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彰化銀行 2017 年上半年營運表現穩健。儘管因 2016 年同期有高鐵特別股的一次性股息收入,導致 2017 上半年稅後淨利年減 1.9%,但若排除此因素,核心業務的稅後淨利實則成長 3.4%。
- 核心獲利動能:受惠於存放款結構優化及美元升息循環,存放利差由去年同期的 1.32% 擴大至 1.41%,帶動核心淨利息收益年增近 3%。
- 資產品質:2017Q2 逾放比為 0.32%,主因受復興航空 11 億元 擔保放款轉列逾期影響;若排除此案,逾放比可降至 0.24%。備抵呆帳覆蓋率為 367.24%。
- 資本水準:資本適足率 (BIS) 達 12.75%,維持在歷年高點。
- 海外業務:海外分行及 OBU 業務持續成長,其稅前盈餘佔全行比重已達 50.1%,成為重要的獲利引擎。
- 下半年展望:管理層對下半年放款成長抱持樂觀態度,全年放款成長目標為 3% 至 5%。同時,預期有一筆 14 億元 的大額呆帳(岡山鋼鐵案)有機會在下半年或明年收回。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彰銀持續調整業務結構,以提升整體獲利能力與資產品質。
-
放款業務結構優化:
- 積極降低利率較低的政府及公營事業貸款比重,該類放款年減 40%,佔比降至 5.6%。
- 重點深耕中小企業融資,放款餘額年增 8.6%,佔比提升 3 個百分點至 29.8%。
- 房貸業務佔比穩定,約 27.5%。
-
存款業務結構:
- 積極爭取企業金流,帶動低成本的活期存款成長。臺幣活存比重提升至 62.2%,有效降低資金成本。
- 外幣存款方面,受惠於聯準會升息,美元存款年增 11%,佔外幣存款 76%。
-
海外業務佈局:
- 海外及 OBU 業務獲利佔比持續攀升,2017 上半年稅前盈餘達 33.71 億元,年增 16.32%。
- 放款地區策略性調整,加強佈局歐美地區,該區放款大幅成長 17.4%,佔海外分行放款比重達 49.7%。
- 持續拓展東協市場,仰光辦事處已於 8 月開業,馬尼拉分行預計年底前開業。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指標 (2017 上半年):
- 稅前淨利:71.02 億元 (年減 1.1%)
- 稅後淨利:59.56 億元 (年減 1.9%)
- 稅後每股盈餘 (EPS):0.63 元
-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8.60% (年化)
- 資產報酬率 (ROA):0.60% (年化)
- 淨利息收益 (NII):111.83 億元 (年增 2.9%)
- 手續費淨收益:24.8 億元 (年減 8.3%)
-
利差表現:
- 全行存放利差:1.41% (較 2016Q2 增加 9 bps),主要來自放款利率提升 7 bps 及存款成本下降 2 bps。
- 外幣存放利差:2.07% (較 2016Q2 增加 22 bps),顯著受惠於美元升息。
- 淨利差 (NIM):穩定維持在 1.13%。
-
手續費收益分析:
- 手續費淨收益下滑主因保險商品銷售受去年停售潮及佣金率調降影響。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年減 10%。
- 然基金商品銷售因全球股市表現良好,年成長達 25%。放款相關手續費亦穩定成長。
-
資產品質與資本:
- 逾放比:0.32%
- 備抵呆帳覆蓋率:367.24%
- 資本適足率 (2017Q2):12.75%
- 第一類資本比率 (Tier 1):8.97%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掌握政策商機:積極配合政府的都更計畫、5+2 新創產業及新南向政策,尋求相關融資機會,並爭取聯貸主辦案。
- 海外擴張:東協市場佈局取得進展,仰光辦事處已成功設立,馬尼拉分行預計年底開業,將有助於擴大業務規模。此外,中國南京子行及柬埔寨子行亦在籌設中。
- 數位金融發展:規劃將大數據、區塊鏈及人工智慧技術導入金融服務,並加強推動電子支付與行動支付,以提升數位金融競爭力。
- 財富管理產品策略:為彌補保險佣金收入的下滑,銀行正積極規劃新商品上架,並強化基金等理財商品銷售,以達成收益來源的多元化。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彰銀未來將朝五大面向持續邁進,以強化長期競爭力。
- 強化核心業務:持續深耕優質中小企業客戶,拓展外幣貸款業務以擴大利差,並精進授信風險管理。
- 開發多元獲利來源:發展多元理財商品,靈活資產配置,並參與都更計畫以活化自有資產。
- 擴大海外布局:在既有基礎上持續拓展海外據點,尤其著重東協市場,並培訓國際金融專業人才。
- 提升數位金融競爭力:培育數位金融專才,導入新興科技,強化通路整合與資訊安全防護。
- 落實法規遵循及公司治理:強化法遵、洗錢防制 (AML) 及打擊資恐 (CFT) 機制。彰銀在第三屆公司治理評鑑中名列上市公司前 5%,展現公司治理成效。
6. 展望與指引
- 放款成長:預估 2017 全年放款將成長 3% 至 5%。
- 獲利展望:核心利息收益可望隨利差改善而穩定成長。手續費收入方面,雖財富管理業務面臨挑戰,但將透過拓展放款手收及新產品來彌補。
- 資產品質:除復興航空案外,其餘逾期放款多具備十足擔保,預期信用成本可控。此外,岡山鋼鐵 14 億元 呆帳若能順利收回,將對獲利有正面貢獻。
- 股利政策:為充實自有資本,將維持以股票股利為主、現金股利為輔的政策,同時現金股利發放比率會維持在三至四成以上。
7. Q&A 重點
Q: 下半年放款成長目標?外幣存放比偏低的原因?手續費收入展望?
A: 下半年放款成長樂觀,全年目標為 3% 至 5%。外幣存放比約 65%,在同業中已屬高水準,主因國內外幣存款充裕,但美元放款需求有限;多餘資金會透過換匯交易 (Swap) 及市場拆放等方式有效運用,不會閒置。手續費收入方面,財富管理業務較辛苦,但會積極拓展聯貸及企金相關手續費來彌補。
Q: 財富管理收入中,保險佔比多少?未來如何調整?
A: 目前財富管理收入中,保險佣金佔比仍高,約 70% 至 80%。銀行政策上希望有效分散收入來源,但市場需求調整需要時間。
Q: 股利政策方向為何?
A: 考量銀行資本需求,主要資金來源為盈餘轉增資,因此股利政策將以股票股利為主,現金股利為輔。現金股利比重會盡量維持在三成多至四成以上。
Q: IFRS 9 預期對銀行的衝擊?
A: 影響不大。金管會過去已要求銀行對特定資產(如中國、房貸)提存 1.5%、第一類資產提存 1% 等預防性措施,這些已提存的準備金高於 IFRS 9 的要求,因此相較於國外銀行,台灣銀行業受到的衝擊較小。
Q: 今年的信用成本 (Credit Cost) 預估?
A: 希望能控制增加幅度。目前逾放比 0.32% 主要受復興航空案影響,該案有飛機及不動產作擔保,預估損失金額不大。其餘 33 億元 逾放款皆有十足擔保品,正在等待法拍分配或理賠,因此信用成本應屬有限。
Q: 是否有大額呆帳可望在下半年收回?
A: 有一筆岡山鋼鐵的舊案,不動產已拍定,本行預計可分配回 14 億餘元。目前因第三方提出分配款異議之訴而卡關,若訴訟順利,最快下半年、最晚明年應可收回。
Q: 房貸業務的逾放情況?
A: 房貸逾放比率微幅上升至 0.39%,觀察到部分客戶有延遲繳款現象,但尚未進入法拍程序。銀行對房貸業務態度審慎,平均承作利率維持在 1.7% 上下,高於市場平均。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