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並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新光金控於 2016 年 3 月 10 日舉行 2015 年第四季法人說明會,說明 2015 年營運成果及 2016 年展望。
- 整體獲利狀況:2015 年合併稅後淨利為 新台幣 68.4 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為 57.8 億元,EPS 為 0.57 元。截至 2015 年 12 月底,每股淨值回升至 10.8 元。
-
子公司核心業務穩健:
- 新光人壽:核心策略為降低負債成本與提升經常性收益。2015 年負債成本較 2014 年下降 13 bps 至 4.51%,優於預期。避險前經常性收益率提升 19 bps 至 3.88%。然而,為改善資產品質,公司處分展望不佳之持股,導致全年投資報酬率降至 3.68%。
- 新光銀行:2015 年合併稅後淨利為 50.3 億元,較 2014 年微幅減少 2.4%,主因為 2014 年有一次性不動產處分利益 5.1 億元墊高基期。存放利差與淨利差分別提升 8 bps 及 3 bps,來到 1.93% 與 1.46%。資產品質優於同業平均,逾放比為 0.19%,呆帳覆蓋率達 697.19%。
- 資本適足率:集團及各子公司資本適足率均優於法令標準。新光金控資本適足率 (CAR) 為 124.7%,新光人壽風險資本適足率 (RBC) 為 267.8%,新光銀行資本適足率 (BIS) 為 11.8%。
-
2016 年展望:
- 人壽將持續推動降低負債成本 10 bps及提升避險前經常性收益率 10 bps的目標。此外,已獲主管機關核准,2016 年將可收回 70 億元不動產特別準備金,用於改善資產品質及提升股東權益。
- 銀行將聚焦於中小企業及海外放款,並積極發展數位金融,預期財富管理業務將有雙位數成長。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新光人壽:
- 產品策略轉型:著重銷售分期繳商品,以穩定現金流並有效降低負債成本。2015 年 FYPE/FYP 比率自 33.3% 提升至 38.1%。傳統型保單為銷售主力,佔初年度保費 88.1%;相對地,投資型與利變型商品則大幅縮減。
- 保障型商品動能強勁:意外與健康險成長顯著,其中長照、長護、長扶等類長看險商品,2015 年初年度保費達 32 億元,年成長 75%,成為提升死差益的重要來源。
- 保單活化成效:2015 年完成超過 3,000 件舊保單轉換,轉換保價金逾 10 億元,其中七成轉為健康險,三成轉為長看相關保險。
-
新光銀行:
- 放款結構調整:整體放款餘額年增 1.1%,成長趨緩,主因是策略性減少土建融授信。消費金融動能良好,房貸及無擔消貸業務均有超過 10% 的成長。
- 手續費收入來源:2015 年淨手續費收入年增 2.6%。儘管財富管理因基金銷售衰退而下滑 7.7%,但信用卡及法金相關手續費的增長彌補了缺口。交叉銷售新壽保單仍是重要貢獻,2015 年帶來 11.68 億元手續費收入。
- 存款結構優化:為因應央行降息,銀行積極管控高成本存款,活存比自 40.0% 提升至 42.3%,有助於穩定利差。
3. 財務表現
-
新光金控:
- 2015 年合併稅後淨利 68.4 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 57.8 億元,EPS 0.57 元。
- 2015 年底每股淨值 10.8 元。
- 子公司獲利貢獻方面,銀行仍是主要獲利來源,貢獻 50.3 億元;人壽因處分股票影響,稅後淨利僅 1.4 億元。
-
新光人壽:
- 保費收入:2015 年總保費收入 2,277.9 億元,年增 8.4%,主要受惠於續期保費強勁成長 24.6%。
- 投資收益:受股票市場波動及處分展望不佳持股影響,投資收益較前一年度下降 8.1%。但固定收益的利息收入大幅成長 19.7%,年增 102.6 億元。
- 負債成本:自 2012 年以來,每年均達成下降超過 10 bps 的目標,2015 年底降至 4.51%。
- 資產品質:截至 2015 年底,帳上已無 CDO 部位。
-
新光銀行:
- 利息收入:淨利息收入 103.6 億元,年增 6.7%,主要受惠於淨利差 (NIM) 穩定提升至 1.46%。
- 資產品質:逾放比 0.19%,呆帳覆蓋率 697.19%,資產品質維持穩健。
- 備抵呆帳:2015 年因 TMU/TRF 相關業務提存 5.3 億元。預估 2016 年整體提存費用將不高於 2015 年。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投資策略調整 (人壽):
- 增加固定收益配置:為提升經常性收益,大幅增加國際板債券及海外債券投資。國際板債券部位在 2015 年底已達 2,333 億元,平均殖利率超過 4.5%,預計 2024Q2 底將增至 3,000 億元。
- 降低股票部位:為控制市場波動風險,國內外股票部位合計將控制在 2,500 億元左右,佔總資產比重將隨資產規模擴大而下降。
- 活化不動產:處分收益率較低的成熟標的 (如 A8 大樓),並將資金轉投於國內 10 個開發案及海外高收益不動產 (如倫敦 4% 收益率商辦)。
-
數位金融與海外佈局 (銀行):
- 數位金融:2015 年已完成金管會開放的所有線上申辦服務。2016 年將全力升級數位平台,並推展跨境支付業務,近期將與微信支付合作推出線下支付服務。
- 海外擴張:持續耕耘亞太市場,積極爭取越南平陽分行的設立許可。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新光人壽:
- 長期策略:核心目標是讓避險後經常性收益率超越負債成本,使利差損缺口收斂,未來獲利將更穩定地來自死差與費差益。
- 組織優化:已與國際顧問公司展開合作,目標是優化業務員組織結構,加速年輕化並提升生產力。
- 資產品質改善:將運用 2016 年收回的 70 億元不動產特別準備金,持續處分展望不佳的股票,以改善資產品質並提升股東權益。
-
新光銀行:
- 業務成長動能:未來成長將來自中小企業放款、海外放款及消費金融。
- 財管業務強化:為達成雙位數成長目標,將擴編理專及顧問團隊至 470 人,並強化 IT 系統支持,鎖定資產 300 萬以上客戶及 OBU 客群,深化跨售業務。
- 風險與利率管理:在資產成長的同時,將嚴控資產品質。為因應央行降息壓力,將透過提高活存比、存放比及資金運用效率,維持淨利差穩定。
6. 展望與指引
-
新光人壽 2016 年指引:
- 負債成本:目標再降低 10 bps 以上。
- 經常性收益:避險前經常性收益率目標提升 10 bps 以上。
- 避險成本:有信心維持在 60 bps 左右的較低水平。
- 新契約保費:目標達到雙位數成長。
-
新光銀行 2016 年指引:
- 放款成長:消金業務因總體環境影響,預估成長 6-7%。
- 財富管理:目標雙位數成長。
- TRF 提存:預估 2016 年提存金額約 5.3 億元,與 2015 年相當。
- 營運費用 (OPEX):因應財管人力擴增及業務發展,預期費用將隨之成長。
7. Q&A 重點
-
Q1:(瑞信證券) 人壽提升 10 bps 經常性收益的來源為何?年底資產配置規劃?不動產特別準備金 70 億元是否計入損益?銀行 2016 年營運費用成長率?
A1:
- 收益提升來源:主要來自資產重配置。1) 外幣保單 (佔 FYP 三成) 資金直接投入海外高收益債券,無避險成本。2) 台幣保單資金從國內低收益固收及波動較大的股票,轉向國際板債券 (目標 2024Q2 達 3,000 億元)。3) 不動產資金由低租金收益率資產 (如 A8 的 2.55%) 轉向高收益率標的 (如倫敦商辦的 4%)。
- 不動產準備金:70 億元將分 12 個月認列,每月 5.83 億元,會計入損益。主要目的是用於提升股東權益及改善資產品質。未來會持續向主管機關申請。
- 銀行費用:未提供具體成長率,但提到將增加財管人力至 470 人並強化 IT 系統,預期費用將隨業務擴展而增加。
-
Q2:(摩根士丹利) 人壽年底未實現損失金額及組成?TRF 提存金額確認?2016 年租金收入預估?
A2:
- 未實現損失:2015 年底人壽帳上未實現損失約 340 億元,主要來自股票部位。公司在 2016Q1 持續處分展望不佳的股票以改善體質。
- TRF 提存:2015 年已提存 5.3 億元。2016 年預估提存金額不高於去年水準 (約 5.3 億元),其中 1-2 月已提列約 2.1 億元。
- 租金收入:A8 大樓處分後,全年租金收入約減少 7 億元,但公司希望透過提升現有大樓的出租率來彌補其中一半的缺口。
-
Q3:(大和證券) TRF 壓力測試的人民幣假設?人壽資產與負債存續期間?2016 年費用展望?
A3:
- TRF 壓力測試:內部風控壓力測試的情境設定在人民幣兌美元 7.25 的水準。
- 存續期間:資產 (Asset) 存續期間約 10 年,負債 (Liability) 存續期間接近 20 年。由於負債有效存續期間較長,兩者間的差距不易縮小,目前資產配置仍以收益性為主要考量。
- 費用展望:人壽總公司因流程優化,管理費用持續下降;但為達成新契約雙位數成長目標,業務費用將會增加,整體費用率將控制在預算內。銀行費用則因人力擴編而增加。
-
Q4:(投資人) 未實現損失改善的原因?是否有目標?今年是否會再處分不動產以實現利益?
A4:
- 未實現損失變化:2015 年未實現損失狀況實際上是惡化的 (約惡化 50 億元),主因是台股大盤下跌超過千點。公司雖積極實現部分虧損以汰換持股,但市場評價下跌的影響更大。2016 年的目標是運用不動產特別準備金收回的資源,積極改善未實現損失狀況。
- 不動產處分:目前沒有再處分大型不動產的規劃。處分 A8 是基於資產活化考量,將 2.55% 的收益率資產轉換為 4% 以上的固定收益資產,以提升經常性收益,並非單純為實現獲利。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的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之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