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國票金控 2024 年前八月營運表現穩健,稅後淨利與去年同期約略持平。證券子公司因股市交易熱絡而獲利大幅成長,抵銷了票券與創投業務的衰退。近期美國聯準會 (Fed) 啟動降息循環,預期將顯著降低公司美元債券部位的資金成本,對未來損益產生正面助益。
- 整體獲利:2024 年前八月稅後淨利為 15.52 億元,年增 2.65%,EPS 為 0.44 元,與去年同期持平。
-
子公司表現:
- 國票證券:獲利成長強勁,前八月稅後淨利 11.79 億元,年增 50.46%,為集團主要成長動能。
- 國際票券:受外幣債評價影響,獲利較去年同期微幅減少 2.28%。
- 國票創投:因投資評價及處分利益減少,獲利較去年同期衰退。
- 新業務發展:子公司國票租賃於 2024 年 4 月成立,9 月正式開業,將專注於中小企業融資服務,拓展間接金融業務。
- 未來展望:美國降息有利於外幣債券部位的利差擴大與評價回升;而台灣貨幣政策偏向緊縮,則有助於票券授信業務利差。樂天銀行在主管機關放寬線下業務後,聯貸業務已有顯著成長,有助於未來虧損收斂。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國票金控以票券業務為核心,近年積極拓展證券、創投、純網銀及租賃等多元業務,從專注於直接金融市場逐步擴展至間接金融與消費金融領域。
-
核心業務結構:
- 國際票券:仍為集團營運主體,但獲利貢獻佔比因證券業務成長而相對調整。業務包含票券、債券、股權及授信。
- 國票證券:受惠於台股交易熱絡,經紀業務大幅成長,獲利貢獻度已提升至 40%。
- 樂天銀行:存款與放款規模顯著成長,存放比已超過 50%,並積極透過策略聯盟拓展生態圈。
- 國票創投:主要投資於大健康、金融科技、ESG 及電動車相關產業,並持有中國大陸的國旺租賃。
- 國票租賃:新成立的子公司,旨在延伸對中小企業客戶的金融服務。
-
各業務概況:
- 票券業務:授信業務利差因市場資金緊縮而有擴大空間,彌補了因升息循環受壓的債券業務。在綠能融資領域具市場領先地位,授信餘額達 174 億元,並連續五年榮獲「光鐸獎」。
- 證券業務:經紀業務為主要收入來源,佔比達 68%。自營業務則採取穩健策略,透過股權、期權、債券及權證發行等多角化操作以穩定收益。
- 純網銀業務:樂天銀行放款餘額自去年 58 億元大幅成長至 152 億元,其中聯貸業務已佔授信餘額兩成。透過與支付業者(如悠遊付、街口支付)合作,獲客成效顯著。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數據 (截至 2024 年 8 月):
- 稅後淨利:15.52 億元 (年增 2.65%)
- 每股盈餘 (EPS):0.44 元
- 股東權益:417 億元
- 每股淨值:11.82 元
- ROE:5.55%
- ROA:0.81%
- 資本適足率:135%
- 雙重槓桿比率:118% (因增持國票證券及轉投資國票租賃而上升)
-
財務驅動與挑戰:
- 成長驅動:國票證券的經紀與自營業務表現優異,是今年主要的獲利貢獻來源。樂天銀行放款業務快速成長,雖因提存影響當期損益,但為未來利息收入奠定基礎。
- 挑戰因素:過去兩年的升息循環對國際票券的外幣債券部位造成壓力,呈現虧損狀態。國票創投的投資收益因市場波動而較去年減少。中國大陸景氣趨緩,使轉投資的國旺租賃逾期放款率 (預放) 略為升高至 3.5% 以內。
-
重要事件影響:
- 美國聯準會降息:國票金持有約 320 億元的美元債券部位,其資金成本多為浮動利率。降息將直接降低資金成本,預期若全年降息幅度達 1%,將對損益產生顯著的正面貢獻。
- 台灣央行緊縮政策:國內緊縮的貨幣環境有助於票券授信業務的利差擴大,但同時也壓縮了台幣債券的獲利空間。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利率環境轉變:美國進入降息循環,為外幣債券投資帶來順風。管理層已逐步拉長債券存續期間至 6 年左右,並擴大部位至 320 億元,以掌握未來利率下行的獲利機會。
- 綠色金融:持續深耕綠能融資,將貨幣市場資金引導至 ESG 相關產業,如太陽能光電與儲能設備。此業務不僅符合永續趨勢,也提供穩定的利差收入。
- 純網銀法規鬆綁:主管機關逐步開放純網銀線下輔助業務,為樂天銀行承作法人金融(如聯貸、企業貸款)掃除障礙,有助於其擴大業務範疇及提升放款動能。
-
產品與合作:
- FRCP (浮動利率商業本票):國票金在此市場保持領導地位,透過此產品協助企業規劃中長期資金,並結合綠能融資等專案,目前市場餘額為 676 億元。
- 數位金融平台:國票證券積極投入數位平台開發,提供適用於高頻交易或智慧下單等不同客群需求的 App,提升客戶體驗。
- 生態圈合作:樂天銀行積極與外部業者結盟,包括多家電子支付與產險公司,擴大獲客來源與金融服務場景。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發展計畫:
- 業務多元化:從原有的直接金融業務,透過新設國票租賃與發展樂天銀行,延伸至間接金融、中小企業金融及消費金融,擴大客戶服務廣度與集團營運規模。
- 強化法人金融:利用在票券市場的客戶基礎,延伸至租賃與樂天銀行的企業貸款服務,發揮集團綜效。
- 數位轉型:持續投資於數位金融科技,優化證券與純網銀的線上服務平台,以應對市場競爭。
-
競爭優勢:
- 貨幣市場領導地位:在票券、FRCP 及綠能融資等領域擁有穩固的市場地位與專業經驗。
- 穩定的資金來源:外幣債券部位的資金有 67% 來自國內,相較於依賴海外同業拆借,資金來源更為穩定。
- 穩健的風險控管:自營投資採取多角化策略以平衡市場波動,債券投資組合亦維持高信評水準,確保流動性與操作彈性。
6. 展望與指引
-
獲利前景:
- 正面:美國降息將直接挹注外幣債券的損益表現,獲利有望逐季提升。
- 穩健:台灣市場的授信利差預期將因資金緊縮而擴大,支撐票券本業獲利。
- 改善:樂天銀行放款規模持續擴大,預期明年利息收入貢獻將更為顯著,虧損情況有望改善。
-
潛在機會與風險:
-
機會:
- 利率下行週期有利於債券資本利得的實現。
- 主管機關對純網銀業務的持續開放,將為樂天銀行帶來更多業務機會。
- 新成立的國票租賃可望成為集團新的成長引擎。
-
風險:
- 台灣貨幣政策若持續緊縮,台幣債券部位的獲利仍將承壓。
- 中國大陸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可能影響國旺租賃的資產品質與獲利能力。
- 證券市場成交量若萎縮,將影響經紀業務收入。
-
機會:
7. Q&A 重點
-
Q1:美國聯準會降息兩碼,對國票金的票券與債券業務操作策略有何影響?
A1:影響需區分為兩部分。
- 外幣債券 (美元債):直接受益。國票金持有約 320 億元的美元債,降息使浮動利率的資金成本下降,將直接且顯著地貢獻於損益表。若年底前累計降息達 1%,效益將非常可觀。此外,長天期利率下跌也創造了實現資本利得的交易空間。
- 台幣業務 (票券及台幣債):主要受台灣貨幣政策影響。目前國內政策偏向緊縮,這對授信業務利差有利,有助於議價能力提升,可彌補債券業務的不足;但對台幣債券的獲利仍是壓縮的狀態。
-
Q2:大陸國旺租賃的逾放比率提升,可否分享目前的營運狀態與展望?
A2:確實受到中國大陸景氣下滑影響,客戶回款速度延遲。公司在一年前已預見此趨勢,並將客戶結構調整為以大型客戶為主。雖然這壓縮了利差(因市場競爭激烈),但風險較可控。近期透過資金調度及避險操作,有效降低了資金成本,利差已見回升。預期今年仍可維持去年七至八成的獲利水準。
-
Q3:聯準會降息對國票金營運的具體影響數為何?
A3:最直接的影響是 320 億元外幣債部位的資金成本降低。若全年降息 1%,成本就直接減少 1%,這會反映在損益上。另外,在資本利得方面也會有更多操作空間。
-
Q4:主管機關開放純網銀線下作業服務,對樂天銀行哪些業務有直接助益?
A4:主要受益的是法人金融業務。過去如擔保品設定、法人對保等需要線下服務,限制了業務發展。法規放寬後,聯貸業務已見顯著成效,截至 8 月底餘額達 31 億元(9 月估計達 38 億元),佔整體授信餘額已達兩成。這些新增放款雖因需提列 1% 備抵呆帳而影響當期獲利,但其貢獻將在明年顯現。
-
Q5:國票證券的經紀業務市佔率下滑,而融資業務也較去年下滑,原因為何?
A5:經紀業務市佔率下滑,是因為當市場交易熱絡時,散戶與年輕族群交易佔比會提高,而這部分並非國票證券的核心客群,其客戶結構以中實戶為主。至於融資業務,主要使用者仍是中實戶,因此市佔率下滑情況並不明顯,仍維持相當的市場地位。
-
Q6:樂天銀行全年的稅前虧損是否預估會大於去年?
A6:預估與去年大致持平。雖然放款規模擴大帶來了更多的利息收入,但同時也必須依法規提列相應的備抵呆帳費用,兩者一增一減相互抵銷,因此虧損幅度預期與去年相當。
-
Q7:樂天銀行明年獲利改善的幅度,虧損能降低到什麼水準?
A7:這點較難精確估計。一方面,存放款餘額擴大與利差改善會直接貢獻營收。但另一方面,隨著主管機關開放更多業務,公司勢必會投入更多資源(人力、系統開發等資本支出與費用),這些新增的費用會抵銷部分獲利。因此,雖然明年虧損情況應會改善,但具體幅度仍需視新業務投資的規模而定。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