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Post Type Selectors
Search in posts
Search in pages
Filter by Categories
電子零件
產業分析
民生消費
AI
生醫
車用
能源
消費性電子
軟體
軟體
其他
生醫
投資入門
民生消費
投資心法
其他
金融知識
個股分析
量化分析
半導體
消費性電子
IC 設計
法說會備忘錄
IC 製造
IC 封測
材料設備
美股觀點摘要
記憶體
時事短評
未分類
logo 註冊/登入 logo
test


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尼得科超眾(市:6230)2025 年上半年因受疫情後遊戲機與 PC 市場需求疲軟影響,營運面臨挑戰,上半年 EPS 為 新台幣 0.8 元,整體表現持平。公司正積極調整營運策略,在穩固 PC 業務基礎上,將資源重點轉向高成長潛力的伺服器網通設備市場。

展望 2025 年下半年,公司預期在遊戲機、中國伺服器客戶及美國網通訂單的帶動下,營運將有所改善,目標是將獲利能力恢復至 2023 年前的水準。水冷散熱為未來關鍵成長動能,預估 2025 年營收佔比約 2-5%,2026 年有機會成長至 10%

為因應客戶需求及供應鏈移轉趨勢,公司持續進行產能佈局,目前中國廠區稼動率約 80%,並積極擴充越南廠產能,預計 2026 年越南產能將提升至現有的 1.5 倍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 公司專注於散熱產業近 30 年,主要產品為散熱模組、散熱片、熱導管及微均熱板。最大股東為日本電產 (Nidec),持股比例達 86.3%。生產基地遍及台灣、中國(崑山、重慶)及越南。
  • 策略轉變: 公司已從過去的全方位市場策略,轉為聚焦於伺服器網通等高成長領域。此策略轉變已反映在產品組合上:
    • PC: 仍為營收主要來源,約佔 47% (2025Q2),是公司穩固的營運基礎。
    • 伺服器 (Server): 佔比顯著提升,從 2021 年的 16% 成長至 2025Q2 的 24%
    • 網通 (Network): 佔比同步增長,2025Q2 達 17%
    • 遊戲機 (Game Console): 佔比則由 2022 年的高峰 26% 下滑至 2025Q2 的 9%
  • 產品線分工:
    • 尼得科超眾 (NCCI): 專注於以熱管、均熱板為核心的氣冷產品,應用範圍從筆記型電腦到伺服器。
    • 日本電產 (Nidec): 主力為資料中心使用的大型、高瓦數水冷產品,如 CDU。
    • 共同開發: 雙方合作開發水冷模組 (LCM),生產由超眾的崑山工廠負責,結合集團資源搶攻高階散熱市場。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數據 (截至 2025 上半年):
    • 營收淨額: 新台幣 42.91 億元
    • 毛利率: 17%
    • 純益率: 2%
    • 每股盈餘 (EPS): 新台幣 0.8 元
  • 驅動與挑戰因素:
    • 挑戰: 自 2024 年以來,因遊戲機與 PC 市場需求低迷,公司營收與獲利面臨壓力。此外,關稅與匯率變動也帶來不確定性。
    • 成長動能: 未來成長主要來自伺服器網通領域的強勁需求,以及水冷散熱新產品的導入。公司持續收到新客戶與新專案的洽詢,業務前景看好。
  • 營運績效趨勢:根據簡報資料,公司營收自 2022 年高點後有所下滑,毛利率與純益率也從 2023 年的高點回落,反映了市場的挑戰。公司目標在 2025 年下半年透過營收增長,改善獲利表現。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公司產品技術緊扣市場高瓦數、高效能的散熱趨勢,尤其是在 AI 應用領域。

  • 趨勢與機會: AI、HPC 等高熱通量應用,驅動散熱技術從傳統氣冷朝向更複雜的 3D VC水冷方案發展。
  • 關鍵產品技術藍圖:
    • PC 應用:
      • AI PC: 採用 D10 大直徑熱管,支援 CPU+GPU 功耗達 80W
      • 電競筆電: 導入薄型均熱板 (Slim VC),未來可支援功耗達 280W 的高階 CPU+GPU。
    • 伺服器應用:
      • 雲端伺服器: 開發長度達 600mm 的長熱管,支援 CPU 功耗從 500W 提升至 1000W
      • AI 伺服器: 導入 3D VC 散熱方案,以應對未來功耗超過 1200W 的高階 GPU。
    • 網通應用:
      • 交換器: 採用均熱板模組取代傳統熱管,支援功耗從 400W 提升至 850W
    • 高瓦數氣冷方案: 已規劃至 2028 年的產品藍圖,從均熱板模組 (600-850W) 進化至 3D VC (1000-1400W)3D VC Fin 方案。
    • 水冷產品: 已具備 Intel 及 AMD 平台的 CPU 水冷模組 (LCM) 量產能力,並持續開發歧管 (Manifold)、ASIC 及 PCIE 水冷模組。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發展計畫:
    1. 聚焦高成長市場: 集中資源於伺服器、網通及 AI 相關應用。
    2. 擴大水冷業務: 憑藉與母公司 Nidec 的合作,將 LCM 水冷模組作為核心業務積極擴展。
    3. 全球產能優化: 持續投資工廠自動化,並擴大越南廠區產能,以應對客戶供應鏈多元化的需求。
  • 核心競爭優勢:
    • 專業技術團隊: 擁有從材料開發、散熱模擬到製程優化的整合研發能力。
    • 集團資源整合: 與 Nidec 集團在風扇、水冷零組件開發上協同合作,提供完整散熱解決方案。
    • 客製化產品線: 產品覆蓋從 10W 筆電到 10kW AI 伺服器的廣泛需求,具備高度市場應變能力。


6. 展望與指引

  • 短期展望 (2025 下半年):
    • 營收動能來自遊戲機短期需求回溫中國伺服器客戶訂單增長美國網通客戶訂單穩定
    • 水冷產品將開始小量貢獻營收。
    • 公司對下半年營運改善保持信心,目標恢復至 2023 年前的獲利水準。
  • 中長期展望:
    • AI 應用訂單能見度樂觀,目前客戶正式訂單約三個月,預測需求達半年。
    • 水冷散熱產品將是主要營收成長動能之一,預計 2026 年營收佔比達 10%
    • 越南廠產能擴充將進一步提升成本競爭力與全球供應彈性。


7. Q&A 重點

【會前提問】

  • Q1: 水冷零組件的佈局計畫?

    A: 市場面,主要應用於 AI 伺服器高階網通產品,鎖定既有品牌客戶與 ODM 廠商。生產面,水冷板在中國崑山廠製造,而 CDU、快接頭等其他零組件則由母公司 Nidec 的泰國工廠支援。

  • Q2: 水冷產品的營收比重及未來展望?

    A: 水冷目前仍是新產品,處於小量出貨階段。公司對 2026 年的發展保持樂觀,視其為主要成長動能。預估 2025 年水冷營收佔比約 2-5%2026 年有機會成長至 10%

  • Q3: 目前在 AI 領域的佈局,以及是否供應給台系組裝廠?

    A: 在氣冷方面,公司已大量出貨給各大品牌及 ODM 客戶(包含台系廠商)。基於既有合作基礎,正與客戶密切進行水冷專案的開發。

  • Q4: 今年至今分歧管 (Manifold) 的出貨量?

    A: 目前仍處於樣品驗證階段,已提供部分樣品給客戶測試。預計 2026 年有機會小量出貨。未來將轉移至中國及越南進行大規模生產,以提升產能與成本競爭力。

【現場提問 – 工商時報】

  • Q1: 如何看待今年下半年的展望?AI 應用相關訂單能見度?產能稼動率如何?

    A:

    • 下半年展望: 暫時性遊戲機需求中國伺服器訂單將帶動營收增長。水冷與美國網通訂單也穩定增加。目標是盡快將 EPS 等獲利指標恢復到 2023 年前的水準。
    • AI 訂單能見度: 客戶正式訂單約 3 個月,預測需求約 6 個月,整體能見度非常樂觀
    • 產能稼動率: 中國廠區稼動率約 80%。越南廠設備持續擴增中,預計 2026 年產能將是現在的 1.5 倍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本摘要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需求,請查閱原始影音法說會簡報內容或公司官方公告。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