之競爭優勢,加上 2026 年自建案將迎來入帳高峰期,過往公司配息率約 70~80%,殖利率皆在 5% 以上,具有高殖利率題材。預估海悅 2025 年全年營收為 74.38 億元,年減 26.8%,毛利率 35.45%,稅後淨利 13.39 億元,稅後 EPS +8.82元,而 2026 年營收可望年成長 47% 至 109.42 億元,毛利率 32.14%(自建案營收佔比上升),稅後淨利 20 億元,年增 49%,稅後 EPS +13.16元。公司過往歷史本益比區間約在 9~20 倍,以 2026 年預估 EPS 13.16 元計算,forward P/E 約 6~7 倍,考量未來營收及獲利的成長性,股價尚屬合理。

海悅-歷史本益比

海悅-本益比河流圖

source : 富果卡片

海悅預估損益表

海悅預估損益表

source : 研究員整理

閱讀進度


Harry
Author

作者為券商研究員,持續學習跨領域產業知識,並堅持巴菲特價值投資策略,持續發掘具有護城河競爭優勢之個股與投資標的,能夠長期在股票市場中獲得超額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