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國票金控 2025 年前兩個月營運表現面臨短期挑戰,但部分業務已顯現復甦跡象。
- 財務表現:2025 年 1 至 2 月合併稅後淨利為 3.24 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 20%,EPS 為 0.09 元。主要原因是子公司國際票券與國票證券在票債券及經紀業務的表現不如預期。
-
子公司動態:
- 國際票券:債券業務受惠於美國降息預期,資金成本下降,養券收益已轉虧為盈,成為今年正向貢獻。
- 國票證券:經紀業務市佔率因市場結構改變(如 ETF 交易量大增)而下滑,公司正積極投入數位金融平台轉型。
- 新設公司:2024 年新成立國票金租賃,專注於中小企業融資,已於首年達成損益兩平, ergänzt die bestehende mittel- bis großunternehmerische Kundenbasis der Ticketfinanzierung.
- 股利政策:董事會通過 2024 年度股利政策,擬配發現金股利 0.3 元及股票股利 0.287 元。提高股票股利比重是為強化資本結構,因應債市波動對 OCI 的影響。
- ESG 進展:國票金控於 2025 年 3 月正式通過 SBTi(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 的減碳目標審查,為永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國票金控的核心策略聚焦於直接金融與法人金融,並透過旗下子公司在各利基市場建立領導地位。
-
國際票券:
- 核心業務:為集團最主要的獲利來源,2025 年前兩個月貢獻集團獲利 76%。授信餘額維持在 1,339 億元。
- 債券業務:台外幣債券業務已於 2025 年初轉虧為盈,外幣債資金成本因先前聯準會降息而顯著下降,將對全年損益有正面貢獻。
- 利基業務:綠能融資為發展重點,授信餘額目標佔比為 20%(目前約 16%),已連續五年榮獲「光鐸獎」。FRCP(固定/浮動利率循環票券)業務合約金額達 883 億元,動用餘額 717 億元,維持市場領先。
-
國票證券:
- 業務結構:收益以經紀業務為主,佔比約六至七成。2025 年前兩個月市佔率下滑至 1.56%,主因客戶結構以自然人為主,受 ETF 交易熱潮影響。
- 數位轉型:近年投入大量資源建構數位金融平台,推出「國票超越」、「任我贏」等多款 App,並優化數位開戶與數位櫃檯服務。
- 自營策略:採取多元平衡佈局,涵蓋股票、債券、權證發行及期權策略交易。
-
國票創投與國旺租賃:
- 國票創投:投資策略以 3 年內具備 IPO 潛力的公司為主,聚焦半導體與生技產業。
- 國旺租賃(大陸子公司):受中國內需疲弱與「內卷」影響,營運面臨逆風,資產品質惡化,逾放比控制在 3% 附近,策略轉趨保守。
-
國票金租賃:
- 2024 年成立,首年即達成損益兩平。目前授信餘額約 6 億元,利用金控法金生態圈優勢,專注服務中小企業客戶。
-
樂天國際商業銀行:
- 截至 2025Q1,存款餘額 377 億元,放款餘額 191 億元,存放比超過 50%。
- 企業聯貸業務成長顯著,餘額達 46 億元,佔總放款 24%,有效提升資產規模與利差。未來將深化與國票金控在法人金融的合作,加速資產負債表擴張,以期盡快達成規模經濟。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數據:
-
2025 年前兩個月:
- 金控稅後淨利:3.24 億元 (年減 20%)
- EPS:0.09 元
-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年化):4.58%
- 雙重槓桿比:118.30%
-
2024 全年度:
- 金控稅後淨利:21.71 億元
- EPS:0.61 元
-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5.16%
-
2025 年前兩個月:
-
驅動與挑戰因素:
- 正面驅動:國際票券的債券業務由虧轉盈是 2025 年初的重要亮點。受惠於先前聯準會降息,外幣債資金成本下滑,利差擴大,預期將為全年獲利帶來顯著貢獻。
-
挑戰因素:
- 票券業務因短期利率偏高,長天期票券評價產生減損。
- 證券經紀業務因散戶投資行為轉向 ETF,面臨市佔率壓力。
- 國旺租賃(大陸)受當地經濟環境影響,營運及資產品質面臨挑戰。
-
子公司獲利貢獻 (2025 年前兩個月):
- 國際票券:貢獻 2.77 億元 (佔比 76.0%)
- 國票證券:貢獻 0.74 億元 (佔比 20.4%)
- 國票創投:貢獻 0.48 億元 (佔比 13.2%)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趨勢與機會:
- 綠色金融:配合政府 2050 淨零排放路徑,持續擴大在太陽能、儲能、地熱等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融資,此為國際票券的核心成長動能。
- 都更危老:積極參與大型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聯貸案,掌握政策推動的商機。
- 法人數位金融:主管機關對純網銀法人業務持開放態度,為樂天銀行結合國票金控法人客群,發展法人生態圈提供良好機會。
-
產品更新:
- 國票證券:持續精進數位下單平台,包括「贏肌」、「國票閃電+」、「理財 e 管家」等,以差異化功能滿足不同客群需求。
- 樂天銀行:在個人信貸基礎上,成功拓展企業聯貸業務。未來也將規劃推出房貸業務。
-
合作夥伴關係:
- 樂天銀行積極與外部企業進行策略聯盟,合作對象包括樂天信用卡、悠遊付、街口支付、基富通、明台產險等,以擴大客戶基礎與生態圈。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計畫:
- 深化核心業務:持續鞏固在直接金融與法人金融的市場地位。
- 發展利基市場:將資源投入綠能授信、ESG 相關業務,並擴大租賃版圖。
- 強化經營綜效:首要目標是促進樂天銀行與金控集團的業務整合,特別是在資本市場與法人金融領域,以發揮 synergy。
-
競爭定位:
- 在票券市場,尤其在綠能融資與 FRCP 業務上具備領先優勢。
- 擁有長達數十年的法人金融服務經驗與客戶基礎,是協助樂天銀行發展的關鍵資產。
-
風險與應對:
- 利率風險:債券操作採取防禦性策略,將存續期間 (Duration) 控制在 5 至 6 年,並維持高品質的投資組合。
- 證券業務挑戰:透過投入資訊基礎建設與數位平台,吸引年輕客群與高頻交易客戶,以應對市佔率下滑的挑戰。
- 中國經濟風險:對國旺租賃採取保守授信策略,慎選客戶以控制資產品質。
6. 展望與指引
- 整體展望:管理層對 2025 年的展望持審慎樂觀態度。雖然年初面臨短期逆風,但債券業務的轉虧為盈將成為重要的獲利引擎。
-
成長機會:
- 債券利差改善:預期聯準會降息循環將持續改善外幣債的資金成本與利差。
- 綠能產業融資:政府政策支持下,再生能源相關融資需求將持續成長。
- 樂天銀行法人業務:法人業務的開展將加速樂天銀行資產規模的擴張,有望提早實現損益兩平。
-
潛在風險:
- 全球利率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引發債市劇烈波動。
- 國內通膨壓力若持續,可能壓縮票券業務利差。
- 中國大陸經濟復甦緩慢,將持續影響國旺租賃的營運表現。
7. Q&A 重點
-
Q1: 關於 2024 年度股利政策,為何現金股利較去年有較大差異?
A: 去年的現金股利 0.73 元較高,是因為一次性迴轉了前一年度因債券評價提列的特別盈餘公積,相當於發放了兩年的股利。今年的股利政策(現金 0.3 元、股票 0.287 元)提高股票股利比重,主要是為了強化資本結構,因應債市波動對 OCI 的影響,並維持穩健的雙重槓桿比率。
-
Q2: 對於不動產市場的看法及相關放款業務策略?
A: 集團不動產相關放款主要在國際票券的土建融授信,業務遵循央行信用管制措施。整體對房市看法趨於保守,授信標的選擇也會更為謹慎。樂天銀行目前尚未開辦房貸業務,但主管機關已開放,未來會進行規劃,是潛在的業務機會。
-
Q3: 在當前利率環境下,對票券及債券業務的操作策略為何?
A:
- 票券業務:主要受國內利率影響。目前國內貨幣市場因通膨預期仍偏緊,對利差造成壓縮。年初因短期利率走高,長天期票券評價有部分減損。
- 債券業務:外幣債因資金成本下降,已轉虧為盈,預期此趨勢將持續。操作上採防禦性策略,維持現有曝險部位,並將存續期間控制在 5 到 6 年。
-
Q4: 樂天銀行未來與國票金控集團的合作與綜效?
A: 主管機關對純網銀法人業務態度開放。國票金控將運用其數十年的法人金融經驗與生態圈,協助樂天銀行發展法人存放款業務。這有助於樂天銀行快速擴大資產規模,盡快達成損益兩平。此外,也將推動與國票證券在資本市場服務上的結合。
-
Q5: 樂天銀行存放比約在五成附近,是否有停滯狀況?未來展望如何?
A: 這並非停滯,銀行的資產與負債(放款與存款)需同步穩健成長。未來目標是將存放比提升至同業水準,可能達七成以上。
-
Q6: 國票證券經紀業務市佔率下滑,有何轉型對策?
A: 主要對策有二:一是在數位金融與資訊基礎建設上投入更多資源,以吸引年輕族群與高頻交易客戶;二則是持續建立法人業務團隊。目前的挑戰是集團內沒有投信子公司,無法發行 ETF,在此市場較無優勢。
-
Q7: 樂天銀行預計何時能達到損益兩平?
A: 預估資產規模需達到 500 至 600 億元才有機會。目前難以估計確切的年份,但若法人業務能順利開展,將會加速此進程。
-
Q8: 金融業合併案頻傳,國票金是否有併購計畫?
A: 併購需視時機與市場評價而定。現階段的首要目標是強化集團內部綜效,特別是樂天銀行與金控各業務的結合。至於併購標的,則抱持「隨緣」的態度。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