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LLM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本摘要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需求,請查閱原始影音內容或公司官方公告。
1. 營運摘要
- 2025Q1 營運表現:2025Q1 合併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 71%,但季減 19%。營收波動主要受最大客戶比亞迪拉貨節奏影響。去年同期因舊車款需求下降及庫存調整,基期較低;而 2025Q1 則因季節性因素及農曆春節影響,出貨量較 2024Q4 高峰下滑。
- 獲利狀況:因高壓充氣鋼瓶業務稼動率不足,導致整體產生營業毛損。雖然氣體發生器業務毛利為正,但不足以彌補鋼瓶業務的虧損。2025Q1 稅後淨損為 8,100 萬元,每股虧損 0.37 元。
- 未來展望:公司正處於轉型期,策略核心為穩定既有產品銷售,並以核心技術為基礎,積極開發新產品與新市場。目標是透過活化閒置產能、拓展非車用及醫材等高利潤領域,改善產品組合以提升公司獲利能力。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公司主要業務分為兩大板塊:高壓充氣鋼瓶與車用氣體發生器。
- 產品組合變化 (2025Q1):
- 氣體發生器:受惠於比亞迪拉貨動能,銷售金額年增 163%,佔合併營收比重攀升至 70%。
- 高壓充氣鋼瓶:持續受景氣疲弱與低價競爭影響,銷售金額年減 4%,營收佔比下降至 28%。
- 其他產品:主要為奶油瓶組,出貨量較同期增加。
3. 財務表現
- 關鍵指標 (2025Q1):
- 合併營收:年增 71%,季減 19%。2024Q1 營收為 1.8 億元。
- 營業毛損:主因為高壓鋼瓶產線稼動率不足。
- 營業費用:較去年同期及上一季增加,主因是認列現金增資的員工酬勞成本。
- 營業外收入:淨收入高於去年同期及上季,主要來自於兌換利益及銀行借款減少。
- 稅後淨損:8,100 萬元。
- 每股虧損 (EPS):-0.37 元。
- 資產負債狀況 (截至 2025/03/31):
- 總資產:約 71 億元,與去年底相當。
- 總負債:約 27 億元,因持續償還銀行借款而下降。
- 股東權益:因 3 月辦理現金增資而增至 45 億元。
- 每股淨值:因營運虧損,下降至 19.15 元。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高壓充氣鋼瓶:
- 產品優化:將 8 克鋼瓶升級為 8.5 克,提升奶油發泡效益與氣泡水口感,以品質爭取客戶認同。
- 產能活化與市場多元化:積極爭取沖壓、電鍍、烤漆等代工業務,以提升閒置產能稼動率。為降低對 N2O(發泡奶油用)鋼瓶的依賴,公司正積極開發 CO2(空氣槍)、N2(氮氣咖啡)、救生及美容用氣體鋼瓶,並規劃廚下型氣泡水模組。
- 新領域:醫材:已開發「氣動噴灑止血器」,正與雙和醫院及合作夥伴進行後續測試與認證。
- 氣體發生器:
- 市場策略轉移:由於汽車零組件市場競爭激烈、利潤較差,公司將加強開發穿戴式防護裝置領域的客戶。此類產品雖然訂單規模較小,但價格與利潤遠優於車用產品。
- 產品開發:持續提升長時壓產品品質,並朝輕量化設計優化,以滿足穿戴裝置的舒適度需求。
- 新業務拓展:
- 憑藉高壓氣體充填與精密製造的核心技術,已跨入應用於熱泵與冷鏈系統的精密閥件。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計畫:
- 穩定核心:透過產品優化與提升品質,穩固既有產品的銷售基礎。
- 多元發展:以核心技術為基礎,開發新產品(如精密閥件、醫材),進入新市場(如穿戴裝置、非 N2O 鋼瓶應用),以分散產業集中風險。
- 提升獲利:改變產品組合,目標是盡快提升穿戴式防護裝置等高毛利產品的出貨量,改善整體獲利結構。
- 競爭優勢:
- 擁有高壓氣體充填與精密製造的關鍵技術。
- 產線具備靈活性,可調整以爭取少量多樣的穿戴裝置訂單。
- 風險與應對:
- 市場風險:面臨消費疲弱、同業削價競爭、關稅不確定性及臺幣升值等經營壓力。
- 應對措施:透過產品升級、品質提升來維持客戶關係,並積極拓展高附加價值的新興市場以抵銷價格壓力。
6. 展望與指引
- 短期挑戰:臺幣升值對毛利率及匯兌損益造成顯著衝擊,預期 2025Q2 的匯損金額不小。
- 成長機會:
- 美國客戶因關稅問題前來詢價,若關稅政策明朗化,有機會迎來轉單。
- 穿戴式防護裝置市場的利潤較佳,為未來主要成長動能之一。
- 醫材產品「氣動噴灑止血器」預計於 2026 年底取證,為長期發展奠定基礎。
- 總體目標:公司明確表示正處於轉型階段,短期營運仍有挑戰,但長期目標是透過調整產品組合與開拓新市場,逐步改善獲利能力。
7. Q&A 重點
- Q: 是否有客戶因關稅問題而轉單?A: 確實有美國客戶來詢價,包括一家空氣槍客戶近期已來訪廠。但因關稅政策尚不明朗,客戶仍在評估中,尚未有確定訂單。
- Q: 止血粉氣動噴槍預計何時可以出貨?A: 該產品為醫材,與雙和醫院、進得生醫合作開發,設計已完成。預計今年底由醫院進行測試,公司將採委託認證模式申請,目標於 2026 年底取得認證,之後才能出貨。
- Q: 臺幣升值對公司的影響?A: 衝擊很大。公司成本主要以臺幣支付(供應商多在臺灣),但收款以人民幣和美金為主。臺幣急升會直接影響毛利率,並因應收帳款評價產生較多的兌換損失。預期 2025Q2 的匯損金額不小。
- Q: 可轉換公司債 (CB) 明年 9 月到期,是否有新的籌資規劃?A: 公司規劃以銀行借款,搭配現金增資或發行新的可轉債 (CB)來籌措償還到期 CB 的資金。
- Q: 是否會實施庫藏股?A: 目前沒有計畫。公司正處於轉型期,需要充足的營運資金投入新產品開發與設備採購。未來會視需求再行評估。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