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群創光電於 2016 年 2 月 2 日舉行 2015 年第四季法人說明會。公司總結 2015 年全年營運表現尚可,但第四季因全球經濟趨緩及面板平均售價 (ASP) 下滑,營運轉為虧損,表現不如預期。
- 2015 全年財務表現: 全年合併營收為 3,641 億 元,毛利率 12.8%,稅後淨利 108 億 元,每股盈餘 (EPS) 為 1.09 元。全年資本支出為 245 億 元。
- 2015Q4 財務表現: 第四季合併營收 815 億 元,季減 8.2%。受產品平均售價下跌影響,毛利率降至 3.1%,本業轉為營業損失 29 億 元,稅後淨損 67 億 元,單季 EPS 為 -0.68 元。
-
2016Q1 營運展望: 預期第一季為傳統淡季,營運將持續面臨挑戰。
- 大尺寸面板: 出貨量預計季減約 10%,平均售價 (ASP) 季減高個位數百分比 (約 5-8%)。
- 中小尺寸面板: 出貨量預計季減 15-20%,平均售價 (ASP) 則預期持平。
- 2016 全年展望: 公司對 2016 年市場看法保守,認為全年充滿挑戰。市場供需平衡的關鍵在於電視面板的尺寸升級速度。公司將聚焦於成本控制、提升良率及組織效率,同時開發利基型產品,以維持核心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群創的核心業務為 TFT-LCD 面板的研發、製造與銷售,產品應用涵蓋電視、桌上型螢幕、可攜式電腦及手機與商用產品。
-
2015Q4 產品組合 (依應用別):
- 電視 (TV): 佔營收 52%,仍為最大宗。
- 手機及商用產品: 佔比持續提升至 25%。
- 可攜式電腦 (Portable PC): 佔 13%。
- 桌上型螢幕 (Desktop Monitor): 佔 10%。
-
2015Q4 產品組合 (依尺寸別):
- 40 吋以上: 營收佔比達 44%,顯示大尺寸化趨勢持續。
- 10 吋以下: 佔比為 22%。
- 其他尺寸合計佔
3. 財務表現
-
2015 全年度關鍵財務數據:
- 營業收入淨額: 3,641 億 元,年減 15.1%。
- 營業毛利: 466 億 元,毛利率 12.8%。
- 營業利益: 224 億 元,營業利益率 6.2%。
- 稅後淨利: 108 億 元,歸屬母公司淨利 108 億 元。
- 每股盈餘 (EPS): 1.09 元。
- EBITDA: 760 億 元,EBITDA 利潤率 20.9%。
-
2015Q4 關鍵財務數據:
- 營業收入淨額: 815 億 元,季減 8.2%。
- 營業毛利: 25 億 元,毛利率 3.1%。
- 營業損失: 29 億 元。
- 稅後淨損: 67 億 元,歸屬母公司淨損 67 億 元。
- 每股虧損 (EPS): -0.68 元。
- EBITDA: 96 億 元,EBITDA 利潤率 11.8%。
-
財務結構與資本支出:
- 截至 2015 年底,現金及約當現金為 490 億 元,負債權益比為 26%,淨負債比為 5%,財務結構維持健全。
- 2015Q4 資本支出為 99 億 元,折舊與攤銷為 125 億 元。
- 2016 年資本支出預算為 350 億 元,預計全年折舊與攤銷金額約 400 億 元。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
- 電視: 全球出貨量預估持平或微幅成長,但尺寸升級是去化產能的關鍵。若平均尺寸增加 1.5 吋,將帶動約 7% 的面積需求成長。
- 顯示器: 2016 年衰退幅度預計將從 2015 年的 10% 減緩至 3%,尺寸持續朝 22 吋以上 升級。
- 筆記型電腦: 因可拆卸式 (detachable) 機種增加,整體出貨量可能微幅成長。
- 智慧型手機: 成長率雖從雙位數放緩至 8-9%,但仍是所有應用中成長最快的領域。
-
產品技術發展:
- 4K 電視: 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預估全球出貨量將從 2015 年的 3,000-3,100 萬片成長至 2016 年的 5,000 萬 片以上。群創在 50 吋以上 產品的 4K 滲透率已超過 40%,預計 2016Q1 將超過 50%。
- 高階電視技術: 未來電視發展趨勢將朝向窄邊框 (Narrow Bezel)、無邊框、薄型化及廣色域 (WCG) 發展,這需要導入 Gate on Panel (GOP) 等技術。
- IGZO 技術: 公司已長期投入研發,預計 2016 年將推出應用於平板、筆電或顯示器等中尺寸產品,主打省電與高解析度優勢。
- OLED 技術: 公司承認 OLED 在未來中小尺寸高階應用將扮演重要角色,內部一直有團隊在進行研發,並已產出軟性基板樣品。因應客戶需求,將加速開發進程。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路竹 6 代 LTPS 廠:
- 此廠為與鴻海合作案,設備投資主要由鴻海負責,鴻海擁有產能權利,群創角色類似代工 (OEM)。
- 設備已於 2015 年 7-8 月進機,預計 2016Q1 完成產線優化,2016Q2 進入量產。
- 因群創在此廠投資金額不高,未來財報認列的虧損影響有限。
-
高雄 8.6 代廠:
- 為 2016 年資本支出的主要投入項目,預計於 2016 年下半年開始投產。
- 初期將用於支援現有 7.5 代廠產能不足的 50 吋及 58 吋產品,未來也將規劃推出新尺寸產品。
- 新廠將導入 IGZO 及薄玻璃等新技術。
-
競爭策略:
- 面對 2016 年的挑戰,公司將強化成本控制、提升良率與生產效率。
- 持續開發利基型產品如車用、醫療用面板,但短期營運重點仍是確保電視、筆電、顯示器等大宗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6. 展望與指引
-
2016Q1 財務指引:
- 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季減約 10%。
- 大尺寸面板 ASP 季減高個位數百分比 (5-8%)。
- 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季減 15-20%。
- 中小尺寸面板 ASP 持平。
-
2016 全年展望:
- 資本支出: 預算為 350 億 元。
- 折舊與攤銷: 預估全年為 400 億 元,其中第一季約為 120 億 元。
- 市場看法: 整體市場保守看待,供需狀況高度取決於電視尺寸升級速度。若上半年市況不佳,下半年有機會好轉。
7. Q&A 重點
-
Q: 與鴻海在路竹廠的合作模式為何?對群創的財務影響?
A: 路竹 6 代 LTPS 廠的設備主要由鴻海投資,鴻海擁有產能,群創負責協助製造,類似代工模式。由於群創的投資金額不高,未來財報認列的虧損金額不會太大。該廠預計 2016Q2 量產。
-
Q: 2016Q1 及全年的產能利用率展望?4K 電視的滲透率及策略?
A: 公司不提供未來的產能利用率預測。4K 電視滲透率持續成長,預估 2016 年全球出貨量將超過 5,000 萬片。群創高階電視策略除了 4K,也將專注於窄邊框、薄型化等外觀設計趨勢。
-
Q: 群創與中國同業的技術差距?OLED 的發展規劃?
A: 技術差距難以量化,因為技術持續進步。中國同業目前主力在 32 吋與 55 吋產品,價格策略積極。群創認為 OLED 在中小尺寸應用是未來趨勢,公司內部一直有團隊在研發,並將加速開發腳步。
-
Q: 第四季營業外費用的組成?
A: 主要來自資產處分與反托拉斯相關費用,此為內部機密資訊,不便揭露具體數字,但未來金額將趨於穩定。
-
Q: 2016 年資本支出的規劃?IGZO 技術的進展?
A: 2016 年資本支出預算為 350 億元,主要用於 8.6 代廠及技術升級、自動化。IGZO 技術已開發多時,預計 2016 年會推出應用於中尺寸(筆電、顯示器)的相關產品,主打省電優勢。
-
Q: 第四季毛利率大幅下滑的原因?是否有一次性庫存打消?
A: 毛利率下滑主因是產品平均售價 (ASP) 下跌,特別是佔比較高的電視面板。並無一次性的庫存打消損失。
-
Q: 新的 8.6 代廠是否有規劃新尺寸或導入新技術?
A: 8.6 代廠初期將支援現有 50 吋及 58 吋產品的產能,未來會推出新尺寸。技術上將會導入 IGZO 與薄玻璃技術,但不會導入 LTPS。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