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貿聯-KY 於 2023 年第三季度的營運表現呈現穩定態勢。營收與上一季持平,但較去年同期高峰下滑 9%。儘管營收面臨挑戰,但排除存貨調整後,毛利率已連續多個季度恢復成長。營業費用連續五季穩定控制在約新台幣 21 億元。
2023Q3 的每股盈餘 (EPS) 為新台幣 4.54 元,季增 65%,但年減 40%。公司連續四季實現正的自由現金流,並優先償還負債,使負債資產比率逐步回歸歷史水平。
展望未來,考量全球宏觀經濟狀況及季節性因素(如農曆新年),公司對 2023Q4 及 2024Q1 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公司強調其多元化的業務組合(工業、車用、IT、電器)有助於在消費性市場放緩的下行週期中展現韌性。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貿聯-KY 透過「4×4 商業模式」在全球四大區域(北美、歐洲、東亞、東南亞)經營四大核心業務,以應對去全球化、脫碳及技術擴散等趨勢。
-
2024 前三季各業務營收佔比:
- 工業用:40%,為最大業務部門。
- 車用:24%,為第二大業務部門。
- IT 與數據通訊:20%。
- 電器:15%,為最小業務部門。
-
各業務部門營運表現 (2024 前三季 vs. 去年同期):
- 工業用:營收年減 3%。由於全球 PMI 放緩,對工廠自動化持保守看法;資本設備業務已見復甦,2023Q3 營收季增 12%;能源業務因工業儲能解決方案而強勁成長,展望樂觀。
- 車用:營收年增 7%。因高利率抑制消費需求,對電動車領域持保守態度。非電動車與充電業務相對樂觀,但充電業務佔比仍小。
- IT 與數據通訊:營收年減 28%。因主要客戶下修預期,對周邊設備業務展望謹慎,預期底部可能落在 2024 年中。對高效能運算 (HPC) 及資料中心相關業務保持樂觀,供應鏈已開始觸底回溫,並於 2023Q4 推出新產品,預計 2024 年將貢獻營收與毛利。
- 電器:營收年減 7%。經歷 Q2、Q3 強勁成長後,客戶需要時間消化庫存,因此展望轉為中立。
3. 財務表現
-
2023Q3 關鍵財務數據:
- 營收:新台幣 131.5 億元 (季對季持平,年減 9%)
- 毛利率:26.69%
- 營業利益率:10.75%
- 稅後淨利:新台幣 7.4 億元
- 每股盈餘 (EPS):新台幣 4.54 元 (季增 65%,年減 40%)
-
利潤與費用:
- 毛利率:2024 前三季毛利率為 24.70%,若排除 6.83 億元的庫存調整,則毛利率為 26.55%。公司透過優化產品組合,持續提升毛利率。
- 營業費用:已連續五個季度成功控制在約新台幣 21 億元。
- 業外支出:因成功的再融資,產生一筆 350 萬美元的一次性聯貸費用撇帳,影響了當季的非營運成本。
-
現金流與資產負債:
- 公司已連續四個季度實現正的自由現金流。
- 過去三季優先進行債務償還,負債資產比率正向歷史水平回落。
- 至 2023Q3,公司持有的現金已超過債務,並預期未來一年將進一步降低負債。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趨勢與機會:公司策略性地應對去全球化、脫碳與技術擴散等長期趨勢,並專注於工廠自動化、資本設備、高效能運算 (HPC)、電動車等具備長期動能的領域。
-
關鍵產品發展:
- 在 IT 與數據通訊部門,針對主要客戶的舊產品出貨量在 2023Q3 趨緩,但已於 2023Q4 開始推出新產品,預期在 2024 年對銷售與毛利率帶來正面貢獻,客戶訂單有望在未來幾季逐步回升。
- 在工業部門,能源儲存解決方案成為強勁的成長動力,公司對此領域保持樂觀。
-
客戶與供應鏈:
- IT 周邊設備:因主要客戶下調預期,展望轉趨謹慎。
- HPC/資料中心:下游供應鏈已開始觸底並恢復。
- 電器:客戶正在消化庫存,為年底假期與農曆新年的新產品做準備。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策略:
- 多元化經營:透過四大業務板塊與四大區域的全球佈局,打造在任何景氣循環下都能穩定成長的企業,降低對單一部門或單一客戶的依賴。
- 提升營運效率:任命新的營運長 (Florian),並持續實施新的制衡機制以改善運營,提升成本效益。
- 強化客戶夥伴關係:利用全球佈局協助客戶降低供應鏈風險,並共同開發下一代技術與產品。
-
競爭優勢:
- 全球化佈局:使公司在面對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終端市場放緩時,更具備營運韌性。
- 併購整合能力:透過指標性收購 (如 INBG、EABU) 與補強型收購,逐步實現營利增長,是公司獨特的競爭優勢。
-
資本配置:
- 健康的現金餘額將用於支持提前償還債務及潛在的併購機會。公司目標是透過去槓桿化來強化資產負債表。
6. 展望與指引
- 短期展望:公司對 2023Q4 及 2024Q1 的展望維持謹慎樂觀。2023 年 10 月至 11 月的合併營收略低於 Q3 的三分之二。2024Q1 將因農曆春節假期而減少工作天數。
-
各業務部門展望:
- 工業用:整體中立偏樂觀。能源業務(樂觀);工廠自動化與資本設備(中立);醫療(保守)。
- 車用:整體保守。非電動車與充電業務(樂觀);電動車與矽膠業務(保守)。
- IT 與數據通訊:整體中立。高效能運算 (HPC)(樂觀);周邊設備(保守)。
- 電器:整體中立。既有業務(中立);新領域(樂觀)。
- 未來機會:公司認為,多元化的業務組合使其在行業週期回升時,能有多個業務領域受益,展現更強的韌性與成長潛力。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