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中保科 2025 年第一季營運表現穩健,創下歷史單季新高。公司持續整合 AI 技術於核心業務,並在智慧城市、系統保全及物流運鈔等領域取得顯著成長。
- 財務表現:2025Q1 合併營收達 46.38 億元,年增 8.3%;營業利益 8.12 億元,年增 17%;稅後淨利 7.2 億元,年增 14%;單季 EPS 為 1.59 元,年增 12%。公司連續八年維持穩定的高股息配發率。
- 業務展望:公司預期 2027 年營收結構將有顯著調整,智慧城市業務佔比將從 22% 提升至 30%,系統保全從 35% 提升至 38%,而駐衛保全則因應人力短缺趨勢,將佔比從 14% 降至 6%,並以科技系統取代部分人力。
-
未來動能:下半年成長動能主要來自三大領域:
- 系統保全:透過 AI 火災預警、AI 車牌辨識租賃服務及智慧樓管系統,滿足市場需求。
- 無人店商機:因應缺工趨勢,旗下立保保全提供整合式無人店現金收款及管理解決方案,帶動物流運鈔業務成長。
- 智慧城市與無人機應用:持續擴展全台智慧停車、科技執法等業務,並推出無人機訂閱制服務,應用於防災、巡檢等多種場域。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中保科集團業務涵蓋「食、醫、住、行、育、樂」六大生活面向,核心業務圍繞保全服務進行多元化擴展。
-
核心業務:主要分為五大事業群,包括系統保全、智慧城市、物流運鈔、駐衛保全及餐飲服務。
- 系統保全:為公司營收佔比最高的業務,透過 AI 技術提升監控效率與準確性,降低誤報與人力成本。
- 智慧城市:與全台多個縣市合作,提供智慧停車、科技執法、災害預警、智慧校園安全及輕軌系統規劃等服務。
- 物流運鈔 (立保保全):除傳統的 ATM 現金運補外,近年因應無人店商機,擴展至醫院、連鎖餐飲、百貨通路的自動收款機現金巡收服務,成為重要成長動能。2025Q1 該業務年增 12%。
- 駐衛保全:因應台灣勞動力短缺的趨勢,公司策略性地降低人力派遣的駐衛保全業務比重,並鼓勵客戶轉向以科技輔助的系統保全與智慧樓管服務。
- 策略轉型:公司預計在未來兩年內(至 2027 年),將大幅提升智慧城市與系統保全的營收佔比,同時降低對人力的依賴,以科技提升服務毛利與營運效率。
3. 財務表現
公司 2025 年第一季財務表現亮眼,營收、毛利、營業利益及淨利均實現同比增長,達成「三率三升」。
-
關鍵財務數據 (2025Q1):
- 合併營收:46.38 億元 (年增 8.3%)
- 營業毛利:15.61 億元 (年增 12%),毛利率為 34%
- 營業利益:8.12 億元 (年增 17%),營業利益率為 18%
- 本期淨利:7.2 億元 (年增 14%),淨利率為 16%
- 每股盈餘 (EPS):1.59 元 (年增 12%)
-
財務結構:
- 截至 2025Q1,總資產達 295.33 億元,年增 9%。現金及約當現金增加 31%,主要為因應業務擴張所需的備料及營運週轉金。
- 長短期借款雖增加 27%,但公司表示負債比仍在合理範圍,主要用於支持立保保全運鈔業務成長所需之營運週轉金,且多為短天期借貸。
- 權益總計穩定提升至 142.17 億元,整體財務體質健全。
-
股利政策:
- 公司連續 8 年維持高股息配發率,2024 年度配發現金股利 5.2 元。
- 管理層表示,雖然今年盈餘成長,但考量下半年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決定保留部分現金以應對市場波動,故維持與去年相同的股利水準。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中保科積極運用 AI 與物聯網技術,應對市場趨勢,並推出多項創新服務。
-
趨勢與機會:
- 人力短缺:帶動社區智慧樓管、無人店及自動化設備的需求,成為公司系統保全與物流運鈔業務的成長契機。
- 智慧城市:政府持續推動城市智慧化,在智慧停車、科技執法、防災預警等領域創造龐大商機。全台約有 23 萬個戶外停車格,智慧化滲透率仍有極大成長空間。
-
重點產品與服務:
- AI 影像分析:已廣泛應用於系統保全,可辨識人、車、動物或環境變化,大幅降低誤報率及人力派勤成本。
- 智慧停車解決方案:公司的停車柱採用太陽能供電,無需拉電,安裝快速,具備市場競爭優勢。目前已在台灣兩個城市達到 100% 覆蓋率。
- 無人機應用 (中保無限飛):推出小型、中型、大型無人機,應用於室內巡邏、戶外巡檢及災難救援物資投遞。公司首創訂閱制服務模式,並在宜蘭設有訓練中心,已與台北、基隆、苗栗、南投等地的消防局展開實際合作。
- 無人店整合方案:提供從自動繳費機硬體、後端管理平台到現金巡收、補鈔、維護保養的一站式服務,搶佔醫院、餐飲及百貨通路市場。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公司策略核心為「以 AI 創新核心業務」,透過科技提升服務價值,並應對宏觀環境的挑戰。
-
長期規劃:
- 深化 AI 應用:持續將 AI 技術導入防災預警、社區管理、交通執法等領域,提升服務的精準度與效率。
- 拓展智慧城市版圖:憑藉已在全台各縣市累積的實績,從過去的 POC (概念驗證) 模式轉向大規模的實際建置,爭取更多政府標案。
- 優化業務組合:逐步降低勞力密集的駐衛保全業務,轉向毛利更高、更具擴展性的系統保全與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
競爭優勢:
- 客戶基礎:擁有龐大的保全客戶群,可在此基礎上推展食、醫、住、行等多元化生活服務。
- 技術整合能力:能夠整合 AI、無人機、物聯網等技術,提供從硬體到軟體、從建置到維運的完整解決方案。
- 政府合作經驗:與全台多個地方政府有深厚的合作關係與成功案例,有利於爭取未來的智慧城市標案。
6. 展望與指引
- 財務預測:公司未提供具體的財務數字指引,但表示以第一季的進度來看,有信心全年營收能夠超越去年。
- 成長動能:預期 2027 年,智慧城市與系統保全將成為公司最重要的兩大營收支柱,佔比合計將接近 70%。
-
機會與風險:
- 機會:AI 技術成熟、缺工趨勢、政府智慧化政策,皆為公司帶來長期增長機會。
- 風險:下半年總體經濟環境動盪,公司將採取審慎態度並保留充足現金。此外,無人機的廣泛應用仍受限於國家安全法規。
7. Q&A 重點
Q: 請問哪裡有今年的營收資料可以參考?
A: 公司無法提供具體的財務預測,此舉可能違反法規。但根據目前的營運進度,我們預期今年的營收可以突破去年。
Q: 請問停車柱的營運模式為何?
A: 主要透過參與各地方政府的標案進行。合約期通常為 3 至 5 年。我們的停車柱是台灣研發製造,採用太陽能供電,無需外接電源,安裝快速。民眾可透過柱上的 QR Code 掃碼繳費,系統會自動將照片傳送給車主。
Q: 可否說明智慧城市業務與哪些城市合作,以及未來的成長空間?
A: 我們幾乎與全台灣的六都及宜蘭、花蓮等地都有合作。項目涵蓋港口監控(基隆)、淹水偵測、科技執法(台中)、智慧校園安全(高雄)、輕軌系統(淡水、高雄)等。未來的成長空間在於,許多專案已從初期的 POC 驗證階段,進入大規模的實際建置階段,預計營收貢獻將從 2025 年的 22% 成長至 2027 年的 30%。
Q: 智慧城市部分是否評估進入電動車充電市場?
A: 目前我們主要協助社區大樓在地下停車場建置充電樁,較少涉足路邊充電。我們的重點是提供電動車火災應對方案,例如在消防車難以進入的地下室,提供滅火毯等安全設備。
Q: 請問無人機業務預計何時可以廣泛使用?
A: 無人機的廣泛使用目前仍受限於國家安全法規,例如許多區域是禁飛區。現階段我們主要與消防局等單位合作,在法規允許的範圍內,應用於危險區域的勘查與救援,以降低救災人員的風險。
Q: 未來股利發放率是否會維持過往水準?
A: 是的,我們今年的現金股利維持在 5.2 元。雖然盈餘增加,但考量到當前社會經濟的不確定性,董事會決議保留較多現金在手,以求穩健。未來若景氣穩定,會再考慮提升股利發放。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