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Post Type Selectors
Search in posts
Search in pages
Filter by Categories
生醫
投資入門
民生消費
投資心法
其他
金融知識
個股分析
量化分析
半導體
消費性電子
IC 設計
法說會備忘錄
IC 製造
IC 封測
材料設備
記憶體
電子零件
產業分析
民生消費
AI
生醫
車用
能源
消費性電子
軟體
軟體
其他
時事短評
未分類
logo 註冊/登入 logo
test

從川普第一任期時發動的中美貿易戰開始,全球經濟就走向了「去全球化」的道路,過往經濟學第一課所學的「比較利益原則」已不是現今商業世界奉行的第一準則與鐵律,照理來說,逆著經濟學大原理的行為應該很難長久,但考量中國與美國在奉行主義上根本的差別(共產主義 v.s. 資本主義),兩個大國間的對抗非常有可能是一個會持續 20 – 30 年以上的世紀之爭,直到一方徹底壓制住(戰勝)另一方為止。

因此,在這樣的大前提下,會有什麼必然的現象會發生,而這些必然,又會怎麼影響我們投資人與投資決策,以下分三點說明:

  1. 大國經濟成形:相較於在過去全球 sourcing 更有利的製造與商業環境,現在更多的趨勢是移往在地生產、在地消費,這樣的前提下,那麼大國(例如美國、中國)才會有夠大的「在地消費」市場,有了市場,也才能吸引更多的公司移去「在地生產」,因此,可以判斷,未來更多的投資、創業、新經濟會發生在大國當中,因而產生更高、更穩健的經濟成長,故未來美國與中國將是最值得投資的兩大經濟體。

  2. 競爭是好事:經濟學原理揭示了競爭的重要性,它基本是所有進步的根源,因此,中美兩國的競爭,將大幅加速人類在未來數十年來的成長速度,不論是在半導體、運輸工具、AI、機器人、新能源、生技醫療或是軍事(戰備)上,未來都將在中美兩國內看到大規模的投資與成長潛力,兩國的競爭會使得這些新科技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升級,對我們人類福祉產生重大影響。

  3. 雙押是最好的策略:在未來漫長時間的競爭態勢中,中美兩國都將各自吸收大量的養分(資金、人才)與快速成長,也會持續在重要領域上互有輸贏(例如電動車、AI 模型、自駕系統、機器人等),例如近期看到 DeepSeek 的出現後,包含阿里巴巴、華為等也都各自推出效能亮眼且低開發成本的開源模型,這將大大加速我們對未來 AI 發展速度的想像,而要支撐這些成長,有許多基礎建設與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半導體、供電系統與能源、自動化設備、精密機械、化學材料、關鍵原物料等,因此對於投資人而言,透過合適的 ETF 來同時投資中美兩國是很值得考慮的方向。

目前台灣股市當中美股相關的 ETF 有許多,不論是股票型的還是債券型的(例如: 00757 統一FANG+00882 中信中國高股息00687B 國泰20年美債),但中國的產品相對較少,台股投資人多半只能透過投資上證或深圳指數來參與中國市場,但若透過複委託,就有更多港股標的可以參與中國發展,例如中芯、小米、中國電力或是一些 ETF(02828.HK、03033.HK),建議透過一定程度的分散,搶食在中美對抗下免費的午餐

相關新聞資訊連結:
DeepSeek-V3 模型新版本低調釋出,程式設計和寫作能力提升
阿里最新多模態模型開源 主打視覺語言

閱讀進度


Cloud Chiu
Author

擔任 6 年創投看破了創業的微成功機率、卻沒有阻止他創辦 Fugle 富果投資這架成長火箭的決心。
台大電機系/商研所 / 中華開發創投部經理 / 證券分析師。
20 年市場投資經驗,時常在年輕社群講授容易上手、認同的價值投資觀念。
一個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的樂觀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