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LLM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本摘要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需求,請查閱原始影音內容或公司官方公告。
1. 營運摘要
- 整體營運:旭然國際(品牌 Filtra Fine)為台灣首家工業過濾設備公司,同時生產過濾耗材與硬體設備。總公司位於雲林斗六(設有兩廠分別生產設備與耗材),另有中國崑山廠及 2020 年建成的越南廠。目前資本額為 新台幣 4.23 億元,全球員工約 260 人。
- 2024 年營運回顧:相較於 2023 年,2024 全年營收成長約 15-16%。
- 2025Q1 表現:2025 年第一季營收較 2024 年同期減少約新台幣 2,000 萬元,主因為 2024 年第一季有一筆金額約 新台幣 2,000 餘萬元 的大型水處理專案,該專案毛利率相對較低,影響了同期比較基期。
- 策略發展:公司持續推動上下游垂直整合(掌握關鍵材料如熔噴布、高分子 PES 薄膜、PP 材料等)與橫向區域擴展(全球佈局)。
- 生產基地:台灣(雲林一廠、二廠)、中國(崑山)、越南(2020 年投產)。
- 銷售據點:新加坡子公司(2007 年成立,負責東南亞至大洋洲業務)、美國子公司(2010 年成立,負責北美及部分南美業務)、日本子公司(2018 年成立)。
- 未來展望:
- 美國市場:受惠於半導體廠擴建、AI 資料中心散熱需求及頁岩油氣開採政策,相關詢價增加,預計標案結果多於 2025Q3、Q4 揭曉,營收貢獻可能落在 2025Q4 或 2026 上半年。
- 歐洲市場:業務逐漸回溫,持續開發新客戶,食品飲料業為主要動能。
- 台灣市場:半導體及 AI 相關建廠、再生水及海水淡化等水資源建設需求持續。
- AI 資料中心:預期未來十年市場將有顯著成長,公司參與液冷散熱解決方案之產品開發。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工業用液體過濾(佔九成以上)及部分氣體過濾。公司強調客製化解決方案與應用面技術服務,協助客戶解決過濾問題。
- 產品組合:
- 過濾耗材:濾心、濾袋(主要營收及毛利來源)。
- 過濾設備:濾殼(不鏽鋼設備)、紫外線(UV)殺菌機台(2018-2019 年轉為自有品牌 Filtra Fine,用於水處理殺菌及 TOC 降解)。
- 過濾材料:前端材料(如越南廠生產之 PP 短纖,應用於汽車、衛材、土工布等)及中端材料(如針刺不織布、PP 線材,用於過濾產品)。
- 應用產業:
- 半導體與電子業:為台灣、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市場主力,應用於廠務端(RO 逆滲透、UPW 超純水、DI Water 去離子水、PCW 製程冷卻水)及製程端過濾。
- 食品飲料業:東南亞及歐洲市場比重較高(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啤酒廠)。
- 化學工業:東南亞及歐洲。
- 水資源處理:各國皆有需求,包含民生及工業用水、廢水回收、再生水。
- AI 資料中心:液冷散熱解決方案。
- 石化工業:美國市場因政策帶動需求回溫。
- 電力公司:製程冷卻水應用。
- 主要客戶:涵蓋飲料業(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半導體業(台積電及其供應鏈如日月光、矽品、中美晶)、印刷電路板(台灣及日本客戶)、水處理工程公司(漢唐、亞翔、美國西門子、前奇異水處理、日商栗田工業 Kurita、Organo、德商 Exyte)。
3. 財務表現
- 關鍵指標:
- 2024 全年營收:年增 15-16% (相較 2023 年)。
- 2025Q1 營收:較 2024Q1 減少約 新台幣 2,000 萬元。主因為 2024Q1 有一大型水處理專案 (金額約 2,000 多萬元),墊高比較基期。
- 毛利率:耗材產品毛利率較高。2024Q1 因低毛利專案影響整體毛利率表現。
- 各地區營收佔比 (2025Q1 概況):
- 台灣:約 38%。
- 美國:約 22% (2024 全年平均約 25%)。公司自 2024Q4 起為美國市場積極備貨,以因應海運不穩及預期需求(如川普新政對頁岩油產業的影響)。美國子公司設有物流中心及小型後段加工能力。
- 歐洲:疫情前約 8-9%,疫情間下滑,自 2023 年底、2024 年起逐漸復甦。歐洲市場銷售全面採用歐元計價以規避匯率風險。
- 亞洲 (不含台灣):包含東南亞、日本、韓國、大洋洲。東南亞市場競爭激烈,但公司憑藉應用技術與客製化服務維持客戶黏著度。
- 股利政策:平均配發率超過六成。
- 2023 年度盈餘分配 (2024 年發放):股票股利 0.1 元 + 現金股利 新台幣 0.25 元。
- 2024 年度盈餘分配 (預計 2025 年發放):現金股利 新台幣 0.3 元。
- 資本額:新台幣 4.23 億元。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ESG 浪潮:帶動工廠水、電、氣的回收再利用需求,如廢水回收、製程水回收等。
- AI 資料中心:散熱需求龐大,從傳統製程冷卻水到新興的浸沒式冷卻液等,公司參與相關產品開發。市場預估未來 10 年將從百億美元成長至千億美元規模。
- 半導體先進製程:對超純水水質 (如 TOC 總有機碳含量) 要求日益嚴苛 (如 3 奈米、2 奈米製程要求 TOC < 1 PPB)。
- 美國製造業回流:半導體、AI 及頁岩油氣等產業帶動相關過濾需求。
- 供應鏈韌性:因應地緣政治(如中美貿易戰)及物流不確定性,進行多地生產佈局及庫存策略調整。
- 重點產品發展:
- UV 紫外線殺菌與 TOC 降解系統:自有品牌,強調高效能設計,能縮小設備體積並維持處理水量。TOC 降解設備可供應半導體產業達到低於 1 PPB 的水準。
- 客製化過濾解決方案:公司強項,針對新興行業(如 AI 散熱)或特殊需求,與客戶共同開發產品。
- 垂直整合材料開發:自有關鍵材料(熔噴布、PES 薄膜等)的研發與生產,有助於新產品開發及成本控制。
- 合作夥伴關係:
- 與大型工程公司(漢唐、亞翔)合作參與如台積電建廠案。
- 與國際水處理品牌(西門子、Kurita、Organo)及德國工程公司 Exyte(負責台積電德國廠)合作。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規劃:
- 深化垂直整合:從材料研發(熔噴不織布、PES 薄膜、PP 相關材料)到終端產品製造,提升自主性與創新能力。
- 拓展全球佈局:透過自有子公司(美、日、新加坡)及各國代理商(一國至多一至二家,專案除外)深耕在地市場。
- 多元生產基地:台灣、中國、越南三地工廠,分散風險並滿足區域需求。
- 競爭優勢:
- 全球在地服務網絡。
- 多區域生產與客製化能力:兼顧量產與少量多樣的客製化需求。
- 強大的研發與應用技術:專注於材料研發與製程應用,提供客戶解決方案。
- 高客戶黏著度:透過協助客戶解決問題及教育客戶全方位成本概念(初期投資 vs. 長期營運成本)建立長期夥伴關係。
- 風險與應對:
- 市場競爭:尤其在東南亞面臨中國大陸廠商的價格競爭,公司以品質、技術服務及客製化區隔市場。
- 匯率風險:歐洲市場採用歐元計價。
- 物流不確定性:針對美國市場採取提前備貨策略。
6. 展望與指引
- 各地區展望:
- 美國:成長動能強勁,主要來自 AI 資料中心散熱、半導體廠擴建(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英特爾、美光)以及頁岩油氣產業復甦。相關專案詢價已陸續出現,預計 2025Q3-Q4 陸續決標,營收貢獻將落在 2025Q4 至 2026 上半年。
- 歐洲:市場逐步回溫,食品飲料業為主要支撐,持續開發新客戶以提升市佔率。
- 台灣:半導體與 AI 產業建廠需求持續,加上政府推動的再生水、海水淡化(如澎湖海淡廠擴建)等水資源計畫,帶來穩定商機。
- 主要成長機會:
- AI 資料中心散熱市場的快速擴張。
- 半導體先進製程對高潔淨度流體(水、化學品)過濾的需求。
- 美國製造業回流及能源政策帶來的商機。
- 全球 ESG 趨勢下,水處理與回收再利用市場的增長。
- 潛在風險:
- 部分市場(尤其亞洲)的價格競爭依然激烈。
- 全球宏觀經濟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
- 國際物流成本與穩定性的波動。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