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並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青新-創營運摘要
青新-創(市:6951) 2025 年上半年營運表現穩健成長。公司憑藉在環保產業深耕多年的基礎,結合創新的資訊科技與經營模式,成功鞏固其市場地位。
- 財務表現:2025 年上半年營收與毛利率皆較去年同期增長。2025Q2 毛利率達到 57.68%,單季 EPS 為 1.28 元。公司將此歸因於路線整合優化帶來的規模經濟效益,以及有效的成本控制。
- 業務發展:本業(醫療及事業廢棄物清除)佔營收 90% 以上,市佔率逐年提升。近年成功取得長庚醫院、北榮、高榮等指標性客戶,並承接政府石綿瓦清運等大型標案,成為營收重要動能。
- 未來展望:公司將持續鞏固核心業務,開發專案型業務並競標政府標案。同時,將深化資源循環領域,推動醫療廢棄物回收再利用,並將回收塑料應用於「青新木」環保建材,擴大循環經濟的應用範疇。
2. 青新-創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青新-創的核心業務為廢棄物清運服務,並延伸至資源回收再利用及環保建材製造,形成一個跨領域的整合性服務模式。
- 核心業務:
- 醫療廢棄物清除服務:市佔率約 40%。率先導入「行動裝置六聯單電子化申報系統」,實現清運流程無紙化與即時追蹤,提升客戶與主管機關的滿意度。
- 事業廢棄物清除服務:市佔率約 1.09%。服務對象涵蓋各類工廠,雖然市場龐大導致市佔率較低,但為公司主要營收來源之一。
- 新興業務與產品:
- 醫療廢棄物再利用處理:透過與塑膠發展中心技術合作,將回收塑膠的資源化比例從同業的 55% 提升至 90%,大幅降低廢棄處理成本。
- 環保建材「青新木」:將回收的醫療級塑膠製成環保塑木,應用於戶外欄杆、座椅、景觀設施等,並已取得綠建材標章、ISO 9001 等認證。此業務實現了從回收到產品的閉環(closed-loop)模式。
- 顧問服務:運用累積的環安專業知識,協助產業與政府機關進行環保專案規劃、調查與分析。
3. 青新-創財務表現
公司近年營收與獲利能力呈現穩定增長趨勢,主要受惠於市佔率提升及營運效率優化。
- 關鍵財務數據:
- 營收:月營收與季營收呈現逐年增長趨勢。
- 毛利率:因路線整合產生規模經濟效益,毛利率持續提升,從 2023Q1 的 49.59% 成長至 2025Q2 的 57.68%。
- 每股盈餘 (EPS):獲利能力穩定成長。
- 2023 全年 EPS:2.61 元
- 2024 全年 EPS:4.87 元
- 2025Q1 EPS:1.12 元
- 2025Q2 EPS:1.28 元
- 2025 前二季累計 EPS:2.40 元
- 成長動能與挑戰:
- 主要動能:
- 市佔率提升:成功獲取大型醫院及政府標案,帶動本業營收成長。
- 營運效率:透過自行開發的資訊系統與星型運輸網絡,優化清運路線,提升毛利率。
- 市場整合:接收部分因世代交替而退出的微型同業,擴大客戶基礎。
- 挑戰:環保服務業需持續投入專業人力,並應對不斷變化的環保法規。
- 主要動能:
4. 青新-創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公司緊跟全球「資源循環」及 ESG 趨勢,將傳統廢棄物處理轉型為高附加價值的資源化產業。
- 市場趨勢與機會:政府政策從「廢棄物管理」轉向「資源循環」,強調物質的再利用與再生,為公司的回收再利用業務創造有利環境。天然災害後的善後復原服務,以及石綿瓦等特殊廢棄物處理,也成為新的業務機會。
- 關鍵產品與技術:
- 清運流程電子化:自行開發的「廢棄物清運控管系統」是核心技術,客戶可即時追蹤廢棄物處理進度,此技術為公司建立了重要的競爭優勢。
- 青新木循環經濟:將回收的廢棄塑膠製成高價值的環保建材,不僅解決廢棄物問題,更創造了新的產品線,形成從客戶、回收、製造再回到客戶的完整產業鏈。
- 合作夥伴:與台中塑膠發展中心進行技術合作,成功開發出能將低價值、複合材質的回收塑膠融入建材的技術,顯著提升資源回收率。
5. 青新-創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青新-創的長期策略是利用其獨特的整合性商業模式,鞏固在環保服務業的領導地位,並擴展至高附加價值的資源循環領域。
- 長期發展計畫:
- 核心業務:鞏固既有客戶,提升客戶黏著度,並持續爭取大型政府及民間標案。
- 再利用業務:導入自動化系統,提升滅菌後塑膠產品的純度,並申請專案以提高整體回收率。
- 環保建材:持續投入研發,將回收廠的廢塑料納入製程,並鎖定公共工程等政府標案市場。
- 競爭優勢:
- 高進入障礙:公司擁有 26 年的營運經驗,累積了龐大的客戶數據與優化的運輸網絡。此外,員工流動率低(三成員工年資超過 15 年),專業且穩定的人力團隊難以被對手複製。
- 難以複製的整合模式:將清運服務、IT 系統、資源回收、建材製造等多個領域結合,形成一個跨業的創新經營模式,是公司最強的核心競爭力。
- 自有工班:擁有自己的木工團隊,能提供從材料、設計到施工的一條龍服務,解決市場普遍缺工的問題。
6. 青新-創展望與指引
公司對未來營運展望保持樂觀,預期在穩固的營運基礎上持續成長。
- 成長預測:公司未提供具體的財務預測數據,但強調將透過鞏固本業、擴展專案業務及深化資源再利用,維持營收與獲利的成長動能。
- 機會與風險:
- 主要機會:政府推動循環經濟政策、公共工程對環保建材的需求增加、市場上小型同業退出所帶來的整合機會。
- 潛在風險:簡報中提到,未來實際營運成果可能因各種不可控風險而與預期產生差異,但未具體說明風險內容。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的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之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