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聯詠科技於 2022 年第一季表現「淡季不淡」,營收與前一季約略持平。展望第二季,公司預期將面臨總體經濟挑戰,包括通貨膨脹、升息循環、俄烏衝突及中國部分城市封控等不確定因素,導致終端消費性產品需求疲軟,部分客戶進入庫存調整階段。
-
2022Q1 財務表現:
- 合併營收為新台幣 365.1 億 元,季減 0.08%,年增 38.48%。
- 毛利率為 50.73%,季減 0.72 個百分點,符合財測上緣,主要受產品組合變動影響。
- 營業利益率為 36.37%。
- 稅後每股盈餘 (EPS) 為新台幣 18.30 元。
-
2022Q2 財務指引:
- 預估合併營收介於新台幣 345 億至 358 億 元之間(以匯率 29:1 計算)。
- 預估毛利率介於 46% 至 49% 之間。
- 預估營業利益率介於 32% 至 35% 之間。
-
股利政策:
- 董事會提議 2021 年度每股配發現金股利 51.5 元,現金股利總金額約 313.4 億 元,配發率達 80.63%。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聯詠科技為全球領先的 IC 設計公司,專注於提供以顯示與影像為中心的完整解決方案,產品涵蓋全系列面板驅動晶片 (Driver IC) 及系統單晶片 (SoC)。
-
2022Q1 產品營收比重:
- 中小尺寸驅動晶片 (SMDDIC): 45%
- 系統單晶片 (SoC): 31%
-
大尺寸驅動晶片 (LDDIC): 24%
*(註:簡報中將大小尺寸驅動晶片合併為 69%,此處依據發言人於法說會中提供之細項分類)*
-
各產品線第二季展望 (與第一季相比):
- SoC: 預期銷售將持續增加。
- 大尺寸驅動晶片: 預期將微幅減少 (slightly down)。
- 中小尺寸驅動晶片: 因手機市場庫存修正較多,預期將呈現衰退。
-
非消費性產品應用展望:
- 商用筆電、電競筆電、車用相關驅動 IC/TDDI、TV SoC 及 Scaler 等產品線,預期銷售將相對持穩。
3. 財務表現
-
2022Q1 關鍵財務數據:
- 合併營收: 365.1 億 元,季減 0.08%,年增 38.48%。
- 營業毛利: 185.2 億 元,毛利率為 50.73%。
- 營業利益: 132.8 億 元,營業利益率為 36.37%。
- 稅後淨利: 111.3 億 元,季增 1.84%,年增 89.52%。
- 每股稅後盈餘 (EPS): 18.30 元。
-
財務驅動與挑戰:
- 第一季營收動能: 主要來自 TV SoC、Scaler 及影像處理相關產品的成長。
- 第一季營業費用率下降: 營業費用率為 14.36%,相較 2021Q4 的 14.65% 略為下降,主因是 2021Q4 支付了一次性的 IT 使用費。
- 第一季業外收入: 業外收入達 4.85 億 元,主要來自匯兌利益 3.08 億 元及股利收入 1.33 億 元。
- 存貨狀況: 截至第一季末,存貨金額季增 15% 至 163.4 億 元。公司說明,因生產週期拉長,成本上升有遞延效應,目前庫存內容健康且可控。考量供應鏈不確定性,未來可能視情況適時調高庫存水位以應對風險。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總體環境: 消費性電子產品(如手機、電視、部分 IT 產品)需求趨於保守。
- 正面因素: 可觀察中國大陸 618 促銷活動及歐美市場逐步開放後的返校季 (Back to school) 銷售動能。
- 面板產業: 面板廠正因應市場需求變化,動態調整產線稼動率。
-
長期產品成長機會:
-
大尺寸驅動晶片:
- 高階 IT 應用(如電競顯示器)。
- 8K 顯示器滲透率提升。
- 高速傳輸介面 (High-speed interface) 產品。
-
中小尺寸驅動晶片:
- 手機 OLED 驅動晶片、筆電與平板用 OLED 驅動晶片。
- OLED TDDI、車用 LCD TDDI。
- AR/VR 及特殊應用的 TDDI ASIC。
-
SoC:
- 4K UHD 120Hz TV SoC。
- 安防、電競相關應用。
- 與畫質 (PQ) 及顯示相關的 ASIC 晶片。
-
大尺寸驅動晶片:
-
供應鏈狀況:
- 晶圓代工: 大尺寸驅動 IC 與 TDDI 供應正常,但部分邏輯製程因急單需求仍相對緊張。
- 封裝測試: 供應正常,但偶有物流因素導致交期拉長。
- 其他原物料: 供應正常,成本依市場供需與供應商動態調整。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策略:
- 維持毛利率: 透過提升產品設計技術、採用先進製程、開發高附加價值 (Value-added) 新產品及優化產品組合 (Product Mix) 來維持毛利率穩定。
- 人才招募: 2022 年預計招募至少 500 名研發人才,以投入先進技術研發。
- 客戶關係: 與客戶及供應商維持長期夥伴關係,並提供客戶 Total Solution。
-
競爭定位:
- 產品線廣泛: 具備彈性調整產能至不同應用的能力,以應對市場變化。
- 技術領先: 在顯示與影像領域擁有核心技術優勢,能持續推出具競爭力的新產品。
-
ESG 發展:
- 公司已被納入多項永續指數成分股,如 FTSE for Good。
- 已導入 TCFD 與 SASB 框架,並將完成溫室氣體 (GHG) 相關認證。
- 自 2022 年開始使用綠電,目標於 2030 年達到 25% 的使用比例。
- 2021 年 ESG 報告預計於 6 月發布。
6. 展望與指引
-
2022Q2 財務預測:
- 營收: 預計介於新台幣 345 億至 358 億 元。
- 毛利率: 預計介於 46% 至 49% 之間。
- 營業利益率: 預計介於 32% 至 35% 之間。
-
全年營運費用率指引:
- 預期 2022 全年營業費用率將落在 14% 至 15% 之間。
-
機會與風險:
- 機會: 新產品(如 OLED、AR/VR、高階 TV SoC)的市場滲透;韓國廠商退出 TFT LCD 市場帶來的市佔機會。
- 風險: 全球通貨膨脹、升息、地緣政治衝突及中國封控等宏觀經濟因素,可能持續抑制終端消費需求,並對供應鏈造成干擾。
7. Q&A 重點
-
關於第一季營運
-
Q: 第一季三大產品線的表現如何?
A: 與預期相符。SoC 產品線成長,中小尺寸驅動 IC 略減,大尺寸驅動 IC 小幅衰退。
-
Q: 第一季驅動 IC 的出貨量與單價趨勢?
A: 中小尺寸方面,手機 TDDI 出貨量持平,平板 TDDI 微幅減少,OLED 因春節產出影響而小幅減少。大尺寸方面,TV 需求較 IT 疲弱。
-
Q: 第一季 SoC 產品中哪些表現較好?
A: 成長主要來自 TV SoC、Scaler 及影像處理相關產品。
-
Q: 存貨金額季增 15% 的原因?
A: 主要因生產週期拉長,成本上升有遞延效應。目前庫存健康且可控,調整通常需要約兩季時間。考量供應鏈不確定性,也可能適度提高庫存水位。
-
Q: 第一季三大產品線的表現如何?
-
關於第二季及未來展望
-
Q: 對第三季的初步看法?
A: 需持續觀察通膨、俄烏衝突及中國封控三大外部因素的發展。正面因素包括中國 618 促銷檔期的新機發表,以及歐美解封後的返校季需求。
-
Q: 面對市場不確定性,與客戶簽訂的長期合約 (LTA) 如何調整?
A: 公司與客戶、供應商維持長期夥伴關係。憑藉廣泛的產品線,聯詠能彈性調配產能至不同應用市場,以應對需求變化。
-
Q: 未來哪些產品具備較高的成長機會?
A: 長期來看,大尺寸的高階 IT、8K 顯示;中小尺寸的各類 OLED 應用、車用 TDDI、AR/VR;以及 SoC 的 4K 120Hz TV、安防與顯示相關 ASIC 等領域均有良好機會。
-
Q: 對第三季的初步看法?
-
關於供應鏈與毛利率
-
Q: 目前晶圓代工的供需情況?
A: 大尺寸驅動 IC 與 TDDI 的供應正常,但部分邏輯製程因急單需求仍較為緊張。
-
Q: 競爭對手庫存增加是否會影響市場競爭?
A: 價格與供需息息相關。若需求調整,驅動 IC 市場的競爭確實會存在。
-
Q: 第二季毛利率指引下滑的原因?
A: 公司與客戶維持長期合作關係,售價會依市場供需狀況溝通調整。第二季 46% 至 49% 的毛利率指引已將相關售價因素考慮在內,屬於可控範圍。
-
Q: 公司如何穩定毛利率?
A: 透過提升產品設計與製程技術、開發高附加價值新產品,並強化產品組合。
-
Q: Ram-less OLED 驅動 IC 的趨勢?
A: 部分客戶為降低成本會採用 Ram-less 設計,但也有客戶為追求更佳畫質與低功耗而保留 RAM。預期兩種產品將同時存在於市場。
-
Q: 第二季 OLED DDIC 的出貨量趨勢?
A: 預計與第一季持平。
-
Q: 目前晶圓代工的供需情況?
-
關於公司營運與財務
-
Q: 公司現金充裕,除了高股利外,是否有庫藏股等其他計畫?
A: 公司一向維持高現金股利配發率。保留充足現金能讓公司在多變的環境中保有彈性,所謂「人是英雄錢是膽」。
-
Q: 2022 年的人才招募目標?
A: 預計招募至少 500 名研發人才,目前進展順利。
-
Q: 2022 全年的營業費用率指引?
A: 預計將落在 14% 至 15% 之間。
-
Q: 公司現金充裕,除了高股利外,是否有庫藏股等其他計畫?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