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南良營運摘要
- 關稅衝擊與因應:面對關稅壁壘,總經理王明霜表示,公司評估影響將「傷害到皮,但不會傷害到筋骨」。公司有能力將大部分關稅成本轉嫁至終端消費市場,僅針對少數已簽訂年度鎖價合約的客戶進行個案協商。此信心來自於公司 50 多年的產業經驗、對供應鏈的掌握,以及獨特的競爭優勢。
 - 上半年營運表現:2025 上半年因 匯率劇烈波動 導致淨利出現虧損。財務長指出,2025Q2 匯率變動對營收影響約 6%,對毛利影響約 2%。然而,隨著匯率於 7、8 月回穩,預期後續衝擊將減緩。
 - 未來展望:公司預期 2026 年度營收可維持穩健成長。成長動能將來自於持續深耕高值化的安全防護、戶外運動及醫療照護市場,同時積極開拓如電子設備、航太無人機等新工業應用領域。供應鏈洗牌趨勢對體質穩健的南良而言是機會,公司正評估從中「收割戰利品」的可能性。
 - 策略核心:公司自我定位為「具備高度客製化能力、技術能量的高分子複合材料整合者」,憑藉創新研發、完整的供應鏈管理、全球多點佈局及客戶高度信任等四大核心優勢,穩固其市場地位。
 
2. 南良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南良國際以紡織高分子複合材料為核心本業,佔公司整體營收比重超過 9 成。公司旗下設有四大事業部,彼此可交互支援,形成獨特的整合優勢。
- 海棉事業本部 (營收佔比 26%):
- 核心產品:高分子彈性發泡材料 (氯丁橡膠),應用於潛水衣、衝浪衣等。
 - 競爭優勢:擁有超過 50 年生產經驗,為全球前三大發泡廠之一。在生質材料領域領先同業 5 至 10 年,是全球首家通過美國農業部 USDA 生質認證的發泡材料商,其生質海綿在良率與性能穩定性上獲國際品牌及材料科學家高度肯定。
 
 - 特材事業本部 (營收佔比 26%):
- 核心產品:機能性薄膜與複合加工。
 - 競爭優勢:具備從上游配方掌握到下游吹膜、貼合的完全垂直整合能力。憑藉技術實力,能與國際級石化原料大廠進行策略聯盟,共同開發新世代材料。
 
 - 織造事業本部 (營收佔比 29%):
- 核心產品:黏扣帶 (魔鬼氈) 及其延伸客製化產品。
 - 競爭優勢:產品高度客製化,形態千變萬化,能結合雷射、印刷、五金配件或與其他事業部材料複合。公司帶領台灣眾多衛星供應鏈打國際賽,並導入 AI 工具協助客戶優化貨櫃裝載空間,提供獨特價值。
 
 - 特紡事業本部 (營收佔比 15%):
- 核心產品:運用特殊纖維、紗線與組織,結合後段加工技術,產出高防護性材料。
 - 競爭優勢:專精於個人與工業安全防護領域,產品具備耐久性、高強度等特性,如 ARMORTEX® 系列防護材料。
 
 
3. 南良財務表現
根據簡報資料,南良國際 2025 上半年主要財務數據如下:
- 2025 前兩季合併損益:
- 營業收入:1,233,846 仟元 (相較 2024 同期 1,298,531 仟元,年減 5%)
 - 營業毛利:314,444 仟元 (毛利率 26%)
 - 營業淨利:32,855 仟元 (營業利益率 3%)
 - 稅前淨利:3,648 仟元
 - 本期淨損:(6,760) 仟元
 - 每股虧損 (EPS):(0.06) 元
 
 - 2025Q2 單季合併損益:
- 營業收入:633,774 仟元
 - 營業毛利:155,354 仟元 (毛利率 25%)
 - 營業淨利:22,482 仟元 (營業利益率 4%)
 - 本期淨損:(18,119) 仟元
 - 每股虧損 (EPS):(0.15) 元
 
 - 財務挑戰與驅動因素:
- 上半年虧損主因:公司明確指出,2025 上半年虧損最主要的原因是匯兌損失。財務長說明,5 月份匯率大幅升值對 2025Q2 的營收及毛利造成顯著衝擊。
 - 營運挑戰:全球關稅重組與總體經濟不確定性,導致客戶對下半年及明年度展望普遍保守。
 - 機會點:市場動盪加速供應鏈洗牌,部分競爭同業因經營困難尋求出售,為南良帶來潛在的併購或市佔擴張機會。
 
 
4. 南良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商機:
- 安全防護規格升級:因歐美發生曲棍球員意外事件,相關運動的安全規範趨於嚴格,帶動高規格防護材料需求,南良因產品線齊全、認證完整而直接受益。
 - 中國新興運動市場:中國室內滑雪場今年新增 1,000 座,成為新興熱門運動。南良已積極與當地品牌合作,開發滑雪手套及防護裝備市場。
 - 軍備應用擴大:公司的黏扣帶產品大量應用於烏俄戰爭中的止血綁帶,此外,阻燃布料、黏扣產品也應用於美軍頭盔、軍機等軍事裝備。
 
 - 關鍵產品與技術突破:
- 輕量高保溫海綿:為美軍開發,用於極寒海域,保溫效果提升 15%,重量減少 30%,已完成第一版開發,預計 2025Q4 進行實地測試回饋。
 - 輕薄高耐穿刺布料:為警用手套開發,兼具柔軟、阻燃與耐針刺(可達 ASTM F2878 Level 2)等多重功能,技術難度極高。客戶已提出全球獨家供應要求,目前正在洽談。
 - 技術延伸成品:成功將核心材料技術向下延伸至終端產品,例如已導入台北捷運的防砍包與防切割手套,以及獲 101 大樓、南紡夢時代採用的電動車專用防火毯。
 
 - 合作夥伴關係:
- 南良扮演產業整合者角色,不僅是品牌商的材料顧問 (Consultant),參與前期開發,更能向上整合市值千億的國際原料大廠,共同開發新配方。同時也協助下游客戶(三、四加工廠)升級製程技術,以應用南良的新材料。
 
 
5. 南良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發展計畫:
- 研發投入:維持每年投入營收 3% 作為研發預算,聚焦於永續循環、輕量化及智能複合材料三大方向。
 - 市場開拓:在穩固現有安全防護、戶外運動市場基礎上,將新增電子、機械、航太等工業應用領域。
 - 數位轉型:持續強化數位行銷,透過 SEO 操作,觸及全球 188 個國家的潛在客戶。自 2019 年投入以來,數位行銷貢獻的新增營收已從初期 3,000 多萬成長至近兩年的上億元規模。
 
 - 競爭定位:
- 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來自軟硬實力的結合:
- 硬實力:創新研發技術、完整的國際認證、全球多點生產基地(台、中、越)。
 - 軟實力: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穩健的財務體質,以及與客戶建立的高度信任感。
 
 - 在當前供應鏈不穩定的環境下,客戶更重視合作夥伴的可靠性與專業性,不願為 5% 的價差而冒險更換供應商,此為南良的關鍵利基。
 
 - 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來自軟硬實力的結合:
 - 風險與應對:
- 風險:地緣政治(關稅)與全球消費動能趨緩。
 - 應對:透過多點生產基地分散風險;專注於技術門檻高、不可替代性強的高附加價值產品,降低價格敏感度;並將市場動盪視為整合產業、提升市佔的契機。
 
 
6. 南良展望與指引
- 營收預測:公司預期 2026 年營收將維持穩健成長,但未提供具體財務預測數字。
 - 成長動能:
- 高值化產品:持續朝向高階客製化、具差異性的產品發展。
 - 市場復甦與開拓:預期水域運動市場將持續復甦,並看好冰上曲棍球、滑雪等新興市場潛力。
 - 新領域應用:將強化在穿戴裝置、軍備及醫療領域的材料開發。
 
 - 策略方針:結合數位行銷與積極參與全球實體展會(每年超過三、四十個),以虛實整合的方式,全面掌握市場脈動並開拓商機。
 
7. 南良 Q&A 重點
- Q1:對 2026 年的展望?A1:公司將更積極朝向高值化產品與市場開發。
- 海棉本部:水域市場持續復甦,並強化穿戴裝置應用。
 - 特材本部:在充氣、醫療領域開發結合阻燃等功能的突破性材料。
 - 織造本部:鎖定各國持續發展的軍備領域。
 - 特紡本部:鎖定具成長潛力的冰上曲棍球及滑雪市場。
 
 - Q2:請問公司上半年虧損原因?匯損與關稅的影響,以及如何與下游客戶溝通分攤?A2:
- 虧損原因:上半年虧損最主要來自於匯兌損失對淨利的影響。
 - 關稅影響:原則上大部分轉嫁,僅有少數特案會與客戶個別討論分攤。
 - 匯損說明 (財務長補充):5 月份匯率急升 10%,估算對 4 至 6 月的營收造成約 6% 的影響,對毛利影響約 2%。7、8 月匯率已回穩,預期後續不會再造成重大困擾。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