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匯僑公司(市:2904)業務主要分為「化油槽」與「能源」兩大事業處。
- 整體營運: 2025 年上半年,化油槽事業處因油品儲槽出租率增加,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 10%;能源事業處則因柬埔寨案場遭竊影響發電量,營收年減約 12%。綜合來看,公司整體營運維持穩定。
- 主要發展:
- 化油槽事業處: 國際油品市場逐步回穩,帶動儲槽需求回升。然而,全球化學品市場供過於求,加上中國低價傾銷,影響部分化學品客戶的儲轉業務。
- 能源事業處: 國內案場在丹娜絲颱風中因結構穩固而未受重大損害。海外柬埔寨案場正積極修復,預計 2025 年第三季底前可恢復全部發電。公司已成立三家子公司以優化資產管理,並規劃將現有電廠轉為「綠電轉供」模式,預期可增加年營收 1,500 萬至 2,000 萬元。
- 未來展望: 化油槽業務將持續觀察國際油品市場動態、地緣政治風險及兩岸情勢。能源業務則聚焦於國內市場,透過收購營運中案場及推動綠電轉供來擴大營運規模與提升獲利能力。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匯僑公司的營運核心為兩大事業群:
- 化油槽事業處:
- 核心業務: 於臺中港西二及西五碼頭經營專業的油品與化學品倉儲服務。公司定位為獨立的第三方倉儲服務提供者,專注本業,不從事製造或貿易,避免與客戶產生利益衝突,因此深獲國際大型貿易商信賴。
- 設施與規模: 擁有 2 座儲槽區,總面積約 11 公頃,合計 51 座各式儲槽,總容積約 30 萬公秉,每年儲轉量超過 300 萬公噸。服務項目包含船舶裝卸、儲槽管理、管線輸送、槽車裝卸及灌桶分裝等。
- 客戶群: 主要為國際油品貿易商及國內外化學品製造商與貿易商。
- 能源事業處:
- 核心業務: 擔任太陽能電廠的投資商角色,持有並營運太陽能案場以獲取售電收入。公司人力精簡,專注於投資與資產管理,將案場的開發、建置與維運委外給專業廠商。
- 設施與規模: 目前共持有 52 座案場,總裝置容量為 24.31 MW。其中,國內 51 座案場,容量 19.11 MW,主要分佈於中南部;海外有 1 座位於柬埔寨的案場,容量 5.2 MW。
- 營運模式: 透過成立子公司(宇豐綠能、常富豐、寬泰綠能)進行資產調配,以增加資產管理的靈活性,便於未來案場的購入與出售。
3. 財務表現
- 化油槽事業處營收:
- 2025 年上半年營收為 2.01 億元,較去年同期的 1.83 億元成長約 10%。
- 成長主因是油品儲槽出租數增加,貢獻約 2,400 萬元營收;但部分被化學品客戶儲轉狀況不佳所抵銷,減少約 560 萬元營收。
- 能源事業處營收:
- 2025 年上半年營收為 5,164 萬元,較去年同期的 5,895 萬元衰退約 12.4%。
- 衰退主因是柬埔寨案場於 2024 年 11 月遭竊,導致發電量大幅下降。該案場正逐步修復,預計 2025 年第三季底前可恢復 5.2 MW 的滿載發電。
- 國內案場則因今年上半年北部雨天偏多,發電量亦受影響。
- 財務挑戰:
- 美元匯率波動是財務面的不確定因素,由於油品客戶多以美元計價,新台幣升值將對營收認列造成負面影響。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化油槽事業: 隨著疫情後全球經濟活動復甦,國際油品市場逐步回穩,自由貿易港區的油品中轉業務量已見回升。
- 能源事業: 台灣企業在 RE100 趨勢下對綠電需求強勁,特別是半導體產業。綠電轉供市場價格持續走高,每度電已可談到 5.3 元,為公司帶來新的營收成長機會。
- 營運現況與調整:
- 柬埔寨案場改善: 為因應竊盜事件,已將保全業務委外給專業公司,並增加日夜班保全人數、增設警衛亭、警報廣播與夜間照明設備,以強化案場安全。
- 國內案場維運: 採區域性劃分,與在地優質維運團隊合作,提高維修效率。定期執行機電設備檢修、模組清洗與除草,以維持最佳發電效能。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化油槽事業處:
- 策略: 憑藉 30 多年的專業經驗與獨立經營模式,持續提供高品質、客製化的倉儲服務,鞏固在產業中的關鍵樞紐地位。
- 風險應對: 密切關注美國能源政策、地緣政治衝突、全球石化品供需失衡及兩岸關係等外部風險,並維持穩健經營。
- 能源事業處:
- 長期規劃:
- 資產活化: 透過新成立的子公司進行資產管理,靈活操作案場的買賣,目標成為專業的再生能源案場開發及管理者。目前已將 10.36 MW 容量移轉至子公司名下。
- 規模擴張: 持續尋找並評估收購國內已在營運中的中小型太陽能案場(5 MW 以下),以穩健方式增加營收。
- 價值提升: 積極推動綠電轉供,與大型售電平台合作,將電力直接銷售給有需求的企業,預期可顯著提升售電單價與整體營收。
- 長期規劃:
6. 展望與指引
- 財務指引:
- 公司未提供具體的整體財務預測。
- 能源事業處推動綠電轉供後,預計每年可增加 1,500 萬至 2,000 萬元的營收。
- 柬埔寨案場預計於 2025Q3 底前完成修復,屆時將恢復 5.2 MW 的完整發電貢獻。
- 機會與風險:
- 主要機會:
- 油品市場需求回溫,帶動倉儲業務。
- 國內綠電需求強勁,轉供市場具高度成長潛力。
- 潛在風險:
- 化油槽: 國際政治經濟不確定性高,包括區域衝突、貿易政策及匯率波動。
- 能源: 海外案場面臨的治安與政治風險;國內太陽能產業面臨的輿論壓力與政策變動。
- 主要機會:
7. Q&A 重點
Q: 請問公司能源事業在東南亞是否有進一步的佈局規劃,特別是因應供應鏈轉移的趨勢?
A: 公司目前沒有在東南亞進一步擴張的計畫,主要考量如下:
- 越南: 缺乏 FIT(躉購電價)制度,案場規模龐大(多為 50 MW 起跳),且開發過程涉及官方與軍方,貪腐風險高,不確定性大。
- 泰國: 多為臺商工廠屋頂「自發自用」模式。此模式風險在於無法保證工廠能持續營運 20 年,若工廠倒閉,投資款將難以回收。此外,工廠在週末或假日休息時,發出的電力會被浪費,除非額外投資昂貴的儲能設備。
- 柬埔寨: 同樣沒有 FIT 制度,且政府對太陽能發電課稅,反而鼓勵與補助火力發電,政策環境不利。
- 結論: 考量到各國市場制度不完善、投資風險高、以及自發自用模式的營運不確定性,公司決定專注於相對穩定的台灣市場。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