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億豐 2024 年第三季營運表現穩健,單季合併營收達新台幣 78.6 億元,年增 13.9%。若以美元計價,營收年增 10.6%。累計 2024 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 215.9 億元,年增 9.7%。獲利方面,第三季稅後淨利為 17.7 億元,單季 EPS 為 6.04 元;累計前三季稅後淨利為 49.7 億元,年增 22.2%,EPS 達 16.96 元。
-
主要成長動能:
- 固定尺寸產品通路回溫:主要客戶 Home Depot 於 2023 年進行庫存去化,自 2023 年第四季起恢復補庫存,帶動出貨量回升。
- 歐洲市場復甦:儘管地緣政治風險仍在,但市場已逐漸適應,消費需求回籠。
- 墨西哥廠效益顯現:墨西哥一期廠房的生產效益及成本控制優於預期,對毛利率有正面貢獻。
-
重要法規影響:
- 美國於 2024 年 6 月起強制實施窗簾「無拉繩 (Cordless)」安全規範,適用於所有客製化與固定尺寸產品。
- 億豐具領先優勢,已於 2022 年 1 月起在北美市場自願性停售有拉繩產品,比法規提早兩年半佈局,有利於爭取市佔。
-
未來展望:
- 公司對潛在的美國關稅政策已完成多種情境模擬與應對計畫,強調衝擊「可控」。
- 將持續推動全球生產基地佈局,包括墨西哥二期擴建與越南新廠建置,以分散風險並貼近終端市場。
- 客製化窗簾市場,尤其在北美中價位產品區塊,仍有相當大的市佔率提升空間。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億豐為全球窗簾製造龍頭,主要業務分為兩大板塊:
- 客製化窗簾 (Custom Window Coverings):佔 2023 年營收約 71%,為主要成長引擎。產品包括框型百葉窗 (Shutters)、百葉簾 (Blinds)、風琴簾 (Honeycomb Shades) 及捲簾 (Roller Shades) 等。
- 固定尺寸窗簾 (Stock Window Coverings):佔 2023 年營收約 25%,主要透過大型量販通路如 Home Depot 及 Walmart 銷售。
- 市場分佈:根據 2024 年前三季數據,營收主要來自美洲 (71%)、歐洲 (22%) 及亞洲與其他地區 (7%)。
-
各業務表現:
- 客製化窗簾:億豐在最高端的框型百葉窗市佔率約 30-40%,但在規模更大的中價位客製化產品(如百葉簾、捲簾等)市佔率僅 5-10%,管理層認為此區塊是未來最具成長潛力的市場。
- 固定尺寸窗簾:在北美市佔率已達 50-60%,短期內市佔率提升空間有限,成長動能主要跟隨終端通路客戶的擴張。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指標 (2024Q3):
- 營業收入:78.6 億元 (年增 13.9%)
- 營業利益:24 億元 (年增 37.0%)
- 稅後淨利:17.7 億元
- 單季 EPS:6.04 元
-
關鍵財務指標 (2024 前三季):
- 營業收入:215.9 億元 (年增 9.7%)
- 營業毛利:123.7 億元 (年增 13.5%),毛利率達 57.3%
- 營業利益:61.5 億元 (年增 24.6%),營業利益率達 28.5%
- 稅後淨利:49.7 億元 (年增 22.2%)
- EPS:16.96 元
-
財務驅動與挑戰:
- 正面因素:精實生產持續改善、原料成本下滑、墨西哥廠貢獻增加,有效推升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
- 負面因素:第三季面臨匯率不利影響,產生匯兌損失約 1.8 億元。墨西哥披索對美元持續升值,也對當地營運成本造成壓力。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規模:
- 全球窗簾市場規模約 120 億美元。
- 北美市場為最大單一市場,其中客製化窗簾市場規模超過 45 億美元,固定尺寸市場約 20 億美元。
-
市佔擴張機會:
- 管理層強調,億豐已在最高價位的框型百葉窗與最低價位的固定尺寸窗簾取得高市佔率。
- 未來最大的成長機會在於北美客製化市場中,價格介於 200 至 700 美元的中價位產品,如風琴簾、百葉簾、捲簾等。公司在此區塊市佔率僅 5-10%,相較於競爭對手 Hunter Douglas 等仍有極大追趕空間。
-
產品策略:
- 提早佈局無拉繩產品,符合美國最新安全法規,建立技術與市場先佔優勢。此策略不僅提升產品安全性,也因產品標準化而簡化了生產流程,符合精實生產的原則。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全球生產佈局 (分散風險):
- 公司的長期策略是在全球各主要時區建立生產基地,以貼近市場、降低運輸成本與關稅風險。
- 墨西哥廠:一期已穩定貢獻,生產效率優於預期。二期擴建工程預計 2025 年投產,可增加客製化產能。
- 越南廠:新廠正在興建,預計 2025 年初動工,第一期規劃招聘 1,000 名員工,將成為亞洲另一個重要的客製化產品生產基地。
- 柬埔寨廠:目前主要生產固定尺寸產品,暫無生產客製化產品的計畫。
- 中國廠:維持山東(零配件)與廣東(組裝)的生產基地。
-
競爭優勢:
- 高度垂直整合:約 90% 的零配件為自產,確保品質、成本控制與供應鏈穩定。
- 精實生產 (TPS):超過 20 年的推行經驗,持續優化生產效率與降低浪費。
- proactive ( proactive ) 的營運模式:公司強調不會被動等待外部環境變化,而是提前規劃應對。無論是安全法規或關稅政策,公司皆已提前佈局。
-
風險應對 (關稅):
- 針對潛在的美國關稅政策(包括對墨西哥產品課稅),公司已完成多種情境模擬。
- 應對措施包括彈性調整各生產基地的製程分工(如零組件生產地與最終組裝地),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結合運費、成本與關稅進行最適化配置。管理層有信心將衝擊控制在可預期的範圍內。
6. 展望與指引
-
短期展望:
- 墨西哥一期廠的產能與效率提升,足以支應 2024 年第四季的營運需求。
- 目前未觀察到客戶因擔憂關稅而有異常的提前拉貨行為。
-
長期機會:
- 客製化窗簾市場的滲透率提升是長期成長的關鍵。管理層表示,只要在北美客製化市場每提升 5% 的市佔率,即可為公司帶來超過 2.25 億美元的營收增長空間。
- 公司將持續按照既定藍圖擴展全球產能,以支持長期市佔率目標。資本支出計畫為多年期規劃,不會因單一政治事件而有劇烈改變。
7. Q&A 重點
-
Q: 面對墨西哥也可能被課徵關稅的應對措施?衝擊是否可以量化?
A: 公司自 2023 年初已啟動應對計畫,並完成多種情境模擬。億豐的生產模式具備彈性,可將生產製程(如零配件製造、組裝)拆分至不同國家(如中國、柬埔寨、墨西哥、越南)的生產基地,並在合法前提下,依據各國的關稅、運費與生產成本進行最適化配置。衝擊肯定會有,但公司評估為「可控」且非重大影響。
-
Q: 在標準化或客製化窗簾取得對手市佔的空間有多大?
A: 固定尺寸:在北美市佔率已達 50-60%,空間有限。
客製化:是未來主要成長動能。億豐在最高端的框型百葉窗市佔約 30-40%,但在規模更大的中價位客製化產品市場,市佔僅 5-10%,對比北美客製化市場 45 億美元的規模,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
Q: 公司的資本支出計畫是否會因川普當選而改變?
A: 不會。億豐的策略是主動規劃 (Proactive) 而非被動反應 (Reactive)。全球佈局是公司的長期目標,旨在分散風險並貼近客戶。關稅議題只是加速了此進程,但大方向不變。
-
Q: 近期海運變化對公司是否有影響?
A: 影響極小。墨西哥廠產品主要透過陸運銷往美國,不受海運影響。針對先前美國港口的短期罷工,公司已提前改動運輸路線,並未造成重大衝擊。
-
Q: 是否看到客戶為因應川普關稅而提前拉貨?
A: 目前沒有。客製化產品的訂單交期僅約兩週,無法提前拉貨。固定尺寸產品也未觀察到異常的拉貨現象。
-
Q: 匯率 (FX) 如何影響公司財務?
A: 公司約 78% 營收為美元,因此美元升值整體有利。公司不進行匯率避險,而是專注於本業,透過精實生產 (TPS) 的效率提升來抵銷匯率波動的負面影響。
-
Q: 若中國被課重稅,柬埔寨的產能是否可能轉為生產客製化產品?
A: 目前沒有此計畫。客製化產品的產能擴張重心在墨西哥與越南。
-
Q: 墨西哥二期廠的生產進度?
A: 原定今年底可生產,但為求工程品質完善(特別是粉塵控制),將延至 2025 年正式投產。目前一期廠的生產效率提升,已足夠支應第四季營運所需。
-
Q: 關稅成本是否能轉嫁給客戶?
A: 在客製化產品領域,因其單價較高,若未來有關稅成本增加,有能力將一部分轉嫁給客戶。公司內部已對此進行過模擬。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