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台航營運摘要
- 2025 上半年財務表現:2025 年前二季合併營收為 20.45 億元,稅後淨利為 4.21 億元,每股盈餘 (EPS) 為 1.01 元。公司財務結構穩健,負債比率維持在 35%,低於同業平均水準。
- 主要業務發展:散裝航運為營收主力,佔比近 80%。港勤及代營業務提供穩定現金流,與中油公司簽訂之 25 年長期合約為主要基礎。2023 年 9 月投入營運的「澎湖輪」客貨輪,在載客、車輛及貨物方面均優於舊船,對營運有正面貢獻。
- 未來展望與指引:公司預期下半年散裝航運市場將優於上半年。受惠於健康的船舶訂單比率、國際環保法規趨嚴導致老舊船舶淘汰與船速下降,以及地緣政治因素(如紅海危機),公司對中小型散裝船舶的運價展望保持樂觀。
2. 台航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台航(市:2617)業務範疇主要分為五大區塊,截至 2025 年 6 月底的營收佔比分別為:
- 散裝 (Dry Bulk):佔 79.07%,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船隊以期租 (Time Charter) 模式營運,租金與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 (BDI) 高度相關。
- 港勤 (Harbour Tug):佔 8.11%。主要業務為協助台灣中油 LNG 船隻於台中港與觀塘港的拖帶服務,擁有 9 艘大型拖船與 2 艘港勤船,並簽有 25 年的長期服務合約。
- 客運 (Ro-Ro/Ferry):佔 7.31%。營運高雄至馬公航線的「澎湖輪」,提供客運、車輛及貨物運輸服務。
- 代營 (Ship Manning):佔 3.92%。為中油公司代為操作管理三艘環島成品油輪 (MR Tanker)。
- 租賃及其他 (Lease & Others):佔 1.59%,主要為不動產租賃收入。
船隊組合
公司致力於維持船隊的年輕化與高效能,現有船隊平均船齡僅 5.6 年,皆為日本建造的節能船。
- 乾散貨船 (21 艘):
- Kamsarmax (8.2 萬 – 8.4 萬噸):9 艘,平均船齡 5 年。
- Supramax (6.0 萬 – 6.4 萬噸):10 艘,平均船齡 7 年。
- Handysize (4.0 萬噸):2 艘,平均船齡 2 年。
- 在建船舶:
- 2 艘 4 萬噸級 Handysize,預計 2026Q2 交付。
- 2 艘 6.4 萬噸級 Supramax,預計 2028Q3 及 Q4 交付。
3. 台航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指標 (截至 2025Q2):
- 總資產:254.72 億元,其中船舶及預付款佔 186.97 億元。
- 其他資產:包括現金 53.88 億元、投資性不動產 11.42 億元,及持有陽明海運股票 37,000 仟股。
- 營收:2025 年前二季營收 20.45 億元。相較於 2024 年同期的 BDI 指數,2025 年上半年市場較為疲弱,但自 7 月中旬後市場已見好轉。
- 獲利能力:2025 年前二季稅後淨利 4.21 億元,EPS 為 1.01 元。
- 負債比率:長期維持在 35% 左右,顯示公司財務狀況非常健全。
| 年度 | 2022 | 2023 | 2024 | 2025 前二季 |
|---|---|---|---|---|
| 營收 (百萬元) | 3,873 | 3,990 | 4,400 | 2,045 |
| 稅後淨利 (百萬元) | 2,015 | 1,663 | 1,283 | 421 |
| 每股盈餘 (元) | 4.83 | 3.98 | 3.08 | 1.01 |
4. 台航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原物料需求:西非幾內亞的鋁礬土出口至中國的數量持續增加,且預計 2025 年底啟動的 Simandou 鐵礦砂項目,因其航程遠(約 15,000 海里至中國),將大幅提升噸哩數需求,對 Capesize 及 Panamax 市場帶來正面影響。
- 地緣政治影響:紅海危機導致船隻需繞道好望角,航程增加 7 至 14 天,有效減少了市場運力供給。俄烏戰爭若結束,後續重建需求將帶動鋼鐵、水泥等大宗物資運輸。
- 美國關稅政策:美國預計自 2025 年 10 月 14 日起,對中國製造或中國船東營運的船舶徵收高額港口費。由於台航船隊均為日本製造,不受此政策影響,反而可能因此獲得競爭優勢。
- 環保法規的影響:
- 歐盟法規 (EU ETS & FuelEU Maritime):自 2024 年起分階段實施碳稅,對高耗油的老舊船舶營運成本造成巨大壓力。
- 國際海事組織 (IMO) 法規:預計自 2028 年起實施全球性船舶溫室氣體收費機制,未達標的船舶將面臨每噸碳排放最高 380 美元的罰款。同時,碳強度指標 (CII) 的要求逐年加嚴。
- 市場影響:這些嚴格的法規將加速老舊船舶的淘汰,並促使船東降低船速以節省燃油,進一步減少市場有效運力供給,對擁有年輕節能船隊的公司有利。
5. 台航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發展計畫:
- 船隊汰舊換新:公司的核心策略是持續推動新船建造計畫,維持船隊的年輕化與高效率,以應對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並保持市場競爭力。
- 鞏固核心業務:除了掌握散裝市場的復甦機會,公司將持續穩定經營與中油合作的港勤及代營業務,確保長期穩定的收入來源。
- 拓展客運市場:將加強「澎湖輪」的行銷,以擴大客源並增加營收。
- 競爭優勢:
- 年輕高效的船隊:平均船齡僅 5.6 年,遠低於市場平均,且均為日本造的節能船,在燃油效率和環保法規合規性上具備顯著優勢。
- 穩健的財務結構:低負債比率讓公司在市場波動時具備更強的韌性,並有足夠的資金實力進行船隊擴充。
- 多元化的業務組合:穩定的長期合約業務(港勤、代營)為公司提供了應對散裝市場週期性波動的緩衝。
6. 台航展望與指引
- 市場預測:綜合考量各項有利及不利因素,公司認為未來中小型乾散貨船的運價展望看好。
- 有利因素:
- 新船訂單佔現有船隊比例僅 10.9%,處於健康水準,未來運力供給增長有限。
- 環保法規將導致船速下降及老舊船加速淘汰,減少市場供給。
- 紅海危機持續,船舶繞道增加運輸需求。
- 烏俄戰爭結束後的潛在重建需求。
- 不利因素:
- 中國因推動綠色能源及增加國內煤炭產量,導致海運煤炭進口需求減少。
- 美國高關稅政策可能衝擊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影響大宗物資需求。
- 美中關稅談判的不確定性。
- 有利因素:
7. 台航 Q&A 重點
- Q: 請問 7 月運價好轉的主要原因?公司認為此一優於去年的趨勢能否延續?A: (業務部協理) 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上半年因中美貿易戰導致的投資觀望氣氛趨緩,製造業對原物料的確定性需求回升。第二,印尼在 7、8 月取消了煤炭出口限價政策,導致其出口量暴增,帶動太平洋航線運價上漲。此外,南美(特別是巴西)大豆出口旺季延長,也支撐了市場。公司預期,上半年被壓抑的需求將在下半年得到補償,對後市看法樂觀。
- Q: 請問 10 月 IMO 若通過新法規,對二手船價及公司營運有何影響?公司近兩年是否有處分船隻的計畫?A: (總經理) IMO 的全球性法規若通過,將對老舊、高耗油的船舶造成巨大的成本壓力,可能加速其淘汰,導致二手船價下跌。對台航而言,我們的船隊非常年輕(平均 5.6 年),僅一艘船齡為 12 年,其餘皆在 10 年以內,且均為性能優越的日本節能船,極具競爭力。我們會視市場情況考慮是否處分該艘較舊的船,但公司的主要策略仍是持續進行新船建造計畫,以維持船隊的領先優勢。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