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耕興營運摘要
- 財務表現:2025 上半年 EPS 為 5.39 元。公司預期下半年表現將與上半年相當或略佳,其中 2025Q4 營運表現預期將優於 Q3。展望 2026 年,隨著新產品及應用的成熟,營運前景較 2025 年樂觀。
- 市場重大發展: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 (FCC) 開始限制具中資背景的實驗室執行 FCC 認證,此舉已於近期公佈首批七家實驗室名單。此政策預期將引發長期且顯著的轉單效應,大量原在中國大陸執行的檢測案件可能外溢至台灣,耕興為主要受惠者之一。此效應預計從 2025Q4 開始發酵。
- 新興成長動能:
- AI 眼鏡:檢測需求持續增長,因其天線設計靠近頭部,對電磁波能量比吸收率 (SAR) 的檢測技術要求極高,形成技術門檻,此為耕興的核心優勢。
- 強制性資安檢測:自 2025 年 8 月起,所有銷售至歐洲的聯網產品皆須通過資安檢測。此新規範帶動大量案件需求,目前已造成產能排隊現象,公司預估至年底有約 6,000 萬的案件待消化。
- 未來展望:公司已掌握 5.5G (R18) 等主要大客戶訂單,將於下半年開始執行。長期來看,公司將持續專注於高階通訊檢測,並為 2028-2029 年的 6G 時代預做準備。
2. 耕興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耕興專注於高階消費性電子終端產品的強制性法規檢測,主要領域涵蓋 5G 通訊、高階網通 (Wi-Fi 6E/7)、手機、平板、筆記型電腦等。公司憑藉技術領先地位,在主要客戶中維持 3 至 5 成的高市佔率。
- 業務分佈:
- 傳統產品:手機、筆電等市場已飽和,主要依賴產品規格迭代更新帶來的換機潮,為公司提供穩定的營收基礎。
- 新興產品:AI 眼鏡、穿戴式裝置、無人機等為未來主要增長來源。特別是 AI 眼鏡,其複雜的 SAR 檢測需求,鞏固了耕興的技術領導地位與競爭門檻。
- 新增業務:歐洲市場的強制性資安檢測成為新的營收增長點。此業務需求廣泛,幾乎所有聯網產品皆須認證,有效提升了整體案件的平均銷售單價 (ASP)。
- 地區營收結構:2025 上半年,營收主要來自台灣 (約 70%),其次為中國大陸 (14%) 及美國 (4%)。美國客戶的案件多數拉回台灣實驗室執行,以發揮成本優勢並維持高毛利。
3. 耕興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指標:
- 2025 上半年稅後每股盈餘 (EPS) 為 5.39 元。
- 2025 上半年營收結構中,零組件銷售佔比有所提高,對整體毛利率造成些許影響。
- 成長驅動因素:
- 政策紅利:美國 FCC 對中資實驗室的限制,預期將帶來大量高階手機品牌的轉單。FCC 曾指出,約 75% 的資通訊 (ICT) 產品檢測來自中國,市場規模約 2 萬件,若其中半數外溢,將為台灣檢測產業帶來龐大商機。
- 法規更新:歐盟強制資安檢測、CTIA OTA 6.0 新版、3GPP R18 (5.5G) 等新標準的導入,持續推動高單價檢測需求。
- 策略性投資評估:公司對於投入 AI 伺服器檢測持審慎態度。經評估,該領域的檢測技術 (EMC/Safety) 標準化程度高,差異性不大,但所需供電設備投資金額龐大 (約 1-2 億元),市場案件數量有限 (約 200 個 model/年),且同業競相投入,未來恐面臨價格競爭與產能過剩風險。因此,耕興現階段將以既有 32 安培設備服務客戶,並持續觀察市場發展。
4. 耕興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供應鏈重組:美中貿易政策導致的關稅及技術限制,正重塑全球檢測產業版圖。耕興的研發中心導向策略使其不受製造基地遷移影響,反而因 FCC 禁令而直接受益。此趨勢預期將帶動台灣檢測實驗室自 2026 年起的擴產潮。
- AI 終端應用:市場正等待殺手級 AI 應用的出現,以帶動下一波終端裝置換機潮。AI 眼鏡被視為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其解放雙手的特性具備龐大潛力。
- 關鍵技術與產品:
- AI 眼鏡檢測:公司澄清媒體報導,表示 AI 眼鏡案件數雖非報導所稱的 50 支,但呈現穩定增長趨勢 (去年約 5 支,今年約 10 支)。其核心競爭力在於解決 SAR 測試的技術痛點,需與晶片商、天線商及 FCC 密切協作,建立極高的進入門檻。
- 資安檢測:此業務目前高度依賴專業人力,造成產能瓶頸。耕興已在規劃導入自動化與 AI 技術,以提升測試效率,應對未來龐大的案件量。
5. 耕興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發展計畫:
- 技術深化:持續鞏固在 5G/6G、高階網通、SAR 及 OTA 等高技術門檻領域的領導地位。
- 人才與效率:透過 24 小時三班制的營運模式與超過 500 位專業工程師團隊,維持高效、零錯誤的服務品質。此規模化的人才庫與營運體系是競爭對手難以複製的護城河。
- 前瞻佈局:緊跟通訊技術演進,預計 2028 年進入 6G 測試階段,為 2029 年的 6G 商轉預做準備。
- 競爭優勢定位:
- 高技術門檻:在 SAR 等複雜檢測領域累積了深厚的 know-how,能解決新式樣產品 (如 AI 眼鏡) 的法規符合性問題。
- 規模經濟與高效率:龐大的設備投資 (約 25 億元)、充足的場地 (123 座) 及獨特的三班制營運,確保了服務的時效與品質。
- 產業生態系關係:與晶片商、品牌廠、代工廠及各國標準組織建立長期且穩固的合作關係,具備標準制定的影響力。
6. 耕興展望與指引
- 短期展望:
- 2025Q4:因 5.5G 新機訂單開始執行及轉單效應初步顯現,營運表現預期將優於 Q3。
- 2026Q1:若終端產品在聖誕消費季銷售暢旺,成長趨勢有望延續至 2026Q1。
- 中長期機會:
- 轉單效應:FCC 政策將持續發酵,為耕興在中國大陸及台灣的實驗室帶來穩定增長的案件量。
- AIoT 普及:5G 結合 AIoT 的應用成熟後,將引爆所有終端裝置的全面升級需求,屆時公司營運將迎來新一波成長曲線。
- 潛在風險:消費性電子市場的復甦力道,仍取決於殺手級應用的出現時程與普及速度。在此之前,市場可能處於相對平緩的成長階段。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