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是方營運摘要
      
    
- 2025 上半年財務表現穩健:2025 上半年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 20.81 億元,毛利率達 55.1%,稅後淨利為 新台幣 6.43 億元,每股盈餘 (EPS) 為 新台幣 8.24 元。EBITDA Margin 達到 48.4%,與國際大廠 Equinix 水準相當。
- LY2 新機房為主要成長動能:為 AI 運算設計的聯雲智能資料中心 (LY2) 已於去年啟用,目前銷售率已超過 70%,實際利用率約 40-50%。隨著客戶陸續進駐,預期利用率將逐季攀升,成為 2026 年及 2027 年的關鍵成長引擎。
- 2025 全年展望正向:公司預估 2025 年全年營收將有高個位數成長,而獲利則有望實現雙位數成長。
- 未來展望樂觀:管理層表示,2026 年的表現將優於 2025 年,而 2027 年將遠優於 2026 年。預期至 2027 年底,LY2 的利用率可達 90% 至 100%,屆時該機房每年可貢獻超過 10 億元的營收。
- 股利政策:公司維持約 90% 的盈餘分配率政策,持續回饋股東。
      
        2. 是方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公司主要提供四大產品線,包括 IDC 機房服務、雲端應用服務、數據網路服務及語音通信服務。同時,是方也經營多項交換中心服務,如台北網際網路交換中心 (TPIX)、雲端交換中心 (CCX) 及海纜交換中心 (TPCX)。
- 獨特市場定位:是方以電信中立 (Carrier Neutral)為核心優勢,整合國內外電信、網路、雲端及 AI 資源,打造完整的生態系。此定位使其成為國際雲端服務供應商 (CSP)、內容傳遞網路 (CDN) 及海纜業者進入台灣市場的首選合作夥伴。
- 產品組合優化:公司持續優化產品組合,策略性地降低毛利較低的語音通信服務營收佔比(從 2021 年的 8.6% 降至 2025 上半年的 5.2%),同時提升高毛利的 IDC 機房服務佔比(從 29.4% 顯著提升至 47.8%),此舉有效推升了整體毛利率。
- 
        業務板塊表現:
- IDC 機房服務:為目前營收佔比最高且成長最快的業務,受惠於 AI 及雲端需求,新建的 LY2 機房能提供高達 150 kW 的單機櫃電力密度,滿足高階 AI 伺服器需求。
- 數據網路服務:是方擁有「三環三線」的光纖網路架構(台北環、台灣環、國際環),提供本地電路、VPN、SD-WAN 及國際頻寬等完整服務。
- 雲端應用服務:透過 CCX 平台,提供客戶私有、安全、高速的通道直連 AWS、Google Cloud、Microsoft Azure 等主要公有雲平台。
- 交換中心:TPIX 為台灣規模最大的網際網路交換中心,擁有超過 226 個會員,全球排名約 58 名,形成強大的網路磁吸效應。
 
      
        3. 是方財務表現
      
    
- 
        2025 上半年關鍵財務數據:
- 營業收入:新台幣 20.81 億元
- 毛利率:55.1%
- 稅後淨利:新台幣 6.43 億元
- 淨利率:30.93%
- 每股盈餘 (EPS):新台幣 8.24 元
- EBITDA Margin:48.4%
 
- 
        成長動能:
- 產品組合優化:高毛利的 IDC 業務佔比提升是毛利率及獲利能力改善的主要原因。
- AI 需求強勁:國際級客戶對 LY2 AI 資料中心的需求,帶動了 IDC 業務的顯著成長。
- 生態系綜效:客戶進駐 IDC 後,通常會帶動數據網路、雲端串接等其他服務的需求。管理層指出,1 元的 IDC 營收約可帶來額外 0.5 至 1 元的加值服務營收。
 
- LY2 財務影響:LY2 機房的年折舊成本約 2 億元,但在滿載(利用率 95%)的情況下,預計每年可創造超過 10 億元的營收,具備高度的營運槓桿效益。
      
        4. 是方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地緣政治優勢:由於香港國安法等因素,台灣的戰略地位提升,成為國際業者在東亞設立主要或備援節點的理想地點,吸引了 Google、Meta 等公司投資連接台灣的海纜系統。
- AI 算力需求爆發:AI 應用推升了對高電力密度、支援液冷散熱的先進資料中心的需求,是方 LY2 機房正好滿足此市場缺口。
 
- 
        關鍵產品發展:
- LY2 聯雲智能資料中心:是方最新的旗艦級資料中心,專為 AI 運算設計,支援氣冷與液冷技術,單機櫃電力密度可達 150 kW,能容納 NVIDIA GB200/GB300 等高階 AI 伺服器,其單位價格遠高於舊有機房。
- 國際海纜樞紐 (TPCX):台灣幾乎所有私有及公有海纜系統皆匯集於是方 IDC,使其成為東亞地區重要的海纜轉接中心。公司已取得國際海纜電路出租業務執照,可進一步拓展相關業務。
 
- 
        合作夥伴關係:
- 公司積極與東協 (ASEAN) 國家的電信業者簽訂合作協議,協助台商客戶將業務延伸至東南亞。
- 透過與全球 IDC 業者結盟,如同航空聯盟 (Sky Team, Star Alliance) 的模式,將服務範圍擴展至全球 40 個國家、60 個城市。
 
      
        5. 是方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計畫 (ACTIoN3):公司提出 ACTIoN3 發展藍圖,整合 AI、Cloud (雲端)、Telecom (電信) 資源,並基於三環光纖網路(台北環、台灣環、國際環),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購足的無縫接軌服務,目標是將台灣打造成為 AI 智慧島。
- 
        競爭優勢:
- 電信中立的生態系:匯集最多元的海纜、電信、網路及雲端資源,形成難以複製的群聚效應。
- 關鍵基礎設施:掌握 TPIX、海纜匯集中心等核心樞紐,在台灣網路架構中佔據核心地位。
- 與母公司中華電信的協同效應:在土地取得等方面具備優勢,為未來擴建 IDC 提供穩固基礎。
 
- 
        未來擴展計畫:當 LY2 機房滿載後,公司考慮採取兩種方式擴展:
- 自行投資興建:在取得客戶長期且明確的預訂單(如 4+4+4 年合約、5MW 電力需求)後,將利用母公司的土地資源進行新機房的建設。
- 與同業合作:將是方豐富的網路及電信資源延伸至其他 IDC 服務商,共同合作服務客戶,創造雙贏。
 
      
        6. 是方展望與指引
      
    
- 短期財務預測 (2025 年):預期全年營收將有高個位數百分比的成長,而獲利則可望達到雙位數百分比的成長。
- 
        中長期展望 (2026-2027 年):
- 公司對未來兩年的成長深具信心,預期 2026 年表現將優於 2025 年,2027 年將遠勝 2026 年。
- 成長的主要驅動力來自 LY2 機房利用率的逐步提升,客戶的月租費將在寬限期結束後開始貢獻穩定營收,推動營收與獲利顯著增長。
 
- 
        機會與風險:
- 主要機會:全球 AI 應用及雲端服務的持續擴張,將帶動對高品質 IDC 的強勁需求。台灣的戰略地理位置也為其帶來了不可替代的優勢。
- 潛在風險:資料中心為資本密集型產業,未來的擴建計畫將視市場需求及客戶的長期承諾而定,以避免過度投資的風險。
 
      
        7. 是方 Q&A 重點
      
    
- 
        Q1: LY1 與 LY2 機房的定位與價格差異為何?
A: 兩者定位不同。LY1 (2000 年啟用) 是早期電信機房,單機櫃功耗約 2-6 kW。LY2 則是為 AI 運算設計,支援氣冷及液冷,單機櫃功耗最高可達 150 kW,可容納 GB200/GB300 等高階 AI 伺服器,因此單位價格遠高於 LY1。 
- 
        Q2: LY2 第三季的利用率及未來展望?
A: LY2 的銷售率已超過 70%。由於給予客戶設備進駐的寬限期,目前實際利用率約 40-50%。預期利用率將逐季提升,公司對 2026 年及 2027 年的財務前景非常樂觀。 
- 
        Q3: 客戶進駐的一次性施工收入如何認列?
A: 當客戶簽約並完成客製化機房籠位建置後,公司會先收取一筆一次性費用 (one-off revenue)。之後會給予客戶一段寬限期(如 3、6 或 9 個月)來搬入設備。寬限期結束後,無論客戶設備是否已進駐,公司即開始按月收取租金。 
- 
        Q4: 公司是否直接投資 AI 伺服器與同業競爭?
A: 不會。是方專注於提供 IDC 主機託管服務,不直接投資 AI 伺服器。AI 伺服器(如 GB200/300)單價高達 300 萬美元,屬於龐大投資,這部分由客戶自行採購。 
- 
        Q5: 對 2025 年及 2026 年的營收與獲利成長預測?
A: 2025 年預計營收高個位數成長,獲利雙位數成長。展望未來,2026 年會比 2025 年好,2027 年會比 2026 年更好。預計到 2027 年底,LY2 利用率可達 90-100%。 
- 
        Q6: LY2 何時能開始帶動 IDC 以外的業務成長?
A: 這取決於客戶類型。是方會謹慎挑選客戶,例如 OTT 影音串流業者在租用 IDC 的同時,也會帶來網路頻寬、海纜等加值服務需求。公司經驗法則是,每 1 元的 IDC 營收,約可帶來額外 0.5 至 1 元的數據網路或雲端服務營收。公司不接受像比特幣挖礦這類僅需電力與空間、無網路加值服務需求的客戶。 
- 
        Q7: LY2 滿載後的擴展計畫為何?
A: 有兩種規劃。第一,若有客戶願意簽訂長期且大量的預訂單(例如多年期合約、5MW 以上電力需求),公司可利用母公司中華電信的土地資源自行興建新機房。第二,與其他 IDC 業者合作,將是方豐富的網路與電信資源延伸至其機房,共同服務客戶。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