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裕山營運摘要
- 上半年營運表現:2025 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 7.8 億 元,每股盈餘 (EPS) 為 2.3 元。雖然因高雄煉油廠整治案進入尾聲,營收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獲利能力維持穩定。
- 業務進展:
- 土壤與地下水整治:持續鞏固國內市場領導地位,並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特別是中國大陸與東南亞。
- 廢棄物資源化:成功將雲林廠的機械分選(MBT)與固體再生燃料(SRF)產製經驗,複製至台中市的新標案,擴大事業版圖。
- 技術合作:與德國 IEG 公司建立全面合作關係,引進先進的現地(In-situ)整治技術,提升技術競爭力。
- 未來展望:公司策略重心將從大型專案(如高雄煉油廠)轉向多元化發展。短期目標為確保現有專案的利潤率,中期目標鎖定政府推動的廢棄物轉能源促參(BOT)計畫,長期則致力於成為國際環保解決方案的提供者,將台灣的成功經驗與技術輸出海外。
2. 裕山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服務:
- 提供從場址調查評估、整治規劃設計到工程執行的「一條龍」式垂直整合服務。
- 擁有自主研發與製造熱脫附及水洗設備的能力,並成功將整套熱脫附設備銷售予中油公司。
- 2024 年營收佔比為 95.4%,主要受高雄煉油廠整治案等大型專案貢獻。
- 廢棄物資源化:
- 專注於將生活垃圾透過機械分選(MBT)技術,轉化為固體再生燃料(SRF),實現資源循環。
- 目前在雲林縣營運全台最大的家戶垃圾處理廠,每日處理量達 150 噸。
- 已成功取得台中市的 SRF 設備建置案,將業務範圍從南部擴展至中部。
- 2024 年營收佔比為 4.4%,預期隨著新案執行與政府促參計畫的推動,此比例將在 2026 年後顯著提升至 8% 至 10%。
3. 裕山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數據:
- 2025 年上半年:合併營收 7.8 億元,EPS 為 2.3 元。
- 2024 年全年:合併營收 17.15 億元,EPS 為 5.06 元。
- 2023 年全年:合併營收 14.62 億元,EPS 為 3.5 元。
- 營收趨勢分析:2023 年與 2024 年的營收高峰主要來自於高雄煉油廠整治專案的貢獻。該專案預計於 2025 年初結束,短期內將對營收造成影響。然而,若排除此單一大型專案,公司的基礎業務營收仍較過往成長約 70%。
- 財務結構:公司財務狀況穩健,負債佔資產比率已從 2023 年的 66.32% 逐步下降至 2025 年第二季的 43%。
- 股利政策:公司承諾將不低於當年度可分配盈餘的 10% 用於股利發放。近年配息率穩定提升,從 2022 年的 40.65% 增至 2024 年的 59.29%(現金股利 3 元)。
4. 裕山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國內市場趨勢:
- 土壤整治市場:已趨於成熟,未來大型開挖整治案將減少,市場轉向技術門檻更高的「現地整治」(In-situ Remediation),尤其是在營運中的工廠。
- 廢棄物處理市場:由於焚化爐量能飽和及環保要求提高,地方政府正積極尋求替代方案,SRF 及 BOT 模式成為未來主流趨勢。高雄、雲林、台中等地皆有相關規劃。
- 海外市場拓展:
- 中國大陸:市場規模龐大,且政策轉向整治在產企業污染,為裕山的現地整治技術提供切入點。目前已鎖定 5 個專案,總金額約 7,000 萬人民幣,合作對象以財務穩健的國營企業為主。
- 東南亞市場:以泰國為首要目標,已與美國環保署及當地夥伴建立合作關係,並具備完整的供應鏈優勢。
- 技術與合作:
- 與德國 IEG 公司達成全方位合作,引進其先進的地下水循環井(GCW)技術。此技術能以更少井數、更低操作成本處理大範圍污染,特別適用於營運中的廠區,強化了裕山的技術護城河。
5. 裕山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短期策略 (2025 年):
- 鞏固核心業務:高效執行在手專案,優化利潤結構,以應對高雄煉油廠專案結束後的營收變化。
- 拓展廢棄物市場:完成台中 SRF 專案,並積極準備投標高雄等地的 BOT 案。
- 佈局海外市場:深化與中國及東南亞合作夥伴的關係,爭取實質訂單。
- 中長期策略 (2026-2028 年):
- 轉型為營運服務商:透過爭取長期的 BOT 促參案,建立穩定的經常性收入來源,降低對單一大型專案的依賴。
- 技術商品化與輸出:將自主研發的環保設備與整治技術(如熱脫附、SRF 系統)推向國際市場,從「工程執行者」轉型為「國際環保商品提供者」。
- 建立永續生態系:透過產學合作與策略聯盟,整合產業鏈資源,推動綠色供應鏈管理,成為產業永續治理的標竿企業。
6. 裕山展望與指引
- 營收展望:雖然高雄煉油廠專案結束將導致短期營收下滑,但公司已具備穩固的訂單基礎。截至 2025 年 8 月,已掌握 10 億元合約,另有 2 億元合約在走流程,合計 12 億元。此外,正在積極爭取中油及地方政府等約 11-13 億元的潛在標案,未來營收貢獻將陸續體現。
- 獲利展望:公司將專注於提升專案執行效率與成本控管,目標在營收波動期間,仍維持穩定的獲利能力。
- 成長動能:未來成長將主要來自廢棄物資源化與海外市場兩大引擎。廢棄物市場的促參(BOT)模式將提供長期穩定的現金流,而海外市場則開啟了遠超台灣本土市場規模的發展潛力。
7. 裕山 Q&A 重點
- Q1: 高雄煉油廠專案結束後,公司如何維持成長動能?A1: 公司已提前佈局,採取三路並進的策略:
- 鞏固國內土水整治市場:利用處理大型專案的經驗,爭取其他大型整治案,並加強成本控管以維持利潤。
- 擴大廢棄物處理業務:積極參與轉為促參(BOT)模式的廢棄物轉能源計畫,如高雄市的標案,以建立長期穩定的營收來源。
- 拓展海外市場:將台灣的成功經驗複製到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如泰國),目前已在中國大陸洽談約 3.5 億台幣的專案。
- Q2: 公司目前的在手訂單及未來潛在商機的狀況如何?A2: 截至 2025 年 8 月,公司已簽訂的合約金額近 10 億元,另有 2 億元合約在走行政流程,總計 12 億元的訂單將陸續認列。此外,公司正在積極準備投標多個新案,包括:
- 中油公司相關標案,金額約 6-8 億元。
- 地方政府標案,金額約 3-4 億元。
- 私人企業標案,金額超過 2 億元。
公司對這些標案具備高度競爭力,有信心取得不錯的成果。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