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彰化銀行於 2019 年上半年面臨中美貿易戰等不確定因素,整體營運表現穩健。儘管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公司仍將持續鞏固核心業務,並專注於風險控管與資產品質。
- 獲利表現:2019 前兩季稅前盈餘為 70.47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5.7%。稅後 EPS 為 0.60 元,年化稅後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為 7.62%,年化稅後資產報酬率 (ROA) 為 0.57%。截至 7 月底,自結稅前盈餘已達 82.48 億元。
- 核心收益:利息淨收益較去年同期成長 1.0%,然因 Swap 交易量減少,整體淨收益微幅衰退 2.5%。
- 海外獲利:海外分行及 OBU 業務成長顯著,境外獲利佔比提升至 55.5%,較去年同期的 43.1% 增加 12.4 個百分點,成為重要的獲利動能。
- 資產品質:資產品質維持良好,2019Q2 逾放比降至 0.30%,備抵呆帳覆蓋率則提升至 400.80%。
- 業務展望:未來將聚焦於中小企業放款、房貸業務,並積極掌握臺商資金回流所帶來的財富管理商機。全年放款成長目標設定為 2% 至 3%。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彰化銀行的核心業務以存放款為主,並持續優化業務結構,拓展多元收入來源。
- 放款業務:2019Q2 總放款餘額為 1 兆 3,710 億元。為優化結構,策略性減少政府貸款(年減 24.1%),並持續深耕中小企業客戶,其放款佔比已提升至 31.1%,放款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 1.3%。海外分行放款業務則維持穩定。
- 存款業務:2019Q2 總存款餘額為 1 兆 6,980 億元,年成長 0.8%。其中,成本較低的新臺幣活期存款年增 5.4%,佔比提升至 65.6%,有助於改善資金成本結構。
- 手續費收入:2019 前兩季手續費淨收益為 22.97 億元。主要來源為財富管理業務,佔比達 62.6%。其中,保險商品手收成長 15%,但基金銷售因市場波動而衰退約兩成。
- 海外佈局:海外分行遍及歐美、亞洲及中國大陸。2019 上半年海外分行放款中,歐美地區佔 48.5%,亞洲(不含中國)佔 37.5%,中國大陸佔 14.0%。未來將持續整合東協地區據點,並籌備設立休士頓分行。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數據 (2019 前兩季):
- 稅前淨利:70.47 億元 (年減 5.7%)
- 稅後淨利:59.99 億元 (年減 8.6%)
- 稅後每股盈餘 (EPS):0.60 元
-
淨收益:159.99 億元 (年減 2.5%)
- 利息淨收益:116.84 億元 (年增 1.0%)
- 手續費淨收益:22.97 億元 (年減 4.0%)
-
存放利差與淨利差 (NIM):
- 2019Q2 全行存放利差為 1.36%,較去年同期下降 4 bps,主因是為爭取優質客戶而提前反應市場降息預期。
- 淨利差 (NIM) 則維持在 1.17%,較去年同期及上一季略升 1 bp,主要受惠於資金運用於有價證券投資的收益挹注。
- 外幣存放利差 (2.20%) 仍顯著優於臺幣 (1.29%)。
-
資產品質:
- 逾放比:自 2018Q2 的 0.40% 降至 2019Q2 的 0.30%。
- 備抵呆帳覆蓋率:自 2018Q2 的 302.79% 大幅提升至 2019Q2 的 400.80%。
-
資本適足率:
- 2019Q2 資本適足率 (BIS) 為 14.64%,第一類資本比率 (Tier 1) 為 10.79%,資本水準穩健。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政府推動「臺商回臺投資」及「境外資金匯回專法」,預計將帶動國內廠房、住宅購置需求及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業務。彰銀已成立專案小組,並規劃與稅務機關及學術單位合辦研討會,以掌握相關商機。
-
數位金融發展:為因應純網銀挑戰並吸引年輕客群,彰銀積極提升數位金融競爭力。
- 優化使用者體驗:導入 RWD 技術更新網銀、增加生物辨識登入功能。
- 拓展支付場景:透過「台灣 Pay」提供 QR Code 支付功能。
- 異業結盟:參與財金公司 Open API 平台,與萊爾富等業者合作,將金融服務嵌入消費場景。
- 產品創新:發行「My 樂現金回饋卡」,結合數位存款帳戶,一個月內發卡量達 15,000 張。
- 產品策略調整:因應主管機關對儲蓄險的監管,財富管理業務將逐步調整產品結構,增加保障型及高齡化相關產品。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彰銀提出五大營運方向,以鞏固長期競爭力。
- 強化核心業務:持續拓展中小企業新戶(下半年目標 2,500 戶),積極推展消金與房貸業務,並利用大數據分析開拓潛在客源。
- 開發多元獲利來源:深化高資產客戶關係,提供財富傳承規劃。同時,積極參與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計畫(目前共 6 案),活化自有資產。
- 擴大海外布局:整合仰光、馬尼拉等東協據點,籌設休士頓分行,並積極主辦國際聯貸案,提升海外業務經營能力。
- 提升數位金融競爭力:整合海內外網銀平台,建立全媒體客服系統以提升客戶滿意度並降低成本,並持續透過異業結盟創造商機。
- 落實法規遵循及公司治理:持續強化法遵、洗錢防制機制,並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公司治理表現獲肯定,已入選臺灣永續指數、公司治理 100 指數等多項成分股。
6. 展望與指引
- 放款成長:上半年放款動能較緩,但 7 月份已見回溫,單月增加 357 億元。預計在中小企業及房貸業務帶動下,全年放款成長目標可達 2% 至 3%。
- 利率環境:管理層預期,在國內經濟成長率「保二」無虞的情況下,臺灣央行降息的可能性不高,利率環境相對穩定。美國聯準會 (Fed) 雖已降息,但外幣存放利差預期仍可維持一定水準。
- 成長動能:臺商資金回流將是下半年的主要成長動能,預期對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將有明顯貢獻。
- 潛在風險:全球經濟因中美貿易戰持續而面臨下行風險,彰銀在中國大陸的授信策略將更為審慎,聚焦於內需型企業,並嚴格控管風險。
7. Q&A 重點
-
Q: 2019Q2 存放利差下降 5 bps,但淨利差 (NIM) 能維持在 1.17%,原因為何?
A: 主要因為今年上半年 Swap (換匯交易) 的利差縮小,交易量減少,本行將部分資金轉而運用於投資有價證券,其收益挹注了利息收入,因此支撐了整體淨利差的表現。
-
Q: 對於純網銀的看法,以及彰銀如何提升數位金融競爭力?
A: 彰銀非常重視純網銀帶來的挑戰,並已採取多項措施應對:
- 優化行動銀行 APP:導入 RWD 最新技術、增加生物辨識登入(刷臉、指紋)。
- 拓展行動支付:配合公股行庫政策,APP 可產生 QR Code,用於「台灣 Pay」在超商等通路支付。
- 經營社群:透過 Facebook、LINE 與客戶互動,並已上線 LINE Business。
- 發行新產品:推出「My 樂」信用卡,結合數位存款帳戶,帶動數位帳戶開戶數。
- 開放銀行 (Open API):參加財金公司的金融 API 平台,並與萊爾富合作,讓客戶能透過萊爾富 APP 繳納信用卡款。
- 升級客服系統:將建置新的「全媒體客服系統」,整合電話、Webcall、LINE 等管道,提供統一的智能客服體驗。
-
Q: 請問對寶德能源 (Pao-Te Energy) 及潤寅 (Run-Yin) 的曝險金額?
A: 本行對潤寅沒有曝險;對寶德能源的曝險金額為 6.8 億元。
-
Q: 上半年放款成長趨緩,請問目前的放款策略及全年成長目標?
A: 全年放款成長目標為 2% 至 3%。目前的放款策略有四個重點:
- 持續發展中小企業:預計下半年增加 2,500 戶新客戶。
- 聚焦優質競爭產業:積極爭取台灣具競爭力的產業客戶。
- 推展廠房土地融資:此業務近兩年成效顯著,將持續推動。
- 加強房貸業務:Q2 已有明顯增長,下半年會持續推展。
-
Q: 臺商資金回流對財管業務的具體貢獻為何?
A: 本行已結合高資產團隊與營業單位積極拜訪潛在客戶,預期下半年對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將有很明顯的貢獻。為掌握商機,本行正與政府相關部門(如國稅局)及學術單位洽談,規劃舉辦研討會,協助客戶了解資金匯回的相關程序。
-
Q: 太陽能產業佔授信比重多少?
A: 曝險佔本行總授信比重約 0.2% 左右。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