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 2023Q1 營運表現優於預期:合併營收為新台幣 240.5 億元,季增 7.25%,優於公司原先的財測。主要受惠於 SoC 產品及大尺寸驅動 IC 的急單與庫存回補需求。毛利率為 41.91%,季增 1.36 個百分點,亦高於財測,主要來自於產品組合優化、NRE 收入及存貨跌價回升。稅後 EPS 為 7.81 元。
- 2023Q2 展望正向:公司預期營收將持續成長,主要動能來自各應用領域的需求增加,以及新產品(如 OLED、VR)進入量產。此外,中國大陸 618 促銷活動的備貨需求也為成長帶來貢獻。
- 庫存狀況回歸健康:經過數季的調整,供應鏈及部分終端客戶的庫存水位已逐漸恢復正常。公司 2023Q1 季底存貨金額降至 106 億元,存貨天數為 92 天,已接近合理水準。
- 產品動能:公司對 2023 年 OLED 驅動 IC 的出貨量維持超越 2022 年的看法。同時,高階 TV SoC、VR/AR 相關驅動 IC,以及高階電競筆電與顯示器相關晶片,預期也將是今年的主要成長動能。
- 股利政策:董事會提議 2022 年度現金股利為每股 37 元,盈餘發放率約 80.5%,維持與過去幾年相似的水準。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聯詠科技為全球領先的 IC 設計公司,專注於顯示與影像處理為核心的完整解決方案,主要產品包含面板驅動晶片 (Driver IC) 與系統單晶片 (SoC)。
-
2023Q1 產品營收佔比:
- 系統單晶片 (SoC):佔比 39%,較前一季的 35% 上升。
- 中小尺寸驅動 IC (SMDDIC):佔比 35%,較前一季的 39% 下滑。
- 大尺寸驅動 IC (LDDIC):佔比 26%,與前一季持平。
-
2023Q2 各產品線展望:預期三大產品線皆將呈現季成長。
- 中小尺寸驅動 IC:預期成長幅度最大,主要受惠於 OLED 新產品出貨、VR 產品開始量產,以及中國翻新機的 TDDI 需求。
- 大尺寸驅動 IC:成長幅度次之,動能來自 TV 及 IT 產品的庫存回補訂單。
- SoC:成長幅度相對較小。
3. 財務表現
-
2023Q1 關鍵財務數據:
- 營收:新台幣 240.5 億元 (季增 7.25%,年減 34.14%)
- 毛利率:41.91% (季增 1.36 個百分點,年減 8.82 個百分點)
- 營業利益率:23.54% (季增 0.3 個百分點,年減 12.83 個百分點)
- 稅後淨利:新台幣 47.5 億元 (季增 17.54%,年減 57.32%)
- 每股盈餘 (EPS):新台幣 7.81 元
-
財務驅動與挑戰:
- 2023Q1 表現優於預期:營收超越財測高標,主要因為 SoC 與大尺寸驅動 IC 的庫存回補需求優於預期。毛利率同樣優於預期,貢獻來自 NRE 收入、存貨跌價回升 及 產品組合優化。
- 庫存管理:季底存貨金額持續下降至 106 億元 (季減 12%,年減 35%),存貨週轉天數由前一季的 98 天降至 92 天。公司認為目前庫存已接近合理水準,未來將根據供應鏈風險動態調整。
- 業外收支:2023Q1 業外收入主要來自 2.76 億元 的利息收入。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庫存調整結束:經過 3-4 季的庫存調整,部分終端客戶庫存已恢復正常水位。
- 短期需求:中國 618 促銷活動及新機種鋪貨帶來備貨需求。
- 長期趨勢:軟性 OLED 取代硬性 OLED、5G 手機對 OLED 滲透率提升,將持續帶動 OLED 驅動 IC 需求。
-
重點產品發展:
- OLED 驅動 IC:公司維持 2023 年出貨量將超越 2022 年的看法。競爭優勢包括:技術領先、完整產品組合 (Full HD, QHD, 折疊屏)、穩固的產能 及 多元的客戶基礎。
- VR/AR 驅動 IC:已開始大量出貨,為今年重要成長動能之一。
- 高階 TV SoC:4K/60Hz、120Hz 及 8K 等高階產品出貨預期將增加。
- 高階/電競應用:用於筆電和顯示器的相關晶片,尤其在電競領域,今年展望良好。
- ASIC:因應客戶特殊規格需求,持續提供 ASIC 服務,預期未來營收佔比將逐漸增加。
-
價格與成本動態:
- 產品售價 (ASP):手機 TDDI 因競爭激烈,售價變動較大;SoC 產品售價相對穩定。隨著面板價格回升,預期整體 ASP 將趨於穩定。
- 製造成本:2023Q2 部分產品成本已下降,並已反映在毛利率指引中。公司將持續與供應鏈夥伴溝通以取得更好的成本結構。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目標:
- 提升毛利率:持續推出新產品(提升性能、降低成本)、優化高階產品組合及嚴格控管成本,以提升長期毛利率。
- 擴大客戶基礎:持續拓展日、韓、美等地區的客戶,目前進展順利。
- 人才與研發:決定於南科自建辦公室,作為長期重要研發據點,展現對員工的長期承諾並提供優質工作環境。
-
競爭定位:
- 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Total Solution):不僅是驅動 IC 供應商,更提供客戶完整的解決方案,與競爭對手做出區隔。
- 產品應用多元化:涵蓋 TV、IT、手機、車用、VR、穿戴裝置等多元應用,有助於提高毛利率的韌性。
- 供應鏈韌性:為滿足客戶對穩定供應鏈的需求,公司已有穩健的安排,包括與中國大陸的供應商已順利配合多年。
-
風險與應對:
- 總經不確定性:全球通膨及高利率使下半年市場能見度有限,但對年底歐、美、中傳統購物旺季仍抱持期待。
- 訂單風險管理:密切與客戶溝通,監控供需狀況,確保訂單反映真實市場需求,以降低重複下單風險。
- 市場競爭:透過提升自身技術實力、開發具附加價值與差異化的產品,以及提供具競爭力的整體解決方案來應對市場競爭。
6. 展望與指引
-
2023Q2 財務預測:
- 合併營收:預計介於 新台幣 295 億至 305 億元 之間 (基於 1 美元兌 30.5 新台幣的匯率假設)。
- 毛利率:預計介於 38.5% 至 40.5% 之間。
- 營業利益率:預計介於 22.5% 至 24.5% 之間。
-
機會與風險:
- 成長機會:OLED 與 VR 等新產品放量、中國 618 備貨需求、高階產品組合優化,以及年底傳統旺季效應。
- 潛在風險:全球總體經濟變數多,下半年市場能見度有限。手機 TDDI 市場競爭激烈可能影響價格。28 奈米高壓 (HV) 製程產能依然相對緊張。
7. Q&A 重點
Q:第二季營收指引中,三大產品線的成長趨勢為何?
A:預期三大產品線皆會成長。中小尺寸驅動 IC 成長最大,受惠於 OLED 新品、VR 量產及中國翻新機 TDDI 需求。其次為大尺寸驅動 IC,來自 TV 與 IT 庫存回補。SoC 成長相對較小。
Q:相較於同業對第二季展望保守,聯詠為何能有相對強勁的成長指引?
A:主要有三點原因:(1) 新產品導入量產,如 VR 產品;(2) 出貨產品組合較佳,高階產品如電競、高階筆電佔比提升;(3) 客戶為中國 618 促銷活動推出新機種,帶來鋪貨需求。
Q:公司如何管理重複下單 (overbooking) 的風險?
A:經過 3-4 季的庫存調整,部分終端客戶庫存已恢復正常。聯詠會與客戶密切監控供需狀況,確保訂單符合真實市場需求。
Q:第三季及下半年的展望如何?
A:因全球通膨與高利率,市場能見度有限。但對於年底歐、美、中的傳統購物旺季仍可期待。此外,OLED、VR 等新產品的需求動能有機會持續向上。
Q:對於 2023 年智慧型手機 OLED 驅動 IC 的出貨看法及競爭優勢?
A:維持 2023 年 OLED 驅動 IC 出貨量將超越 2022 年的看法。競爭優勢包括:技術領先、完整的產品組合(FHD、QHD、折疊屏)、穩固的產能及多元的客戶群。
Q:除了 OLED,2023 年還有哪些產品線展望較為正面?
A:(1) 高階 TV SoC (4K/60Hz、120Hz、8K);(2) VR/AR 相關驅動 IC;(3) 高階/電競應用的筆電與顯示器相關晶片。
Q:關於庫存狀況的看法?
A:2023Q1 存貨天數為 92 天。預估第二季存貨金額與第一季差異不大,但隨營收增加,天數會再下降。目前庫存水位已接近合理水準。
Q:第一季毛利率優於預期的原因?第二季毛利率指引為何低於第一季?
A:第一季毛利率較佳主要是因為有 NRE 收入及存貨跌價回升,加上產品組合優化。第二季因上述一次性因素減少,故指引較低。若單看產品本身的毛利率,兩季之間是差不多的。
Q:下半年毛利率是否有機會維持在 40% 以上?
A:公司會持續透過推出新產品、優化高階產品組合及成本控管來努力提升長期毛利率。
Q:聯詠的毛利率在產業下行週期中為何比同業更具韌性?
A:原因包括:(1) 產品應用多元 (TV, IT, 手機, 車用, VR 等);(2) 銷售高階產品;(3) 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而非單純的 IC 供應商;(4) 嚴謹的庫存與成本控管。
Q:產品價格趨勢如何?
A:手機 TDDI 因競爭激烈,售價變動較大;SoC 產品相對穩定。由於面板價格回升,預期第二季整體 ASP 將趨於穩定。
Q:製造成本趨勢如何?今年是否還有晶圓合約相關費用?
A:第二季部分產品成本已下降,並已反映在毛利率指引中。目前預估 2023 年不會有晶圓合約相關費用或庫存損失影響。
Q:公司是否考慮改為半年配息?
A:目前沒有考慮增加股利發放頻率,將維持現狀。
Q:在台南科學園區的資本支出計畫為何?
A:台南是公司重要的研發據點,為提供南部同仁優質的工作環境,決定自建辦公室,此為對員工的長期承諾。
Q:28 奈米高壓 (HV) 製程的產能狀況對公司有何影響?
A:目前 28 奈米高壓製程產能仍相對緊張,但對聯詠沒有影響。公司會採用任何具競爭力或先進製程的晶圓代工廠。
Q:如何應對來自中國大陸同業的競爭?
A:透過提升自身技術實力、開發具附加價值與差異化的產品、持續推出高階產品,並提供具競爭力的整體解決方案來因應。
Q:擴展海外客戶的進度如何?
A:持續擴展客戶群是公司的目標,目前正按照計畫順利進行中。
Q:供應鏈多元化的進度?特別是在中國大陸的佈局?
A:公司一直有穩健的供應鏈安排,已使用中國大陸的供應商,並已順利配合一段時間。
Q:第一季營業費用率上升的原因?
A:第一季營業費用率為 18.37%,季增主要是因為研發費用增加所致。預期第二季隨營收成長,費用率會下降。
Q:OLED 與 VR/AR 產品未來的營收貢獻展望?
A:預期 OLED 驅動 IC 的營收佔比在 2023 年會逐漸增加,且此趨勢將持續到 2024 年。AR/VR 產品應用剛起步,但長期是值得期待的趨勢。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