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集雅社營運摘要
集雅社(櫃:2937) 2025 年前三季在整體家電市場景氣不佳的環境下,營運表現依然穩健。受惠於近年新設櫃點的效益逐步顯現,合併營收達到 34.63 億元,年增 12.9%。
然而,因市場競爭激烈,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 23% 下滑至 22%。公司透過有效的費用控管,使營業利益年增約 21%,達到 1.1 億元,稅後淨利為 8,813 萬元,每股盈餘 (EPS) 從 1.64 元成長至 2.02 元。
展望未來,公司對市場持審慎樂觀態度,預期房地產景氣可能於 2026 年下半年好轉。公司將持續以每年 2 至 5 間的速度進行擴點,並透過強化「家電規劃師」專業服務與會員經營,維持成長動能。
2. 集雅社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 集雅社主要業務為影音家電的銷售與整合,通路以全台各大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為主。旗下 100% 持有的子公司「集盛股份有限公司」,則專注於商用工程、電子商務及電視安裝服務,與母公司業務有所區隔。
- 產品組合: 公司經銷各大歐美、日系知名家電品牌。與同業最大的差異化在於聲音相關產品,擁有眾多專業音響、擴大機及喇叭品牌,並在百貨通路中設立超過 60 間專業試聽室,為市場領導者。
- 近期業務變化:
- 2025 年 7 月於台北 Dream Plaza 開設新櫃點,並同步設立 Panasonic 品牌專櫃。
- 2025 年 8 月於台南新光三越小北門開幕新據點。
- 與 KKBOX 合作,於台北遠百 A13 設立聯名試聽室,強化體驗行銷。
3. 集雅社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數據 (2025 前三季):
- 營業收入: 34.63 億元,較去年同期 30.67 億元成長 12.9%。
- 營業毛利: 7.65 億元,毛利率為 22%,較去年同期的 23% 下滑 1 個百分點。
- 營業利益: 1.1 億元,較去年同期 9,093 萬元成長 20.8%。
- 本期淨利: 8,813 萬元,較去年同期 7,125 萬元成長 23.7%。
- 每股盈餘 (EPS): 2.02 元,優於去年同期的 1.64 元。
- 成長動能與挑戰:
- 動能: 營收成長主要來自近年新展店的效益。此外,會員制度的推動也有效提升了顧客回購率與消費額。
- 挑戰: 整體家電市場因房地產景氣不佳而呈現衰退(2025 年前三季資通訊及家電設備零售業營業額年減 0.4%),導致市場價格競爭激烈,進而影響公司毛利率表現。
- 股利政策:
- 2024 年度發放現金股利 2 元及股票股利 1 元。
- 公司表示,為因應未來擴點的資金需求,不會將盈餘全數以現金發放,但會致力維持現金殖利率在 4% 以上的水準。
4. 集雅社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家電業景氣與房地產市場高度連動。根據簡報資料,2025 年前 9 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較去年同期衰退約三成,對家電需求造成壓力。
- 公司觀察到電視產品有大尺寸化的趨勢,消費者選購尺寸已從過去的 55-65 吋,提升至 65-75 吋,產品組合的調整將是應對市場變化的關鍵。
- 政府於 11 月普發 1 萬元消費金,公司正觀察其對消費市場的正面效益。
- 產品與服務發展:
- 線上通路方面,除了與 Momo、蝦皮等大型電商平台合作,亦積極擴展產品線,例如引進寵物家電等特色小家電,以拓展多元化商品。
- 持續強化「家電規劃師」的專業形象,透過內部教育訓練與認證,為顧客提供跨品牌、一站式的整合規劃服務。
- 合作夥伴:
- 公司利用百貨通路的優勢,結合百貨檔期活動、品牌商獨家優惠、集雅社會員福利等三大優惠,提供消費者具競爭力的價格與服務。
- 透過與精品雜誌 (GQ, Vogue)、商業周刊等媒體合作,以及投放電視與戶外廣告,積極提升品牌在非百貨客群中的知名度。
5. 集雅社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發展計畫:
- 線下通路:
- 百貨據點: 維持每年 2 至 5 間的擴點速度,持續進駐新開設的百貨與購物中心。
- 自營門市: 發展街邊自營門市,用於建置投資金額較高(約 500-600 萬元)的頂級專業試聽室,提供 VIP 客戶深度體驗服務。
- 線上通路: 擴大與各大電商平台的合作,並豐富線上商品種類,以接觸更廣泛的消費族群。
- 會員經營: 透過會員點數、消費集利金及軟性活動(如品酒會、米其林餐敘、音響鑑賞會),深化會員關係,提升顧客黏著度與回購率。
- 線下通路:
- 競爭優勢:
- 專業人力: 堅持聘用正職員工擔任第一線銷售人員,並提供優於同業的薪資水平以確保服務品質與人員穩定性。
- 體驗式行銷: 作為百貨通路中擁有最多(超過 60 間)專業試聽室的品牌,提供消費者無壓力的頂級音響試聽環境。
- 整合服務: 「家電規劃師」能提供跨品牌的專業諮詢與全屋家電規劃,滿足消費者一站式購足的需求。
6. 集雅社展望與指引
- 財務預測: 公司未提供 2026 年具體的營收或獲利指引,但表示明年的營運目標仍將設定為持續成長。
- 機會與風險:
- 機會:
- 房地產市場景氣若能在 2026 年下半年出現轉機,將有助於帶動家電換購需求。
- 新展店效益將持續為營收提供成長動能。
- 風險:
- 若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將繼續抑制整體家電市場的需求。
- 市場競爭激烈可能持續對毛利率造成壓力。
- 機會:
7. 集雅社 Q&A 重點
Q1: 公司對 2026 年整體市場的看法?不同家電產品的成長性預期排序?
A: 雖然目前房地產景氣不佳,但預期 2026 年下半年或許有轉變的機會。不論外在環境如何,公司仍持審慎樂觀態度,將持續進行擴點計畫,明年度的營運目標仍是追求成長。在產品方面,電視市場有大尺寸化的趨勢,例如從 55-65 吋提升至 65-75 吋,公司會透過調整產品組合來應對市場變化。
Q2: 關於會員經營的狀況,是否有具體數字可以分享?
A: 此部分非財務報告內容,不便提供具體數字。但自三年前開始推動會員制度以來,顧客的回購率與消費貢獻度皆有提升,是公司營業額成長的動能之一。
Q3: 會員回購的產品主要集中在哪一類?
A: 回購的品項包含所有家電類商品,並非僅限於特定類別。
Q4: 在百貨公司舉辦大型促銷活動時,公司如何控制毛利率,避免受到影響?
A: 百貨公司的促銷回饋主要由百貨方吸收。集雅社會與百貨洽談有利的合作條件與抽成模式。同時,也會與上游品牌供應商協商,共同規劃活動方案與毛利架構,以確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公司的毛利率能維持在一定的穩定水準。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