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LLM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本摘要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需求,請查閱原始影音內容或公司官方公告。
1. 營運摘要
望隼科技總經理史安於本次法說會分享 2025 年第一季之營運成果與未來展望。公司第一季營收為 8.1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約 6 %。毛利率表現良好,達到 41 %,優於去年全年的 39 %。營業利益率為 29 %,稅後淨利率為 25 %。第一季每股盈餘 (EPS) 為 3.32 元,略低於去年同期(約 3.4 元),主要係因上市增資導致股本稀釋所致。
公司在 2025 年第一季的主要營運發展包括:
- 日本市場受惠於 第二代濾藍光 及 散光彩片 等新品上市,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37 %。
- 中國大陸市場因客戶於第一季初仍進行庫存去化,營收較去年同期衰退 20 %。然自三月起,尤其是美瞳片拉貨動能已顯著回升,預期第二季將有明顯成長。
- 台灣市場透過整合價值鏈及協助客戶進行品牌代運營,營收年成長達 18 %。
- 美國市場剛開始推廣細水膠產品,佔比仍低,但將逐步拓展。
- 竹南新總部暨工廠建置按計畫進行,預計明年完工。
- 規劃於中國廠擴增兩條彩片生產線(增加 320 萬片/月產能),預計於今年雙十一前貢獻產能。
展望未來,公司預期第二季營收將優於第一季,並逐季成長。總經理預期 2025 年全年營收將維持 雙位數成長。長期而言 (未來四年),公司複合年營收成長率目標為 10-20 %。然而,近期新台幣升值對以美元計價為主的報價產品毛利率造成壓力,可能影響獲利表現,但預期不影響相對競爭力。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望隼科技主要從事隱形眼鏡之研發、製造與銷售,以 代工 (OEM/ODM) 為主要業務模式。
- 核心業務:隱形眼鏡製造與銷售。
- 主要市場:日本、中國大陸、台灣、美國。
- 產品組合 (2025Q1 營收佔比):
- 一般白片:約 48 %
- 美瞳片 (彩片):約 50 %
- 功能性鏡片 (如散光片):約 2 %
- 近期業務發展與策略:
- 日本市場:持續以差異化產品擴大市佔,第一季成長主要來自現有客戶的新品鋪貨 (二代藍光、散光彩片)。預計第二季有新客戶貢獻。
- 中國大陸市場:強調 短鏈供應 (在地供應) 優勢,以快速反應市場變化及客戶需求 (尤其美瞳片花紋)。儘管第一季衰退,但看好彩片需求強勁帶動第二季及下半年成長。新產品方面,細水膠美瞳片已於三月取證,預計下半年開始出貨;亦將推出半年拋美瞳。
- 台灣市場:積極耕耘本土市場,透過轉投資公司協助客戶進行品牌代運營,整合價值鏈,增加產品出海口。希望逐步提升台灣市場營收佔比。
- 美國市場:剛進入市場,目前以細水膠日拋產品為主。目標是逐步完備產品線 (日拋、月拋、散光等),並拓展視光體系通路。此市場拓展較慢但毛利相對較好。
- 新市場探索:開始關注歐洲及東南亞市場,目前仍在客戶接觸階段,預計需一至兩年耕耘期。
3. 財務表現
以下為望隼科技之主要財務數據摘要:
- 營收:
- 2024 年 (全年):約 30 億元
- 2025 年第一季:8.1 億元 (較去年同期成長 6 %)
- 毛利率:
- 2024 年 (全年):39 %
- 2025 年第一季:41 %
- 營業利益率:
- 2024 年 (全年):30 %
- 2025 年第一季:29 %
- 稅後淨利率:
- 2025 年第一季:25 %
- 每股盈餘 (EPS):
- 2024 年 (全年):11.8 元
- 2025 年第一季:3.32 元 (略低於去年同期約 3.4 元)
-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 2024 年 (全年):25 %
- 2025 年第一季:約 20 % (受上市增資稀釋影響)
- 財務表現驅動因素與挑戰:
- 第一季毛利率提升:主要受惠於整體稼動率提升 (尤其台灣廠服務日本訂單稼動率高) 產生經濟規模效益,以及推出較高毛利的新產品 (二代藍光、散光彩片) 有效抵銷了對客戶的部分降價影響。
- 費用增加:第一季管銷費用較高,主要由於轉投資公司 (台灣、美國) 的管銷費用合併入帳所致。
- 匯率波動影響:新台幣近期對美元強勢升值 (從 33 升至 30),對以美元報價佔比約一半的營收造成壓力,可能侵蝕毛利率及獲利絕對值。公司認為這影響為台灣同業普遍面臨的問題,不影響相對競爭力。
- 關稅影響:目前美國市場佔比低 (約 1 %),關稅影響不大,未來將視政府談判結果再評估因應對策。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全球隱形眼鏡市場:整體市場穩健成長,2024 年全球市場規模約 100 多億美元,年成長率約 7 % (北美 5.6 %、歐洲 3-4 %、日本 6-7 %)。
- 中國線上市場:持續成長,2024 年線上三大平台成長 13 % (抖音成長 108 %,天貓/京東衰退)。2025 年第一季線上市場成長 9 % (抖音成長 64 %,京東衰退 11 %,天貓衰退 4 %)。預計 2025 年全年中國線上市場仍有約 10 % 的雙位數成長。
- 中國市場結構變化:新銳品牌快速崛起,線上佔比已達 47 %。銷售模式從傳統電商轉向抖音直播帶貨,有利於美瞳片銷售 (因花紋差異化易行銷)。美瞳片需求強勁,透片需求相對疲軟 (上半年仍在去化庫存)。
- 日本市場:穩健成長,對差異化產品需求高。
- 重點產品發展:
- 日本市場:成功推出 第二代濾藍光鏡片 及 散光彩片,帶動第一季營收大幅成長。
- 中國大陸市場:
- 細水膠美瞳片:已於三月取得證照,目前進行客戶打樣,預計 下半年 (約七月) 開始量產出貨。
- 半年拋美瞳:亦為今年新推產品。
- 美國市場:開始銷售 細水膠日拋 產品。
- 產品組合策略:持續開發高附加價值產品,如細水膠、散光、功能性鏡片,以提升毛利率及市場競爭力。
- 合作夥伴與策略聯盟:
- 台灣市場:透過轉投資公司,協助客戶進行品牌代運營,將在日本或大陸市場銷售良好的花紋產品引入台灣市場銷售,利用既有生產線增加出海口。此模式對公司而言,毛利因包含工廠利潤及代運營利潤,不會較差。
- 美國市場:逐步與視光中心合作拓展通路,透過自有產品銷售建立品牌認知度,期望未來能爭取代工訂單。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策略:
- 市場分散: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積極拓展台灣、美國市場,並評估歐洲、東南亞機會。
- 價值鏈整合:在台灣市場嘗試品牌代運營,從單純代工跨足部分下游業務,增加營收來源與市場掌握度。
- 產品差異化與創新:持續研發高階產品,如細水膠、散光、功能性鏡片,滿足不同市場需求。
- 產能擴充:配合市場需求,持續擴充產能,尤其看好中國彩片市場需求,已規劃新增產線。
- 競爭優勢:
- 中國短鏈供應:子公司視準在中國在地生產,具備快速打樣、少量多樣及快速反應市場變化的能力,特別適合中國快速變化的美瞳片市場,是重要競爭優勢。
- 產品研發能力:能開發並量產具差異化及功能性的產品 (如二代藍光、散光、細水膠)。
- 多市場佈局:透過在不同市場的耕耘,分散營運風險。
- 風險與因應:
- 匯率風險:新台幣升值侵蝕獲利。公司認為此為產業普遍現象,不影響相對競爭力;長期影響需觀察匯率走勢。
- 中國市場波動:透片庫存去化慢,彩片需求變化快。因應措施包括在地短鏈快速反應,以及分散市場風險。
- 新市場拓展成本與速度:台灣、美國市場拓展需要投入費用,且美國市場進入視光體系速度較慢。公司會控制費用,並希望轉投資事業體盡快達成損益平衡 (台灣較快,美國約需 1-2 年)。雖然前期投入費用,但長期目標是爭取更大營收貢獻 (尤其美國代工訂單)。
6. 展望與指引
- 營收展望:
- 預期 2025 年第二季營收將優於第一季。
- 預期 2025 年下半年營收將優於上半年。
- 預期 2025 年全年營收將實現 雙位數成長。
- 長期 (未來四年) 複合年營收成長率目標為 10-20 %。
- 產能規劃:
- 2025 年底月產能預計超過 5,700 萬片。
- 中國廠預計新增 兩條彩片線,增加月產能 320 萬片,預計於 2025 年雙十一前貢獻。
- 成長機會:
- 日本市場新品持續放量及新客戶加入。
- 中國市場美瞳片需求強勁及細水膠美瞳新品推出。
- 台灣市場透過價值鏈整合提升佔比。
- 美國市場逐步拓展。
- 潛在風險:
- 新台幣持續強勢升值可能影響全年毛利率表現。
- 中國透片市場復甦速度慢於預期。
- 新市場拓展速度及效益不如預期。
7. Q&A 重點
- Q: 可否拆分今年中國、日本及其他市場的展望?A: 中國市場我指的是整個線上市場預估成長約 10 %。我們公司自身因第一季衰退,全年中國市場預估為各位數成長。日本市場表現不錯,全年一定是雙位數成長。整體公司營收加總起來,預計全年會是雙位數成長。
- Q: 第一季毛利率表現不錯的原因?第二、三、四季怎麼看?關稅與匯率波動的應對措施及敏感性分析?A: 第一季毛利好是因為營收上來,稼動率高 (尤其台灣廠出日本訂單),產生經濟規模。新品 (閃光彩、二代藍光) 毛利比一般產品高 1-3 %,抵銷了對客戶的部分降價影響。往後看,第二季確定比第一季好,應會逐步往上。影響未來較大的是匯率,新台幣從 33 升到 30 影響很大。這會侵蝕獲利,但因同業普遍面臨,不影響競爭力。目前約一半報價是美金,中國市場人民幣報價,一般可自然避險,但近期台幣對美金升值幅度較大。關稅影響目前不大,美國佔比僅約 1 %,具體影響需待政府談判結果。
- Q: 中國市場第一季年衰退 20 %,為何預期全年可達各位數成長?是否看到新訂單或客戶?A: 我說的 10 % 成長是指整個中國線上市場。我們公司第一季衰退,但整年度預期維持各位數成長,主要是看到四月後美瞳需求強勁。目前第二季稼動率已超過九成。市場需求在美瞳部分確實強勁。第一季衰退是因為我們去年透片銷售比較多,而目前客戶在去化透片庫存。但第二季美瞳訂單不錯,所以整年度應該維持成長。
- Q: 今年細水膠產品的成長性對比去年?去年及今年營收佔比?A: 去年細水膠佔營收約 2 %。今年估計約 3-5 %。拓展速度比預期慢一點,主要是中國市場上半年透片疲軟,需求主要在彩片,而美瞳片打樣需要時間。估計今年佔比會比去年高,在 3-5 % 之間。
- Q: 中國四五月接單的彩片是細水膠嗎?細水膠彩片三月取證後何時量產?A: 四五月接單的彩片不全是細水膠。細水膠彩片目前正在打樣,定板後預計下半年開始量產出貨,應趕不上 618 檔期,可能約七月開始出貨 (台灣已開始出貨)。
- Q: 日本第一季大幅成長來自新品,是否有新的大客戶?A: 日本第一季成長主要來自現有客戶的新品項鋪貨。今年日本及中國市場都有新客戶加入,日本新客戶預計第二季貢獻營收。
- Q: 第一季費用較高的原因?A: 主要因轉投資公司 (台灣、美國) 的管銷費用合併入帳,導致整體管銷費用稍高。
- Q: 台灣市場將加強力道,如何進行價值鏈整合?在成熟的台灣市場競爭力何在?A: 過往較著重代工 (日本、大陸),台灣著墨少。去年大陸市況不佳,開始分散市場,台灣是 Home Market,希望加大份額。透過轉投資公司,將日本或大陸賣得好的花紋產品在台灣銷售,協助客戶代運營品牌 (美妝店、眼鏡店等)。對工廠而言是同樣品項擴大出海口,且無前期打樣成本。這是整合供應鏈項目之一。我們代工出身不熟悉品牌操作,透過投資團隊執行,以拉高台灣市場佔比。第一季台灣營收已開始看到初步成效。
- Q: 以目前台幣對美元約 30 的水準,全年毛利率能否維持第一季水準?A: 如果台幣從 33 跌到 30,毛利率要維持第一季水準可能有點困難,影響蠻大。目前看起來不容易。這影響絕對值,但不影響同業間競爭力。
- Q: 這樣的匯率下,今年營收還能維持逐季成長趨勢嗎?A: 目前預計是。能見度高的是第二季,第三、四季需邊走邊看,但整體預估應是往上成長,至少第三、四季應比第一季好。
- Q: 台灣市場價值鏈整合是將日本或中國代工客戶品牌引進台灣銷售嗎?A: 對,是協助客戶做品牌操作並在台灣銷售。
- Q: 這樣做是否能提升稼動率/營收,但利潤率差異大嗎?A: 因為台灣營收會合併報表,對我們而言毛利不會比較差,會包含工廠利潤加上代操作利潤。
- Q: 成本端是否有外幣計價採購?佔比多少?A: 有部分,但大部分是台幣。部分原物料 (化學藥品等) 從日本或美國進口會是美金計價,但佔比不高。
- Q: 第二季開始彩片接單需求好,是否代表沒有降價需求了?A: 降價已在第一季執行完畢 (三月執行完),可能有些遞延效應到四月,但整年度的價格降價已執行完畢。
- Q: 現在大陸市場透片跟彩片佔比?A: 以市場整體而言,大陸彩透佔比約 7:3,與其他市場 (如日本透片佔七成) 相反。這與銷售模式轉向抖音直播帶貨有關,有利於彩片行銷。望隼自身過往彩透營收約一半一半,但大陸市場前一兩年透片做得不錯,比例較高,今年第一季透片營收有下滑。
- Q: 日本市場毛利是否仍高於中國?日本成長較快是否能抵銷負面影響?A: 日本毛利仍比中國好。第一季毛利不錯與日本佔比提高有關,該部分價格較好。往後若日本高毛利產品佔比提升,當然有助於毛利率,但匯率影響可能部分抵銷。全年毛利率難以預估,主要看匯率走勢。
- Q: 2021-2024 年營收年平均成長率?未來四年合理成長率預估?A: 2021-2024 年營收年平均成長率約 28 %。未來四年複合年成長率預估約在 10-20 % 之間。這是較穩健的估算。若能在大市場抓到大客戶,成長速度有機會更快 (如過去中國市場爆發時)。
- Q: 台灣及美國是增加費用拓展市場嗎?投資人如何衡量未來成長可能性?A: 是的,開始增加費用去拓展。台灣這邊營運狀況不錯,個體應可很快停止虧損。美國可能需 1-2 年時間。我們會控制費用,預估每月虧損應在百萬等級,不會很多。希望各事業體盡快找到損益平衡點。目前美國剛開始拓展,還看不準能貢獻多大營收,第一步是先走到平衡點 (約 1-2 年)。美國市場需透過視光體系,拓展慢但毛利好。透過自有產品進入市場,建立品牌認知,期望未來能接到代工大單,這才是主要營收來源。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