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 財務概況:公司(市:2642)在疫情後,因國內主要電商客戶業務受國外電商(如酷澎)衝擊而衰退,導致 2023 年及 2024 年營收下滑。2024Q4 因低溫倉儲初期投資成本增加,稅後淨利轉為虧損;2025Q1 虧損擴大,但在營運改善及業外收益挹注下,2025Q2 稅後淨利已成功轉虧為盈。
- 業務發展:為應對市場變化,公司已開始與韓國電商及跨境業務合作,並推出「店到宅」服務,以彌補宅配業務的衰退。同時,低溫倉儲業務為新的成長動能,啟用一年後使用率已近九成,預計2025 年 8 月可達損益兩平,並於 Q4 貢獻獲利。
- 未來展望:公司對宅配業務採「維穩」策略,目標停止營收衰退;對物流業務則採「衝刺」策略,積極提升倉儲使用率與獲利能力。長期將聚焦於 ESG、電子商務深化及數位轉型三大方向。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公司主要業務分為兩大事業部門:
- 宅配業務:佔整體業務近三分之二。此部分受國內電商市場結構改變影響,近期呈現衰退。
- 物流業務:佔整體業務約三分之一。此部分業務維持成長趨勢,尤其在低溫倉儲領域。
- 近期業務調整與發展:
- 低溫冷鏈倉儲:為應對市場對低溫食品及倉儲的需求,公司於 2024 年 5 月開始建置低溫倉庫,並於同年 8 月正式營運。目前已成功引進國內多家知名餐飲品牌客戶,成為重要的成長引擎。
- 新業務模式:為彌補傳統宅配業務的缺口,公司積極拓展新合作模式,包括:
- 與韓國電商及跨境電商合作,掌握新興市場機會。
- 與電商夥伴推出「店到宅」服務,應對「店到店」模式的衝擊。
- 提供客製化月台服務,讓電商夥伴能快速理貨及配送,提升倉儲作業效率與營收。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數據:
- 營收:疫情前(2022 年以前)年營收約在 45 億元上下,過去數年複合成長率約 3.6%。疫情後,單季營收約在 10 億元上下,但受電商客戶影響而下滑。
- 稅後淨利:
- 2024Q4:因低溫倉儲初期投入的租金與水電費用增加,導致稅後淨利轉為虧損。
- 2025Q1:在低溫倉儲持續投入及電商業務衰退的雙重影響下,虧損擴大。
- 2025Q2:透過營運改善及部分業外收益,稅後淨利由負轉正。
- 驅動與挑戰因素:
- 負面因素:
- 市場競爭:國內主要電商客戶(如 momo、PChome)因面臨外來電商(酷澎)的強力競爭而業績下滑,直接衝擊宅配通的業務量。
- 人力成本:為留住專業駕駛,公司近一兩年投入較多成本於薪酬改善計畫,影響短期獲利。
- 初期投資:低溫倉儲在營運初期因使用率未達規模,相關固定成本對獲利造成壓力。
- 正面因素:
- 物流業務成長:物流倉儲業務持續增長,特別是低溫倉儲在引進大型餐飲客戶後,使用率快速提升,即將貢獻穩定獲利。
- 成本結構優化:公司持續檢視客戶毛利與調整成本結構,以改善獲利狀況。
- 負面因素: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電商版圖重塑:國內電商市場變化劇烈,雖然本土電商面臨挑戰,但跨境電商(特別是來自中國)及新進外商(酷澎)的包裹量持續成長,為公司帶來新的合作機會。
- 低溫物流需求:低溫食品加工與倉儲需求持續成長,是市場明確的趨勢。
- 綠色物流與 ESG:市場對 ESG 及數位化作業的要求日益提高,成為物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 產品與服務更新:
- 低溫倉儲業務:經過一年營運,倉儲使用率已達近九成。公司樂觀看待2025Q4該業務能為公司帶來正向的營收與獲利貢獻。
- 人力資源策略:為應對司機短缺及同業挖角,公司透過提高收送獎金、縮短工時及改善福利制度等方式,致力於人才的留任。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三大長期發展方向:
- ESG 永續發展:
- 持續導入電動載具,2025 年目標為 100 輛電動機車,以降低碳足跡。
- 改善司機福利制度,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 強化公司治理,維持優良的評鑑表現(去年評分位於上市公司前 15% 至 20%)。
- 備註:2024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年增 2.3%,主因為低溫倉儲電力使用增加 13.8%,但車輛用油已減少 1.1%。
- 電子商務整合:
- 配合電商與零售市場趨勢,持續提升配達率與服務品質。
- 積極與新興電商及跨境平台合作,掌握市場成長動能。
- 數位轉型:
- 透過資訊化與數位化工具提升工作效率。
- 研究導入生成式 AI 技術,探索其在配送、倉儲管理及司機作業等方面的應用潛力,尋求新的成長曲線。
- ESG 永續發展:
- 事業群策略定位:
- 宅配事業:採「維穩」策略,透過調整客戶結構、提升單價及組織合理化,目標是阻止營收下滑並尋求回升機會。
- 物流事業:採「衝刺」策略,全力提升現有倉儲(特別是低溫倉儲)的使用率與營運效率,為公司創造更多獲利。
6. 展望與指引
- 短期展望:
- 公司預期低溫倉儲業務將於 2025 年 8 月達到損益兩平,並對2025Q4的獲利貢獻抱持樂觀看法。
- 長期機會與風險:
- 機會:跨境電商的持續成長、低溫物流市場的龐大需求,以及數位轉型帶來的效率提升,是公司未來的主要成長動能。
- 風險:國內電商市場競爭依然激烈,且運輸業普遍面臨的人力短缺與成本上漲問題,仍是公司需要持續應對的挑戰。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