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同欣電 2024 年第二季營運表現穩健,營收季增 3.3%,年增 7.9%,達 30.69 億 元。毛利率與獲利能力顯著提升,單季毛利率為 28.2%,稅後每股盈餘 (EPS) 為 2.11 元。累計 2024 上半年營收為 60.4 億 元,年增 5.1%,EPS 為 3.85 元。
展望未來,公司預期第三季營收將與第二季持平,下半年整體表現可望較上半年微幅成長。毛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 25% 至 30%,並預期朝區間高端發展。長期成長動能將聚焦於功率半導體、AI 相關應用及高階車用感測器。
-
第二季營運亮點:
- 營收:30.69 億元,季增 3.3%,年增 7.9%。
- 毛利率:28.2%,優於前一季的 27.5% 及去年同期的 17.1%。
- 稅後 EPS:2.11 元,相較第一季的 1.74 元及去年同期的 0.06 元顯著成長。
-
主要業務發展:
- 混合積體電路模組與陶瓷電路板為本季主要成長動能,營收分別季增 12% 與 8%。
- 影像產品業務已自谷底回溫,季增 4%,但回升速度緩慢。
- 高頻無線通訊模組 (RF) 因低軌衛星專案波動,單季營收下滑 26%,但全年展望依然強勁。
-
未來展望與指引:
- 2024Q3 展望:預期營收與第二季約略持平。
- 2024 下半年展望:預期營收將較上半年小幅成長。
- 2025 年成長動能:看好功率半導體相關應用、陶瓷基板在新領域(AI 相關的熱電轉換器、雷射)的發展。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同欣電核心業務涵蓋高頻無線通訊模組、混合積體電路模組、陶瓷電路板及影像產品四大領域,其中車用為最大應用市場,佔總營收 66%。
-
高頻無線通訊模組 (RF):
- 2024Q2 營收 2.38 億 元,佔比 8%。營收季減 26%,主因是低軌衛星客戶專案具波動性,但公司強調全年成長趨勢不變。產品應用於衛星本體及地面中繼站。
-
混合積體電路模組 (Hybrid):
- 2024Q2 營收 7.97 億 元,佔比 26%。營收季增 12%,年增 18%,為主要成長動能之一。
-
陶瓷電路板 (Ceramic):
- 2024Q2 營收 5.94 億 元,佔比 19%。營收季增 8%,年增 17%,成長強勁。主要應用為車用 LED (頭燈、尾燈),並積極開發功率半導體、雷射、AI 應用之熱電轉換器等新產品。
-
影像產品 (Image):
- 2024Q2 營收 14.09 億 元,佔比 46%。營收季增 4%,顯示已走出第一季電動車市場逆風的谷底,但復甦力道和緩。主要應用為車用影像感測器 (CIS),約佔此業務 80%,未來成長將由高階自動駕駛感測器 (如 8M) 驅動。
3. 財務表現
-
2024Q2 關鍵財務數據:
- 營業收入:30.69 億 元,季增 3.3%,年增 7.9%。
- 營業毛利:8.67 億 元,毛利率為 28.2%。去年同期毛利率較低 (17.1%),主因包含存貨調整及賠償折讓。
- 營業費用:4.07 億 元,費用率 13.3%。費用率年增主要因八德廠啟用後折舊費用增加。
- 營業淨利:4.60 億 元,營業利益率為 15.0%。
- 業外收入:0.91 億 元,主要來自利息收入及金融資產評價。
- 稅後淨利:4.41 億 元,年增 3476.2%,主因去年同期基期較低。
- 稅後 EPS:2.11 元。
-
2024 上半年累計財務數據:
- 營業收入:60.4 億 元,年增 5.1%。
- 稅後淨利:8.05 億 元,年增 109.5%。
- 稅後 EPS:3.85 元 (去年同期為 1.84 元)。
- 折舊費用:7.81 億元。
- 資本支出:5.27 億元。
- EBITDA:19 億元。
-
財務結構:
- 截至 2024Q2,總資產為 342.89 億元,負債比降至 27.6%,主因償還部分長期借款。股東權益為 248.3 億元。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功率半導體:
- 公司投入大量研發資源於第四代半導體 GaN (氮化鎵) 與 SiC (碳化矽),特別是應用於電動車牽引逆變器 (Traction Inverter) 的高功率模組。目前已獲主要客戶認可,預計 2025 年下半年或 2026 年開始貢獻營收。
-
陶瓷基板新應用:
- AI 相關:開發用於 AI 光通訊傳輸的熱電轉換器 (Thermoelectric Cooler) 基板。
- 雷射應用:開發雷射半導體所需之陶瓷載板,目標進入目前由日系廠商主導的市場。憑藉公司在 LED 基板的龐大生產規模,若認證順利,將具備高度競爭力。
- 手機閃光燈:正與客戶合作開發新設計,期望重返手機閃光燈市場。
-
低軌道衛星 (LEO):
- 主要客戶市佔率極高,衛星發射數量大幅成長,並已開始提供「Direct-to-Cell」服務。雖然季度出貨因技術調整而有波動,但全年成長性非常強勁。
-
車用影像感測器 (CIS):
- 市場已走出庫存調整,客戶庫存恢復健康水位,下半年需求有望小幅成長。長期趨勢仍看好,特別是應用於自動駕駛的 3M 以上高階感測器,公司在此領域與領導廠商合作密切。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發展計畫:
- 研發重心:資源集中於功率半導體與陶瓷基板兩大領域,瞄準電動車、AI 通訊與高階雷射等高成長市場。
- 產能與效率:八德廠啟用後,折舊費用對營業費用率造成短期影響,但隨著營收規模擴大,預期費用率將逐步下降。
-
競爭定位:
- 車用影像感測器:在全球特定封裝類型中為最大供應商,並擁有專利保護,與日系領導客戶關係緊密。
- 陶瓷基板:在 LED 應用領域具備規模經濟優勢,利於拓展至雷射等新興高毛利市場。
-
風險與挑戰:
- 影像業務:先前因地緣政治因素流失中國手機大客戶,導致 2022-2023 年營收衰退。車用業務亦受上半年電動車市況逆風影響,成長趨緩。
- 新產品開發:車用產品認證週期長,新開發的功率半導體產品貢獻營收仍需時間。
6. 展望與指引
-
短期展望 (2024Q3 & H2):
- 營收:預期 2024Q3 營收與 Q2 持平;下半年營收將較上半年小幅成長。
- 毛利率:目標維持在 25% 至 30% 區間,並朝高端邁進。
-
中長期展望 (2025 年):
- 主要成長動能:來自功率半導體相關產品開始貢獻,以及陶瓷基板在 AI 熱電轉換器與雷射應用的新專案。
- AI 光通訊模組:此業務屬專案性質,季度波動較大,但以年度來看,2024 年較 2023 年成長良好,客戶對 2025 年展望亦樂觀。
-
各應用別全年成長預期 (更新):
- 預期 2024 全年成長幅度排序為:高頻無線通訊模組 (RF) 與陶瓷基板 > 混合積體電路模組 > 影像產品。
7. Q&A 重點
Q: 陶瓷基板的終端應用與佔比?
A: 主要應用仍是 LED 基板,其中車用 (頭燈、尾燈) 成長最強勁,其他包含一般照明與植物燈。其次是雷射基板與熱電轉換器。最新的應用是功率半導體模組,但仍在開發成長階段。
Q: CIS 的終端應用是否與車用、手機相關?佔比如何?
A: 是,主要應用為車用及手機的不可見光感測器。車用佔絕大部分,約 80%。
Q: 2025 年的產品展望?
A: 較有機會成長的領域與功率半導體相關。陶瓷基板有兩大新應用:一是應用於 AI 傳輸的熱電轉換器;二是雷射半導體的陶瓷載板,此產品過去兩年努力開發,預計明年會有較大幅度成長。
Q: 低軌衛星 (LEO) 今明兩年的成長性?
A: 主要客戶市佔率高,衛星發射數量已大幅提升,並拓展全球服務與 Direct-to-Cell 功能。此業務季度波動大,但以全年來看,成長性非常好,是所有產品中成長比例較高的。
Q: 公司下半年的營收 (topline) 與獲利 (bottomline) 展望?
A: 下半年相較上半年有機會小幅成長。毛利率目標區間為 25% 至 30%,預期會朝高端發展。
Q: 車用庫存調整對下半年是否仍有影響?
A: 客戶庫存已回到健康水平,預期下半年有機會小幅成長。
Q: 近期研發費用提高,主要投入在哪個應用?效益何時顯現?
A: 主要投入在兩方面:一是功率半導體 (SiC、GaN),應用於電動車,預計 2025 年下半年或 2026 年看到貢獻;二是陶瓷基板的新應用,如 SiC AMB 基板、雷射功率半導體及 AI 相關的熱電轉換器。
Q: 公司在 2022-2023 年營收衰退,但車用佔比卻成長,主要動能為何?
A: 營收衰退主因是地緣政治因素,流失了佔比很高的中國手機影像感測器大客戶。車用成長則來自於電動車對影像感測器數量需求遠高於燃油車。雖然今年上半年電動車市況遇逆風,但未來高階感測器應用於自動駕駛的趨勢不變。
Q: 營收若成長,營業費用率是否會因經濟規模而下降?
A: 是的。目前費用率較高主因是八德廠的折舊費用,若營收增加,費用率確實會隨之下降。
Q: CMOS Sensor 的日系客戶生意擴展狀況?
A: 該日系客戶在技術與市佔率上皆為世界領先。我們與其在車用影像感測器方面搭配非常密切,其生意也持續成長。手機部分仍在努力,尚無進一步發展。
Q: AI 光通訊模組 2024 年及 2025 年的看法?
A: 此業務為專案性質,季度變動大。以年度來看,2024 年較 2023 年成長不錯,客戶對 2025 年的展望也樂觀。
Q: 車用影像感測器目前 8M 佔比多少?
A: 8M 佔比持續增加,但目前主要銷量仍是 2M。汽車產業較保守,8M 是逐步增加,非爆炸性成長。
Q: 公司股利政策是否有變動?
A: 股利政策將依公司章程,由董事會根據公司整體獲利表現及未來發展規劃來決定,目前會遵循現有政策。
Q: 先前預估 2024 年各應用別成長排行(陶瓷 > RF > Hybrid > 影像),此順序是否維持?
A: 目前看來,RF 和陶瓷的成長較大,Hybrid 排第三。影像因中國手機客戶流失及上半年車市逆風,成長較弱。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