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百和營運摘要
- 2025 年前三季財務概覽:公司自結 2025 年前三季(不含房地產)合併營收為 119.68 億元,毛利率為 36.5%,營業利益率為 18.6%,稅後每股盈餘 (EPS) 達 3.42 元。整體營運表現穩定,毛利率與去年同期持平。
- 季度營運復甦:公司表示,2025Q2 因美國關稅政策宣布及匯率波動影響,營運表現較為疲弱。然而,2025Q3 營收已較 Q2 成長 16%,顯示營運已逐步回溫,預期 2025Q4 將恢復至正常水平。
- 主要客戶與產品動能:
- 客戶成長:Hoka 品牌為成長最快的客戶,2025 年前三季營收年增 176%;其次為 Asics。兩大國際品牌 (Nike, Adidas) 合計佔營收比重約 43% 至 44%。
- 產品亮點:針織經編緹花布 產品線成長強勁,佔前三季營收比重已達 21.4%,超越鬆緊帶及黏扣帶,成為第二大產品。該產品於 2025 年 9 月營收更創下 3.42 億元 的歷史新高。
- 未來展望:
- 世足賽效應:相關產品已於 2025 上半年開始研發,Q3 出現小量訂單,預計主要拉貨高峰將落在 2025Q4 至 2026Q1。
- 關稅政策影響:公司認為美國關稅政策中「不得洗產地」的規定,對其在越南擁有唯一一條龍生產的經編網布業務是正面影響,有助於鞏固在地供應鏈的地位。
2. 百和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百和為全球領先的鞋類與成衣輔料供應商,產品涵蓋織帶、鞋帶、黏扣帶、鬆緊帶、經編緹花布及射出勾等。集團在全球擁有完整的生產佈局,符合國際品牌要求的多地生產條件。
- 全球佈局:集團在台灣、中國(東莞、無錫)、越南、印尼等四個國家設有八個生產基地,並於北美設有銷售據點。此佈局不僅能就近服務客戶、縮短交期,亦能有效應對地緣政治與關稅風險。
- 各業務部門表現 (2025 前三季營收佔比):
- 鞋業 (Footwear):佔比 62%,為最主要的營收來源,近年成長快速。
- 成衣 (Apparel):佔比 25%,為第二大應用市場。
- 其他應用:包含醫療器材、3C 配件、運動用品等,公司持續拓展多元化市場。
- 產品組合分析 (2025 前三季營收佔比):
- 織帶/鞋帶:43.5%,仍為最大宗產品。
- 針織經編緹花:21.4%,佔比顯著提升,已成為集團第二大產品線。
- 鬆緊帶:12.5%。
- 黏扣帶:12.0%。
- 射出帶 (射出勾):6.6%,應用於外骨骼、醫療護具等新興領域,潛力看好。
3. 百和財務表現
- 2025 年前三季自結財務數據 (不含房地產):
- 營業收入:119.68 億元
- 毛利率:36.5%
- 費用率:17.8%
- 營業利益率:18.6%
- EPS:3.42 元
- 財務驅動與挑戰:
- 成長動能:主要來自針織經編緹花布的強勁需求,以及 Hoka、Asics、On Running 等品牌客戶訂單的顯著增長。
- 季度波動:2025Q2 受到外部宏觀經濟因素(如關稅議題、匯率波動)的短期衝擊,但 Q3 已展現強勁的季度復甦力道,QoQ 成長 16%。
- 營收區域分佈 (2025 前三季):
- 百和興業 (含越南百宏):47% (其中越南百宏貢獻 18 個百分點)
- 越南百和:28%
- 台灣百和:14%
- 印尼百和:9%
- 北美百和:2%
- 越南地區 (越南百和 + 越南百宏) 合計營收佔比已達 43%,成為集團最重要的生產與銷售市場。
4. 百和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技術創新與專利:公司強調全員創新的文化,自 2025 年 1 月推動員工提案制度,已通過 20 個專案,涵蓋製程優化與專利發想。截至 2025 年 9 月底,集團共持有 330 項各國專利。
- 重點產品與應用:
- 經編網布:越南百宏為越南市場唯一具備從原料到成品一條龍生產能力的廠商,在交期與成本上具備顯著優勢,尤其在反洗產地趨勢下更顯重要。
- 牛耳織帶:應用廣泛,橫跨鞋類、包袋及成衣,目前全球各廠區皆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 射出勾:應用從傳統的服飾配件,擴展至醫療護具、運動器材,並切入外骨骼機器人等高附加價值領域。
- 鞋帶與鬆緊帶:持續與 Nike、Adidas、On Running 等品牌合作,開發具設計感、多樣化且使用環保材料的特殊產品。
- 數位化策略:公司建置 Material Hub 數位材料庫,讓品牌設計師可透過雲端平台即時選用材料,大幅縮短開發時程、降低打樣成本與浪費。
5. 百和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發展計畫:
- 深化品牌合作:與國際品牌同步研發,建立策略夥伴關係,從 OEM 轉型為 ODM。
- 全球分工:善用台灣、中國、越南、印尼的生產資源,進行集團分工,優化成本結構。
- 專利產品開發:持續投入研發,開發具專利保護的特殊商品,以提高產品附加價值。
- ESG 永續經營:
- 綠色能源:集團各廠區積極建置太陽能板,預計 2025 年底自有綠電使用率將提升至 12%。
- 水資源管理:越南廠區廢水回收率高達 70%;印尼廠區則建有 35,000 噸的雨水蓄水池,有效降低水資源成本。越南百和廠房已取得 LEED 綠建築金級認證。
- 永續報告:自 2020 年起每年發布永續報告書,並已推出英文版,回應投資人與品牌客戶對 ESG 的重視。
- 競爭優勢:
- 強大研發能力與專利佈局。
- 全球化生產網絡,具備彈性調度與風險分散能力。
- 產品線齊全,提供客戶一站式購足服務。
- 與國際領導品牌長期穩固的合作關係。
6. 百和展望與指引
- 短期展望:公司預期 2025Q4 營運將逐步恢復正常水平。世界盃足球賽的相關訂單預計將在 2025Q4 至 2026Q1 達到出貨高峰,為短期營運增添動能。
- 地緣政治與關稅影響:
- 機會:管理層認為,美國對供應鏈「不得洗產地」的嚴格要求,反而對百和是正面因素。此舉將迫使供應鏈移轉至真正具備在地生產能力的廠商,有利於百和在越南的一條龍工廠爭取更多市佔。
- 風險:雖然公司為 Tier 2 供應商,直接衝擊有限,但仍需關注 Tier 1 客戶(鞋廠、成衣廠)的成本壓力以及關稅是否影響終端消費意願。
- 整體趨勢:公司憑藉其全球佈局、在地化生產能力以及持續的產品創新,有信心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並抓住供應鏈重組帶來的市場機會。
7. 百和 Q&A 重點
- Q1:請問關於世界盃足球賽的訂單進度與展望?
A1:相關產品的研發與試作在 2025 年上半年就已展開,Q3 已有部分小量訂單開始生產。預計主要的拉貨時間點會落在 2025 年第四季到 2026 年第一季。
- Q2:請問公司如何看待美國川普政府可能實施的關稅政策所帶來的影響?
A2:
- 間接影響:百和是 Tier 2 供應商,不直接出口至美國,因此不會受到直接衝擊。主要影響來自於 Tier 1 客戶(鞋廠、成衣廠)可能要求供應商分攤成本,或是關稅最終影響終端消費力道。
- 地理優勢:百和在台灣、中國、越南、印尼四個國家皆有設廠,早在多年前就已滿足品牌客戶要求至少三個生產國的條件。品牌客戶會自行根據各國稅率高低,將訂單轉移至稅率較低的國家,而百和具備配合調度的能力。
- 正面催化劑:關稅政策中「不得洗產地」的嚴格規定,對百和反而是有利的。目前許多同業是將半成品從中國運至越南或印尼做最後加工,這種模式未來將面臨挑戰。百和的許多產品(如經編網布)在越南是唯一真正一條龍生產的廠商,因此在地生產的需求預期將會增加,對百和而言是正向的發展。
- 營運狀況:2025Q2 確實因關稅議題及匯率波動而表現較差,但 Q3 已較 Q2 成長 16%,顯示谷底已過,預期 Q4 將逐步恢復正常。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