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新光金控於 2019 年 11 月 28 日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說明 2019 年第三季營運成果。
- 整體獲利表現: 2019 前三季合併稅後淨利達 新台幣 190.6 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每股盈餘 (EPS) 為 新台幣 1.55 元。
- 綜合損益大幅成長: 受惠於新光人壽其他綜合損益 (OCI) 回升,2019 前三季合併綜合損益達 新台幣 437.4 億元,較去年同期的 -13.8 億元顯著改善。
- 資產與權益穩定增長: 截至 2019Q3 底,金控總資產達 新台幣 3.93 兆元,年成長 7.9%;合併股東權益提升至 新台幣 1,918 億元,年成長 18.6%。
-
子公司營運亮點:
- 新光人壽: 經常性收益提升,但因外匯未實現利益增加導致所得稅費用提高,稅後淨利略降。投資策略著重外幣保單及保障型商品。
- 新光銀行: 稅後淨利年增 4.9%,主要由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成長 18.5% 所帶動。資產品質維持穩健,逾放比及呆帳覆蓋率均優於同業。
- 元富證券: 受惠於股債資本利得增加,自營業務收入年增 50.5%,帶動整體稅後淨利年增 31.1%。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新光人壽
- 保費收入: 2019 前三季初年度保費 (FYP) 為 新台幣 842 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總保費收入因續期保費成長 6.1%,年增 3.9% 至 新台幣 2,260 億元。
-
產品策略:
- 外幣保單為銷售主力,2019 前三季銷售金額達 新台幣 560 億元,年成長 21.3%,佔 FYP 比重達 66.4%。此策略有助於控管匯兌避險成本。
- 積極推動保障型商品(如健康險)銷售,以提升新契約價值 (VNB)。2019 前三季 VNB 較去年同期成長 8.2%。
- 負債成本: 持續下降,自 2018 年底的 4.08% 降至 2019Q3 的 4.00%,預計全年可降至 4.00% 以下。
新光銀行
-
放款業務: 2019 前三季總放款餘額達 新台幣 5,857 億元,較年初成長 3.3%。全年放款成長目標維持 6%。
- 企業金融: 動能主要來自國內大型企業放款及海外聯貸,分別較年初成長 12.7% 及 13.3%。
- 消費金融: 由房貸及無擔保信貸帶動,整體業務較年初成長 3.6%。
- 財富管理: 為手續費收入主要來源,2019 前三季收入達 新台幣 18.8 億元,年成長 18.5%。主要動能來自基金及海外有價證券銷售。
元富證券
- 業務表現: 2019 前三季經紀業務市佔率為 3.69%,市場排名第六。
- 收入結構: 自營業務表現亮眼,收入達 新台幣 21.3 億元,年成長 50.5%,佔總營收比重達 46.4%,成功彌補因市場日均量下滑而減少的經紀業務收入。
3. 財務表現
金控合併財務數據
- 合併稅後淨利: 2019 前三季為 新台幣 190.6 億元,較去年同期微幅減少 2.1%。
- 合併綜合損益: 新台幣 437.4 億元,主要來自新壽持有之金融資產未實現評價利益回升。
- 每股盈餘 (EPS): 新台幣 1.55 元。
-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11.32% (未年化)。
新光人壽
- 稅後淨利: 2019 前三季為 新台幣 135.8 億元,年減 12.4%。主因是外匯相關未實現利益增加,導致所得稅費用提升;稅前淨利則年增 13.0%。
- 投資收益: 總投資收益達 新台幣 943 億元,年增 11.0%。其中,經常性收益增加 95 億元,為主要貢獻來源。
- 投資報酬率: 2019 前三季年化投資報酬率為 4.33%,避險前經常性收益率為 4.15%,較去年同期提升 11 bps。
- 避險成本: 2019 前三季年化避險成本為 1.50%,低於 2018 全年的 1.72%。
新光銀行
- 稅後淨利: 2019 前三季為 新台幣 40.9 億元,年增 4.9%。
- 利差: 受市場競爭及美國聯準會降息影響,2019Q3 存放利差降至 1.80%,淨利差 (NIM) 則維持在 1.43%。
- 資產品質: 維持良好,2019Q3 逾放比為 0.20%,呆帳覆蓋率為 635.07%,雙雙優於業界平均水準。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人壽產品轉型: 公司策略性地在 2019Q3 加強推動保障型商品,雖短期內影響初年度保費 (FYP) 總量,但有助於提升新契約價值 (VNB) 及優化產品結構。第四季將重新聚焦外幣保單銷售動能。
- 銀行掌握臺商回臺商機: 新光銀行已有多個臺商回臺投資貸款案獲准,預計將於第四季陸續動撥,成為企金放款的成長動能之一。
- 投資市場應對: 因應第三季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 (NDF) 避險成本高昂(接近 5%),新壽投資團隊彈性調整避險策略,略微放大曝險部位以降低成本。未來將視市場成本變化動態調整。
- 國內股票投資: 策略上以佈局高現金股利殖利率股票為主,佔國內股票部位約 70%,目標為穩定經常性收益。國外股票則以波段操作為主,實現資本利得。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強化人壽資產負債管理: 持續銷售外幣保單以自然避險,並推動保障型商品以提升利潤率,為接軌 IFRS 17 做準備。
- 多元化資產配置: 透過海外投資分散風險並提高收益,持續佈局投資等級債券以增加固定息收,並配置低波動高殖利率股票以穩定現金股利。
- 彈性避險策略: 核心避險比率維持在 65% 至 85% 區間,並根據市場狀況彈性運用傳統避險工具、一籃子貨幣代理避險 (Proxy Hedge) 等方式,有效控管避險成本。
- 銀行業務深化: 聚焦財富管理業務,透過銷售投資型商品及網路行銷活動,吸引新客戶與資金,目標達成全年財管收入雙位數成長。
6. 展望與指引
-
新光人壽展望:
- 預期 2020 年因應主管機關政策,整體 FYP 可能微幅下降,但續期保費將持續成長,使總保費收入維持平穩。
- 公司將更著重於提升 VNB,而非追求保費規模的成長。
-
新光銀行展望:
- 維持全年放款 6% 的成長目標。
- 預期全年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可達雙位數成長。
-
投資展望:
- 新錢投資收益率 (New Money Yield) 受全球降息影響,自年初以來已下滑約 80 bps。
- 人壽帳上現金部位將伺機重新佈局於國內外股票市場。
7. Q&A 重點
-
Q: 新光人壽第三季 FYP 下滑的原因?
A: 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去年下半年大力推動外幣保單,基期較高;第二,今年第三季策略性地將銷售重心轉向保障型商品,其件均保費較儲蓄型商品低,因此影響整體 FYP 表現。
-
Q: 第三季避險組合有較大變動,曝險部位增加的原因為何?
A: 第三季 NDF 避險成本一度高達近 5%,經評估後認為新台幣升值幅度應不至於超過此成本,因此策略性地略微放大曝險部位以降低避險支出。核心避險比率仍維持在 65% 至 85% 的區間,策略具備彈性。
-
Q: 新光銀行的放款動能,特別是臺商回臺投資的貢獻?未來利差 (NIM) 展望?
A: 臺商回臺投資相關貸款的利差競爭激烈,約在 0.3% 至 0.4% 之間。目前已有多個案件核准,預計第四季會陸續動撥。公司全年放款成長目標維持 6%。(註:簡報者未直接回覆 NIM 展望)
-
Q: 第三季經常性收益率拉高至 4.15% 的原因?國內股票的投資策略為何?
A: 收益率提升主要因為第三季為現金股利入帳高峰期。國內股票策略以長期持有高現金股利個股為主,佔比約七成,年初至今國內股票部位為淨增加。帳面上看到的部位減少,部分原因是除息後尚未完全填息。
-
Q: 年底前是否有增提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的計畫?
A: 目前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餘額尚有約 43.8 億元,足以因應市場波動,因此暫時沒有增提的計畫。
-
Q: 人壽目前現金部位較高,未來的投資方向?
A: 增加的現金將會伺機重新佈局 (redeploy) 於股票市場,包括海外股票及國內的類債券型股票 (高股息、低波動)。
-
Q: 2019 前三季的新契約價值 (VNB) 表現如何?利變型保單佔準備金比重?
A: 2019 前三季 VNB 累計達 新台幣 173 億元,較去年同期的 160 億元成長 8.2%。利變型保單佔整體準備金比重約 24%。
-
Q: 海外債券部位的收益率水準?明年 FYP 與 VNB 的展望?
A: 目前海外債券的再投資收益率約 4.2%,既有部位的平均收益率則接近 4.8% 至 4.9%。展望明年,受監理政策影響,整體市場 FYP 可能會略為減少,但新壽將著重於提升 VNB,預期總保費收入在續期保費帶動下可望持平。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