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LLM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本摘要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需求,請查閱原始影音內容或公司官方公告。
1. 營運摘要
健喬信元 2025 上半年營運表現穩健,合併營收達 30.6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17%。公司持續優化產品組合與成本結構,2025Q1 毛利率維持在 44% 的高檔水準,稅後淨利率提升至 10.7%,顯示獲利能力穩定增長。
主要營運亮點包括:
- 海外市場高速成長:香港與澳門市場延續強勁動能,上半年營收年增 40%。
- 高成長產品線:抗癌藥物、腸胃治療與中樞神經系統 (CNS) 產品線為上半年成長最快的領域,年增率分別達 67%、37% 與 11%。
- 新藥上市在即:預計於 2025 年底及 2026Q1 推出兩款新藥,分別用於治療子宮肌瘤與慢性便祕,有望成為新的成長引擎。
- 亞洲佈局:繼新加坡、菲律賓後,預計於 2025 年 9 月成立韓國子公司,持續深化亞洲市場佈局。
- 產能擴充:錠劑產能已倍增至 40 億錠,有助於降低單位生產成本,維持價格競爭力。
公司提出至 2030 年成為亞洲領導藥廠的長期目標,營收目標為 300 億元,並規劃透過併購、藥證收購及產能擴建等多重策略達成。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健喬集團為一整合型藥廠,旗下擁有六座 PIC/S GMP 認證工廠及多家子公司,業務涵蓋原料藥 (API)、藥品製劑、保健食品至通路銷售。
核心業務與子公司:
- 益得 (上櫃公司):專注於 MDI (定量噴霧吸入劑) 與鼻噴劑等高門檻劑型。
- 優良化學:主力為藥局通路產品與保健食品,旗下擁有「順儷藥局」連鎖通路 (目前 14 家)。
- 瑞安藥廠:2019 年併購,強化製劑產能。
- 七星化學:負責原料藥 (API) 生產。
- 海外通路:於香港、澳門、新加坡、菲律賓設有子公司,負責區域銷售與佈局。
產品組合 (2025 上半年營收佔比):
- 三大核心領域為呼吸道 (23%)、心血管 (23%)、泌尿科 (13%),合計貢獻約六成營收。
- 三大高成長領域為抗癌藥物 (YoY +67%)、腸胃治療 (YoY +37%)、中樞神經系統 (YoY +11%),顯示公司正朝向多元化與高價值產品發展。
銷售區域分佈:
- 臺灣市場為營收主力,佔比約 86%,上半年成長 15%。
- 海外市場以香港及澳門成長最為顯著,年增 40%。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市場亦有不錯的成長表現。
3. 財務表現
公司財務結構與獲利能力持續改善,營運現金流穩定,並處於淨現金狀態。
關鍵財務數據:
- 2025 上半年營收:30.6 億元,年增 17%。其中 6 月營收受子公司益得約 7,000 萬元授權金入帳影響,單月成長較高。
- 2025Q1 毛利率:44%,在藥價調整壓力下,透過產能擴充與成本控制維持穩定。
- 2025Q1 營業利益率:14%,自 2023Q1 以來持續成長,增加了近 4 個百分點。
- 2025Q1 稅後淨利率:10.7%,相較 2023Q1 的 6.3% 有顯著提升。
- 現金與負債:截至 2025Q1,集團帳上現金約 30.7 億元,淨負債對 EBITDA 比為 -0.47,顯示公司現金充裕,財務體質健康。
成長動能與挑戰:
- 動能:營收規模擴大、海外市場拓展、高毛利新產品線的成長,以及產能提升帶來的成本效益。
- 挑戰:健保藥價的常態性調整,公司透過擴大生產規模 (如導入 4,000 公升攪拌桶) 來降低單位成本以應對。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公司積極透過策略聯盟、藥證引進與自主研發,擴充產品線,並專注於具市場潛力的新藥。
即將上市新藥:
- Linzagolix (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新藥):與日本 Kissei 藥廠合作,為全球首款口服 GnRH 拮抗劑。相較傳統針劑,提供更方便、副作用更低的治療選擇。預計 2025 年底上市。
- 慢性便祕新藥 (Elobixibat):採用全新作用機轉 (膽汁酸再吸收抑制劑),可安全且長期使用。此藥物在臺灣進行了大規模臨床試驗,為國產新藥,預計 2026Q1 上市。
產品線規劃:
- 除了上述兩款新藥,公司規劃在 2026-2027 年陸續推出多款學名藥,涵蓋糖尿病、高血壓、思覺失調症、麻醉鎮定等領域,持續強化自身成長動能。
產能擴建:
- 公司錠劑產能已由 20 億錠倍增至 40 億錠,此舉不僅滿足自有產品需求,也為 CDMO/CMO 代工業務提供支持,尤其在發泡錠領域,健喬已是國內主要代工廠。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健喬的長期策略是從臺灣出發,逐步成為亞洲區域性的領導藥廠,並透過多元化成長策略實現目標。
長期計畫:
- 營收目標:設定 2030 年達到 300 億元年營收,作為進入亞洲級藥廠的門檻。
- 投資藍圖:規劃投入 210 億元資金,其中 90 億元用於收購具現金流的藥證,90 億元用於併購體質良好的藥廠,30 億元用於產能擴建。
成長策略:
- 策略聯盟:與海外當地優秀企業合作,拓展國際市場。
- 藥證授權 (In/Out-Licensing):積極引進臺灣或亞洲地區的藥證,同時也將自有產品授權至海外。
- 併購 (M&A):將併購視為快速成長的重要途徑,並持續尋找合適標的。
- 代工服務 (CMO/CDMO):利用擴充後的產能,承接國內外代工訂單。
競爭定位:
- 公司強調「立足臺灣 (Commit to Taiwan)」,視藥品為戰略物資,確保國內用藥安全與充足。
- 採取務實的擴張步驟,先深耕亞洲市場,再放眼全球,避免好高騖遠。
6. 展望與指引
公司對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並提出清晰的成長路徑圖與財務目標。
財務預期:在營收持續成長下,預估年度營運現金流入將超過 10 億元,為未來的擴張計畫提供穩定資金。
成長機會:
- 兩款即將上市的新藥將為婦科與腸胃科市場帶來新的治療選項與營收貢獻。
- 亞洲子公司的陸續建立與運營,將加速海外市場的滲透。
- 持續的併購與藥證收購將成為公司規模擴張的關鍵驅動力。
風險考量:股本因股票股利政策而持續膨脹,可能稀釋 EPS,公司表示將在保留現金以利成長與股東回報之間尋求平衡。
7. Q&A 重點
- Q1: 公司提出 210 億元的擴張計畫,但目前帳上現金約 30.7 億元,資金來源為何?A: 資金來源是多元的,並非一次性投入:
- 自有營運現金流:目前每年可產生約 8-9 億元現金流入,預期將超過 10 億元。至 2030 年,預計可累積 70-80 億元。
- 銀行融資:目前尚有 30-40 億元的銀行額度可動用。
- 投資標的自身現金流:收購的藥證與藥廠本身即能產生現金流,預估投資後可帶來約 50 億元的資金週轉效益。
- 市場籌資:未來若有大型投資案,不排除規劃新的籌資計畫。
- Q2: 公司股利政策偏重股票股利,導致股本膨脹稀釋 EPS,未來是否會改變?A: 公司已注意到此問題,並正在進行整體考量。目前股本預計在 2025 年底將增至 51 億元。過去採取股票股利是為了將現金留在公司,支持年複合成長率達 15% 的投資計畫。未來會尋求一個平衡點,兼顧股東回報與公司成長需求,可能會考慮能引進現金的籌資方式,以取代部分的股票股利。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