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志超營運摘要
志超科技 (市:8213)2025 年第二季營運表現穩健,然受所得稅費用增加影響,稅後淨利略低於第一季。公司目前營運以 LCD、PC/NB 及車用板 為三大支柱,其中 PC/NB 產品線今年表現較佳,車用產品則穩定成長,成為第三大產品線。
展望未來,公司對消費性電子市場持平看待,認為 2025 年整體需求與 2024 年相比無顯著增長。主要挑戰來自於新台幣升值及金價大幅上漲所帶來的成本壓力。為應對市場波動,公司將持續深耕價格與需求較穩定的車用及工控產品,並積極拓展越南廠業務,就近服務北越電子產業聚落客戶,目前已見初步成效。
- 2025Q2 營收: 46.68 億元,季增 3.6%,年減 1.7%。
- 2025Q2 稅後 EPS: 0.6 元。
- 2025 前二季累計 EPS: 1.23 元,較去年同期 1.20 元小幅成長。
- 三大產品線: LCD 相關應用約佔 43%,PC/NB 佔 37%,汽車板佔 14%。
2. 志超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志超科技成立於 1998 年,為專業印刷電路板 (PCB) 製造商,產品層數涵蓋雙面板至十四層板,並具備 HDI 板生產能力。
- 核心業務: 主要從事 LCD、NB/PC、電視、汽車板、資訊及記憶體相關 PCB 製造。
- 終端應用:
- 顯示器 (Display): 應用於電視、電腦螢幕、NB 及 PC。
- 資訊產品: 包含 NB/PC、AIPC、AIO、觸控板、記憶體模組、SSD 及電池等。
- 汽車用板: 為公司第三大產品支柱,穩定成長中。
- 其他: 包含工控及智能家電等應用。
- 生產據點:
- 台灣: 桃園平鎮 (總部及生產基地)、高雄 (產能暫停)。
- 中國大陸: 無錫、遂寧、中山三大廠區。
- 越南: 北越廠於 2023Q3 設立,已量產約兩年,主要就近服務當地電子產業聚落。
- 產品組合佔比 (2025 年):
- LCD: 43%
- PC/NB: 37%
- 汽車 (Automotive): 14%
- 觸控/記憶體: 5%
- 工業及其他: 1%
3. 志超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指標 (2025Q2):
- 營業收入: 46.68 億元,較 2025Q1 的 45.05 億元成長 3.6%。
- 營業毛利: 6.14 億元,毛利率為 13.2%,較上季的 10.9% 明顯改善。
- 營業淨利: 3.06 億元,營益率為 6.6%,較上季的 4.2% 顯著提升。
- 稅後淨利 (歸屬母公司): 1.62 億元,較上季的 1.73 億元下滑。
- 基本每股盈餘 (EPS): 0.6 元。
- 關鍵財務指標 (2025 前二季):
- 營業收入: 91.73 億元,較 2024 年同期成長 2.8%。
- 營業毛利: 11.04 億元,毛利率 12.0%。
- 營業淨利: 4.95 億元,營益率 5.4%。
- 稅後淨利: 3.25 億元,較 2024 年同期成長 7.6%。
- 基本每股盈餘 (EPS): 1.23 元。
- 財務結構分析 (截至 2025/06/30):
- 資產總額: 283.62 億元。
- 負債總額: 136.86 億元。
- 負債比率: 48.3%。
- 流動比率: 166.4%。
- 非流動負債增加主因為投資越南廠所需的中長期借款。
- notable events:
- 2025Q2 所得稅費用偏高: 公司說明,第二季需提列未分配盈餘稅。因 2024 年底評價轉投資時,股東權益項下有約 7 億多元的匯兌收益回沖,依台灣稅法需對此部分加徵 5% 未分配盈餘稅,導致第二季額外提列約 3,600 餘萬元的稅款,使單季 EPS 受到影響。
4. 志超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趨勢與機會:
- 公司觀察到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疲軟,因此策略上將資源更集中於需求及價格相對穩定、可預測性高的車用電子與工業控制 (工控)產品領域。
- 越南廠的設立是為了掌握供應鏈轉移的趨勢,積極開發北越電子產業聚落的客戶,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
- 關鍵產品動態:
- PC/NB: 2025 年以來營收佔比及成長性優於過往,從過去約 20-25% 的佔比提升至 37%。
- 車用產品: 產品特性為逐年穩定成長,目前已成為公司第三大產品線,佔比達 14%,公司將持續深耕以擴大此業務比例。
5. 志超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計畫:
- 產品組合優化: 降低對波動較大的消費性電子產品依賴,提升車用及工控等高穩定性產品的營收佔比。
- 全球佈局: 透過越南廠的營運,深化東南亞市場佈局,就近服務客戶並分散地緣政治風險。
- 成本控管: 應對原物料(如黃金)價格上漲及匯率波動帶來的挑戰。
- 競爭優勢:
- 多元化產品線: 橫跨 LCD、PC/NB 及車用三大領域,能抵禦單一市場的景氣循環風險。
- 多角化生產基地: 在台灣、中國大陸及越南皆設有工廠,可靈活調配產能以滿足客戶需求。
- 風險與應對:
- 市場風險: 消費性電子需求不振。公司透過拓展車用及工控產品線來應對。
- 成本風險: 金價自 2024 年底以來上漲約 40%,對成本造成顯著壓力。公司表示在需求不旺時,需設法自行吸收部分成本。
- 匯率風險: 公司業務多以美元計價,新台幣升值對營收認列造成不利影響。
6. 志超展望與指引
- 整體展望: 公司對 2025 年下半年及全年展望持謹慎保守態度。上半年因關稅因素客戶有提前拉貨現象,導致傳統旺季的第三季需求反而不明顯。預期 2025 年整體消費性產品需求與 2024 年相比變化不大。
- 成長動能:
- PC/NB 產品線的復甦。
- 車用產品線的穩定增長。
- 越南廠營運步入正軌,持續開發新客戶。
- 潛在風險:
- 需求面: 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持續疲軟。
- 成本面: 黃金等原物料價格居高不下,侵蝕毛利。
- 財務面: 新台幣匯率強勢,對外銷為主的業務構成挑戰。
7. 志超 Q&A 重點
- Q: 關於 2025 年的展望,簡報提到各產品線穩定成長,是否可以解讀為 2025 年整體表現會優於 2024 年?A: 上半年表現確實優於去年同期,部分原因是美國關稅問題導致客戶提前拉貨,使得傳統淡季的三、四月需求反而較強。
此提前拉貨效應可能排擠到下半年需求,導致傳統旺季的第三季反而看不到明顯旺季效應。
整體來看,公司認為 2025 年的消費性產品需求與 2024 年相比沒有太大變化。
公司目前面臨兩大挑戰:
- 新台幣升值: 公司業務多以美金計價,台幣升值對營收有直接負面影響。
- 金價上漲: 黃金是產品重要原物料,自去年底至今價格已上漲超過 40%,對成本造成巨大壓力。在消費需求不旺的情況下,成本不易轉嫁。
因應策略是維持消費性產品線,同時積極拓展車用及工控等價格與需求較穩定的市場,以優化產品組合。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