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新光金控 2014 年上半年營運表現穩健,核心子公司新光人壽與新光銀行業務均有成長。
- 整體獲利:2014 年上半年合併綜合淨利為 62.9 億元,合併稅後淨利為 33.6 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為 27.2 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EPS) 為 0.28 元。
- 股東權益與淨值:股東權益較去年同期成長 14.1%,達到 1,059.5 億元;每股淨值為 11.36 元。
-
子公司表現:
- 新光人壽:初年度保費 (FYP) 收入達 362.4 億元,年增 63%,主要由外幣保單及傳統險帶動。年化投資報酬率為 4.2%。
- 新光銀行:淨利息收入與淨手續費收入分別年增 16.5% 及 9.3%,提存前獲利成長 22.1%,達 36.3 億元。
- 資本策略:於 2014 年 8 月 27 日成功發行 50 億元 國內可轉換公司債,票面利率與賣回殖利率均為 0,轉換價格為 10.5 元,有助於強化集團資本。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新光金控透過旗下子公司提供壽險、銀行、證券及資產管理等多元金融服務。
-
新光人壽:
-
產品策略:2014 年上半年聚焦於外幣保單與長期看護健康險。
- 外幣保單:上半年銷售達 133.7 億元,年增 190.7%,佔初年度保費比重達 36.9%。此類商品有助於資產負債配合,並降低匯兌避險成本。
- 長期看護險:上半年銷售 23,530 件,初年度保費 9.77 億元,市佔率近 55%。全年銷售目標為 6 萬件。
- 保費結構:傳統型保單 FYP 大幅成長 349%,達 282.1 億元,為主要成長動能。意外與健康險亦成長 50%。
- 新契約價值:上半年新契約價值 (VNB) 成長超過 50%,顯示產品組合轉向高價值保單。
-
產品策略:2014 年上半年聚焦於外幣保單與長期看護健康險。
-
新光銀行:
- 業務核心:平衡發展消費金融與企業金融,並致力提升客戶歸戶收益。
- 放款組合:總放款餘額為 4,699 億元,年增 7.9%。其中,為提升收益率,無擔保貸款與中型企業貸款的成長優於整體平均。
- 財富管理:為手續費收入主要來源,佔比達 44.7%。透過銀行理專登錄為人壽業務員的共同行銷模式,帶動保險手續費收入年增 153.3%。
3. 財務表現
-
金控合併財務:
- 2014 年上半年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 27.2 億元,EPS 為 0.28 元。
- 總資產達 2.66 兆元,年增 8.9%。
- 綜合淨利高於稅後淨利,主要反映備供出售金融資產之未實現利益回升。
-
新光人壽:
- 獲利與權益:上半年合併稅後淨利 4.2 億元,股東權益 681.1 億元,年增 11%。
-
投資績效:
- 年化投資報酬率:4.2%。
- 避險前經常性收益率:3.28%,年增 11 bps。
- 避險成本:上半年年化避險成本為 86 bps,高於去年同期。
- 國內現金股利:預估全年收入 72 億元,年增 8.8%。
- 資產配置:總投資金額 1.74 兆元。為提升收益,持續增加國外固定收益部位,上半年該部位金額達 7,226 億元,年增 13.2%。
-
新光銀行:
- 獲利能力:上半年稅後淨利 23.9 億元,年增 9.8%。
- 利差表現:存放利差由 1.80% 提升至 1.84%。淨利差 (NIM) 則因存放比下降而略降至 1.40%。
- 資產品質:資產品質維持良好,逾放比降至 0.36%,呆帳覆蓋率提升至 324.27%。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趨勢與機會:
- 高齡化社會:長期看護險市場潛力巨大,新光人壽憑藉早期佈局與專業訓練,已取得市場領先地位。
- 法規開放:主管機關開放保險業投資於國內掛牌之外幣計價債券(國際板債券、寶島債),此類債券平均殖利率約 4.36%,扣除避險成本後仍顯著高於國內債券,有助於提升經常性收益。
- 保單活化政策:主管機關推動保單活化,對擁有大量繳費期滿保單的老牌壽險公司(如新光人壽)相對有利,可望創造新的業務機會。
-
重點產品策略:
- 長期看護險:新契約價值利潤率 (VNB Margin) 介於 40% 至 90%,具備高利潤貢獻。公司目標是未來此類商品佔初年度保費比重可達三成。
- 利變型壽險:自 2024Q2 起,已停止銷售六年期、十年期等短期養老險,目前銷售之利變壽險均為終身型商品,存續期間長,有利於資產負債管理。
-
通路合作:
- 銀行保險:自 2014 年 4 月起,新光銀行理專直接登錄為新光人壽業務員,此舉強化了理專的專業訓練與銷售工具支援,成功帶動分期繳等高價值保單的銷售,使銀行保險通路的手續費收入大幅成長。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新光人壽:
- 投資策略:積極佈局國際板及寶島債,目標於 2014 年底將投資部位從目前的 428 億元 提升至 1,000 億元,預計每年可增加約 16 億元 的利息收入。
- 風險管理:將改善備供出售金融資產之未實現損失列為管理層 KPI,將透過時間逐步改善。
- 產品發展:持續推動長期看護險,並配合主管機關政策,規劃保單活化相關業務。
-
新光銀行:
- 業務重點:持續推動中小企業及消費金融貸款,以提升整體放款收益率。
- 資本與提存:年底前將達成正常放款餘額 1% 的提存要求,以符合新法規。
- 手續費收入:下半年將持續強化保險商品,並拓展海外有價證券及基金銷售。
-
金控整體:
- 持續發揮子公司間的營運綜效,特別是壽險與銀行在銀行保險通路的合作。
- 穩健拓展海外市場,並深化與元富證券的業務合作。
6. 展望與指引
-
新光人壽:
- 銷售目標:2014 年全年長期看護險銷售目標為 6 萬件。
- 收益預期:預計全年國內現金股利收入約 72 億元。
-
新光銀行:
- 利差展望:預期 2024Q3 存放比將回升,有助於帶動淨利差 (NIM) 改善。
- 資產品質:將持續提存,確保年底前呆帳覆蓋率符合法規要求。
-
金控整體:
- 管理層對下半年營運表現持審慎樂觀態度,預期績效將進一步提升。
7. Q&A 重點
-
Q:關於壽險,傳統型 FYP 中躉繳的利變壽險佔比?定期繳的結構(如長看險)?
A:
- 2014 年上半年利變壽險總銷售額為 144.9 億元。在 282.1 億元 的傳統型商品中,躉繳為 103.6 億元,分期繳為 178.5 億元。躉繳部分絕大多數為利變壽險。
- 長期看護險 FYP 9.77 億元,歸類於「意外健康及團險」項目中。
-
Q:第二季避險成本較高的原因?
A:
主要原因是 2024Q2 新台幣升值(從 30.51 升至 29.915),導致避險工具(CS 及 NDF)成本增加。上半年 86 bps 的避險成本中,74 bps 來自避險工具成本,12 bps 來自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提存。
-
Q:銀行存款成長強勁的策略為何?
A:
主要為配合今年放款成長 6% 至 7% 的目標。同時,這也是集團資金的彈性調度,人壽多餘的資金可存放於新光銀行,增加資金運用效率。
-
Q:銀行 6 月處分大樓的獲利認列時間?
A:
西昌街大樓已於 6 月處分,其中 3 億元 獲利於 7 月入帳。剩餘約 2 億元 因分行仍承租該地,將採遞延方式認列。
-
Q:推動長看險對公司的主要幫助為何?
A:
- 高利潤:長看險 VNB 利潤率極高,10 年期繳費約 40%,20 年期繳費更高達 90%,利潤來源涵蓋死差、費差與利差。
- 市場潛力:台灣長看險投保率僅 2%,隨社會高齡化,市場需求將快速成長,具備龐大業務潛力。
-
Q:銀行理專登錄為人壽業務員的策略改變,對銷售產品有何影響?
A:
此改變讓理專可運用人壽的系統資源與教育訓練,提升了對客戶的服務能力。在產品銷售上,分期繳等高佣金、高價值的商品銷售有明顯成長,帶動銀行保險手續費收入大幅提升。
-
Q:為何新光在長看險領域比同業積極?
A:
新光自民國 85 年(1996 年)即開始銷售長看險,是市場的先行者。長看險概念複雜,需要深度訓練,新光在此領域起步早,業務團隊的專業知識與銷售經驗均領先同業。
-
Q:新光銀行的資本適足率?以及人壽帳上未實現損失的改善計畫?
A:
- 銀行資本適足率:2014 年 6 月底,BIS 為 10.99%,Tier 1 為 8.21%。
- 未實現損失:目前未實現損失約 300 餘億元,主要來自國內股票(特別是塑化股)。公司已將改善此狀況列為總經理及高階主管的 KPI,並透過增加持有至到期日 (HTM) 債券部位來提升經常性收益,將用時間逐步改善。
-
Q:利變壽險的平均存續期間與預定利率?
A:
目前銷售的利變壽險均為終身型,存續期間長(預估超過 20 年)。預定利率與主管機關規定的準備金提存利率一致,依繳費年期不同而異,例如台幣六年繳以上為 2.5%,美元六年繳以上為 3.5%。
-
Q:投資國際板債券的資金來源?以及不動產的投資計畫?
A:
- 資金來源:將視市場發行量與公司現金流狀況進行投資,目標年底前達到 1,000 億元。
- 不動產:目前暫時沒有新的不動產投資動作。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