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 2025Q2 營運創高,惟獲利受匯率影響:2025Q2 合併營收達 10.54 億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年增 33%,季增 14.1%。然而,受新台幣升值影響,稅後純益為 2.07 億元,年減 6.8%,季減 22.4%,單季 EPS 為 2.30 元。
- 下半年展望正向:公司維持下半年營收可較去年同期達成雙位數成長的預期,但成長幅度將較上半年趨緩。主要成長動能來自市佔率提升 (Share Gain) 及產品平均售價 (ASP) 增加。
- 越南廠進度順利:越南新廠預計於 2025 年 8 月底取得消防認證,並於 2025Q4 正式量產。目前試產線已在投產,初期將以自動化組裝為主,逐步導入注塑、沖壓、電鍍等製程。
- 新產品動能浮現:
- CAMM/CABB:板對板應用 (CABB) 已有兩個專案進入量產,客戶給出的訂單量約為現有 CAMM 的 10 倍,潛力可期。
- 微型沖壓件 (Metal Bar):應用於美系客戶筆電的新產品將於 2025Q4 開始放量,預計明年可為此產品線增加約 20% 的營收貢獻。
- Long-DIMM:新增一家美系 CSP 客戶 (G 客戶) 將於 9 月開始量產;現有客戶 Meta 新平台轉換,預計 Q4 出貨將有 100% 的成長。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優群科技(櫃:3217)專注於高頻高速連接器的設計與製造,採垂直整合模式,涵蓋模具開發、沖壓、電鍍、注塑至自動化組裝。主要應用於筆記型電腦、伺服器、智慧型手機等領域。
- 五大產品線:公司營收主要來自五大產品系列,包含 SO-DIMM、M.2、Long-DIMM、Type-C 及微型沖壓件 (Metal Bar)。
- 2025Q2 產品組合與表現:
- SO-DIMM:營收佔比 36%,年增 37%。DDR5 滲透率持續提升,2025Q2 數量佔比達 65%,營收佔比約 75%,有效拉升產品 ASP。
- M.2:營收佔比 29%,年增 31%。Gen5 及 1A 等新規格上半年佔比約 3%,預計明年在新機種導入下可提升至 30%,將顯著帶動 ASP 成長。
- Long-DIMM:營收佔比 11%,年增 50%,為五大系列中成長最強勁者。主要受惠於伺服器與桌上型電腦市場需求,其中桌機用 U-DIMM 佔比約三分之二,伺服器用 R-DIMM 佔三分之一。
- USB Type-C:營收佔比 10%,年增 14%,季增 27%,顯示需求已回溫轉正。
- 微型沖壓件 (Metal Bar):營收佔比 7%,年增 41%。主要應用於美系客戶手機,新機已於 6 月開始拉貨。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指標 (2025Q2):
- 營業收入:10.54 億元 (年增 33%,季增 14.1%)
- 營業毛利:5.07 億元 (年增 28.4%,季增 9.3%)
- 毛利率:48.15% (相較去年同期 49.87% 下滑 1.72 個百分點,相較前一季 50.25% 下滑 2.1 個百分點)
- 稅後純益:2.07 億元 (年減 6.8%,季減 22.4%)
- 每股盈餘 (EPS):2.30 元
- 關鍵財務指標 (2025 上半年度):
- 營業收入:19.77 億元 (年增 33%)
- 毛利率:49.13% (相較去年同期 48.07% 上升 1.06 個百分點)
- 營業費用率:17.2% (相較去年同期 21.0% 下降 3.8 個百分點)
- 每股盈餘 (EPS):5.26 元
- 財務表現驅動與挑戰:
- 驅動因素:營收成長主要來自 DDR5 世代轉換帶動的 ASP 提升,以及在筆電市場的市佔率增加。2025 上半年筆電市場總量僅成長 5-7%,而公司營收成長 33%,顯示其競爭優勢。
- 挑戰:毛利率與獲利受到新台幣升值侵蝕。公司指出,新台幣每升值 1%,對毛利率影響約 0.3-0.5 個百分點。2025Q2 毛利率下滑主因為匯率因素,但優化的產品組合部分抵銷了衝擊。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DDR 世代交替加速:
- SO-DIMM (筆電):DDR5 數量佔比預計年底達 80%。
- Long-DIMM (桌機/伺服器):DDR4 DIP 型產品預計下半年結束生命週期 (EOL),客戶加速轉向 DDR5,有利於 ASP 與毛利率。
- DDR6:已向 JEDEC 協會提交 Long-DIMM DDR6 樣品,為業界首家,預計 2027 年量產。筆電用的 DDR6 將採用 CAMM 架構。
- CAMM/CABB 應用擴展:
- 此架構不僅用於記憶體模組,也延伸至高頻板對板連接 (CABB),應用於 GPU 板連接等。
- 主要客戶如聯想 (Lenovo) 規劃明年高階機種將採用 CAMM 架構,預估相關機種數量達 430 萬台,將帶來百萬顆等級的連接器需求。戴爾 (Dell) 亦在規劃採用此架構的模組化產品。
- M.2 規格升級:
- Gen5 與 1A 等新規格預計明年佔比將達 30%,屆時平均 ASP 有望提升至少 50%。
- 微型沖壓件新應用:
- 除既有的美系手機應用外,已開發出用於美系客戶筆電的新產品,尺寸更小 (達 01005 等級),單價較高,預計 Q4 開始量產,明年可望為此產品線增加 20% 營收。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計畫:
- 全球佈局 (China +1):越南廠將於 2025Q4 投產,滿足客戶分散風險的需求,並拓展東協市場。
- 技術領先:持續參與 JEDEC 及 Intel 等產業標準制定,在 DDR6、CAMM 等次世代產品中取得先機。
- 自動化與製程深化:憑藉自主開發的自動化設備與製程能力 (如 01005 微型沖壓件的包裝機),應對產品複雜化與微型化趨勢。
- 競爭定位:
- 大量生產的信賴度:以高度自動化、穩定的品質與可靠的交期,贏得客戶信賴,即使在客戶要求供應商多元化的策略下,仍能取得超過 50% 的高市佔率。
- 客戶認可:連續 7 年獲 HP 評為「No.1 策略供應商」,並獲緯創 (Wistron) 等客戶品質獎項。
6. 展望與指引
- 營收展望:維持 2025 下半年年增雙位數的預期。成長動能來自 DDR5 轉換、M.2 新規格、Long-DIMM 新客戶與新平台、以及微型沖壓件新應用。
- 毛利率指引:預期 2025 下半年毛利率約在 50% 左右,雖可能略低於去年同期的 51% 多,但差距不大。全年毛利率目標與去年持平或微幅增長。
- 費用率與稅率:
- 營業費用率:全年將控制在 20% 以下。
- 所得稅率:預估約在 21% 以內。
7. Q&A 重點
- Q: Long-DIMM 上半年的高成長動能來自哪裡?Server 佔比多少?A: U-DIMM (桌機) 與 R-DIMM (伺服器) 皆有成長。目前 U-DIMM 與 R-DIMM 的營收佔比約為 2:1。隨著 R-DIMM 重要客戶在 Q4 放量,未來兩者佔比差距會縮小。主要客戶包含技嘉、華碩、華擎,以及國外的 Supermicro、Meta,和即將量產的 G 客戶。
- Q: Metal Bar (微型沖壓件) 是否有客戶提早拉貨?新手機出貨狀況?A: 上半年成長來自客戶生產調度較往年平穩。新手機已於 6 月開始拉貨,7、8 月為出貨高峰。此產品線為獨家供應,預期 Q3 將是傳統旺季。
- Q: M.2 Gen5 的 ASP 比 Gen4 提升多少?A: 視機種規格而定,增幅可能從 30% 到 200% 不等。若以明年滲透率達 30% 的情況預估,平均 ASP 至少可增加 50%。
- Q: 用於筆電的微型沖壓件,營收是指在原有基礎上再增加 20% 嗎?A: 是的,是指在微型沖壓件這個產品線的營收基礎上,增加約 20%。新產品的數量約為舊產品的 10% 以上,但單價接近兩倍。
- Q: 2025Q2 SO-DIMM 中 DDR5 的營收比重?年底預估?DDR6 進度?A: 2025Q2 DDR5 的數量佔比為 65%,營收佔比約 75%。預計到年底數量佔比會接近 80%。DDR6 的 Long-DIMM 樣品已提供,預計 2027 年量產;筆電用的 DDR6 將轉為 CAMM 架構。
- Q: AIPC、AI Server 等新趨勢對公司的影響?A: 這些趨勢推動了規格升級,如 Server 導入 PCIe Gen5/Gen6,筆電導入 USB4/Thunderbolt 5。公司產品皆已跟上,例如 Type-C 新案皆為 USB4 或 Thunderbolt 5 規格。
- Q: 是否有爭取其他 CSP 客戶的 Long-DIMM 訂單?A: 持續接觸中。目前 Meta 和 G 客戶已有實質進展,Microsoft 和 AWS 則尚無。
- Q: Meta 的 Long-DIMM 明年量會成長多少?A: 無法提供全年預測,但 Meta 已告知 2025Q4 的備貨量需要加倍。
- Q: CAMM/CABB 的未來機會?A: CAMM 架構可解決 SO-DIMM 在高頻寬下的瓶頸。Dell 最早採用,並考慮將此架構用於其他板對板連接。Lenovo 明年高階機種也規劃導入。此架構的應用會持續發酵。
- Q: 下半年毛利率展望是否已包含 Meta 訂單倍增的預期?A: 是的,毛利率預測是綜合所有產品線與客戶訂單的判斷結果。公司從 7 月的獲利狀況來看,對於下半年毛利率維持在相對高檔具有信心。
- Q: 未來 3-5 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預估?A: 公司無法提供精確的長期預測,因市場變化大。但過去公司普遍維持雙位數成長。
- Q: 關於接觸 Nvidia 採用 SO-CAMM 的進度?A: 持續在接觸中。隨著 Nvidia GB300 年底量產,若現有供應商出現狀況,公司的機會就會浮現。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