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 2024Q2 營運表現:創意電子 2015 年第二季合併營收為 新台幣 19.48 億元,季增 12%。稅後純益為 8,900 萬元,季減 20%,每股盈餘 (EPS) 為 0.66 元。毛利率受產品組合影響,由第一季的 30% 下滑至 26%。
-
主要業務進展:
- 40 奈米 Turnkey 業務顯著成長:受惠於日本客戶 4K TV 相關新產品量產,且出貨量優于預期,帶動 40 奈米 Turnkey 營收比重提升。
- 先進製程開發:成功驗證第二個 16 奈米 IP (USB 3.1 PHY),並計畫於 2015 年 9 月 tape-out 首個 10 奈米 LPDDR 測試晶片。
-
2015 年展望:
- 公司維持 2015 全年營收、獲利及毛利率均將優於 2014 年 的看法。
- 下半年將優於上半年,但成長幅度可能不如年初預期的 40:60 比例,主因是比特幣相關專案減少及部分 28 奈米專案遞延。
- 第三季營收、獲利及毛利率預期將較第二季成長。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創意電子為 ASIC 設計服務領導廠商,主要業務分為委託設計 (NRE) 與 ASIC 及晶圓產品 (Turnkey)。
-
2024Q2 業務組合分析:
- 依業務類型:NRE 營收為 3.79 億元 (佔 19.5%),Turnkey 營收為 13.62 億元 (佔 70%)。NRE 佔比下降是第二季毛利率下滑的主因之一。
-
依製程技術:
- 總營收:40 奈米因新產品量產,比重由第一季的 25% 大幅提升至 35%,成為最大宗。
- NRE 營收:仍以 28 奈米 為主力,佔比 49%。16 奈米測試晶片相關營收佔比為 8%。
- 依應用領域:受惠於 4K TV 產品,消費性電子產品 營收佔比從第一季的 40% 顯著提升至 53%。
- 依地區:因 4K TV 客戶位於日本,日本地區 營收佔比由 17% 成長至 23%。
3. 財務表現
-
2024Q2 關鍵財務數據:
- 營業收入:19.48 億元,季增 12%,年增 12%。
- 營業毛利:5.06 億元,毛利率為 26.0%。毛利率較上季的 30.0% 下滑 4 個百分點,主要原因為:(1) 毛利較高的 NRE 業務營收佔比下降;(2) 第二季認列的 NRE 多為毛利較低的後段 (ship-out) 服務。
- 營業費用:研發費用因人員增加及薪資結構調整,季增 8% 至 2.88 億元。
- 營業淨利:9,800 萬元,季減 27%,營業利益率為 5.0%。
- 稅後純益:8,900 萬元,季減 20%。
- EPS:0.66 元,低於第一季的 0.83 元。
-
2024 前二季 累計財務表現:
- 營業收入:36.8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8%。
- 營業毛利:10.26 億元,毛利率為 27.9%,優於過去幾年同期水準。
- 稅後純益:2 億元。
- EPS:1.49 元。
- 其他財務事項:第二季「其他」營收達 2.07 億元,顯著成長,主因是某客戶以 MPW (多專案晶圓) 方式進行小批量生產,此為一次性特殊情況,預期未來不會成為常態。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先進製程進展:
- 16 奈米:成功驗證第二個 16 奈米 IP (USB 3.1 PHY),預計下半年將開始認列來自客戶專案的 16 奈米 NRE 及 IP 營收,應用包含伺服器相關產品。
- 10 奈米:計畫於 2015 年 9 月 進行第一個 10 奈米測試晶片的 tape-out,該晶片將採用 LPDDR 作為技術驗證 IP。
-
Turnkey 產品動態:
-
成長動能:
- 4K TV:日本客戶的 40 奈米產品已在第二季放量,且需求優於預期,預計將持續至 2016 年。
- NAND Flash 控制器 (UFS):新產品將於下半年開始量產。
- 3D 景深相機:新產品將於下半年開始量產。
- SSD 控制器:今年有多個 28 奈米 SSD 相關專案 tape-out,預期明年將陸續進入量產。
-
衰退或遞延項目:
- 比特幣:市場狀況持續不佳,相關新案已減少或取消。
- 智慧電網:因客戶端軟體問題,量產時程仍未確定。
- 遊戲機 (Gaming):相關產品已進入生命週期末期 (End-of-life),下半年貢獻將微乎其微。
-
成長動能: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發展策略:公司持續投入先進製程的 IP 開發,以鞏固在 16 奈米及未來 10 奈米市場的技術領導地位。同時,透過多元化的 Turnkey 產品組合,確保穩定的量產營收來源。
- 營運挑戰:隨著設計案轉向先進製程,單一專案的 NRE 金額提高,但 tape-out 數量減少。此趨勢可能導致 NRE 營收認列更集中於特定季度,造成單季營收與毛利率的波動性增加。
- 競爭定位:公司憑藉與台積電的緊密合作關係,專注於提供高階、複雜的 ASIC 設計服務。內部開發的通用型 IP (如 USB 3.1 EMS PHY) 可授權給不同客戶,增加產品應用的靈活性並創造潛在的 IP 營收機會。
6. 展望與指引
- 2024Q3 展望:預期營收、獲利及毛利率皆會優於第二季。營業費用預計將微幅增加。
- 2015 下半年展望:整體營運表現(營收、獲利、毛利率)將優於上半年。NRE 及 IP 營收比重預期將會提升,帶動毛利率改善。
-
2015 全年指引:
- 營收、獲利及毛利率預計將較 2014 年成長。
- 由於比特幣業務縮減及部分 28 奈米專案遞延,下半年成長力道雖仍在,但將不如年初預期的「上半年 40%、下半年 60%」的營收分佈。
-
未來成長機會:
- 16 奈米 NRE 與 IP:下半年將開始有客戶專案的實質營收貢獻。
- 新量產產品:4K TV、NAND Flash (UFS) 及 3D 相機將成為下半年的主要 Turnkey 成長動能。
- SSD:預計將成為 2016 年重要的量產貢獻來源。
7. Q&A 重點
-
Q: 關於第二季發表的 16 奈米 USB 3.1 PHY IP,是否有 NRE 或 IP 認列?未來的量產計畫為何?
A: 該 IP 是公司內部開發的測試晶片,用於技術驗證,因此沒有認列 NRE 營收。此 IP 為一個通用的 EMS PHY,支援 USB、PCIe 等多種協議,主要搭配台積電製程。未來的商業模式是客戶採用此 IP 進行產品設計,再由創意提供 Turnkey 服務。下半年將認列的 16 奈米營收主要來自先前已驗證的 LPDDR IP 授權,以及一個伺服器相關的客戶 NRE 專案。
-
Q: 第二季「其他」營收大幅成長的原因?未來是否會持續?
A: 該筆營收來自一個舊產品客戶的臨時性、小批量追單。由於重新製作光罩不符成本效益,客戶選擇繼續使用 MPW 光罩進行生產。這屬於一次性的特殊狀況,未來預期不會成為常態。
-
Q: 下半年的毛利率展望如何?NRE 專案何時能大量轉換為 Turnkey 營收?
A: 下半年的平均毛利率預期會比上半年 (平均約 28%) 更好,主要因為 NRE 和 IP 的營收比重將會增加。Turnkey 業務在下半年也會成長,動能來自 40 奈米 TV 新產品的持續放量,以及 NAND Flash、3D 相機等新產品導入。至於 NRE 轉換為 Turnkey,明年 SSD 相關產品會陸續進入量產,但具體的成長率預計要到第四季才會比較明朗。
-
Q: 請說明下半年 16 奈米營收的產品應用。
A: 第二季認列的 16 奈米營收仍屬於測試晶片。第三、四季將認列的營收來自兩部分:一個是客戶的 NRE 專案,應用於伺服器 (server related) 領域;另一個是 IP 授權營收,客戶將用於何種終端產品目前尚不清楚。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