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國產建材實業(市:2504) 2025 年第二季營運表現穩健,本業獲利較 2025Q1 及去年同期均實現成長。然因去年同期有出售台南商城土地之業外收益墊高基期,致使稅後淨利及 EPS 年減。公司持續推動產品組合優化,專注於高毛利的低碳及高階混凝土產品,帶動毛利率顯著提升。
展望下半年,公司預期出貨量將與上半年持平,但因產品單價提升,整體業績表現樂觀。全年出貨量目標設定在 600 萬立方米左右,力求超越去年的 580 餘萬立方米。目前在手訂單能見度佳,達 800 萬立方米,為未來營運提供穩定支撐。
- 2025Q2 EPS:0.87 元,優於第一季的 0.71 元,但低於去年同期的 1.66 元。
- 2025 前二季 EPS:累計 1.58 元。
- 毛利率:第二季毛利率達 27.16%,較第一季及去年同期成長,主要受惠於高階產品出貨比重增加。
- 未來策略:積極轉型,朝低碳、高附加價值產品發展,並推動「333」營收結構目標(科技廠房、公共工程、一般住宅各佔三成),以降低對房地產景氣的依賴。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公司為台灣預拌混凝土龍頭企業,全台共設有 26 個預拌廠,具備區域調度與大量澆築之優勢,深受科技廠辦、房建及重大建設客戶信賴。
- 產品轉型:公司正積極進行產品組合轉型,將重心轉向低碳混凝土及應用於科技廠房的高階混凝土。目前已有 49 款產品獲得低碳認證,此類產品具備較高的單價與毛利率,是提升獲利能力的關鍵。
- 目標客群結構:為分散營運風險,公司提出「333」策略,目標將營收來源調整為科技廠房、公共工程、一般住宅各佔三成。目前住宅類佔比較高,未來將積極爭取科技廠房及公共工程訂單,以平衡業務結構。
3. 財務表現
- 2025Q2 關鍵指標:
- 每股盈餘 (EPS):0.87 元。
- 毛利率:27.16%,較 2025Q1 及 2024Q2 均成長。
- 營業利益:較 2025Q1 及 2024Q2 成長。
- 業外收益:因 2024Q2 有處分台南商城土地之一次性收益,導致 2025Q2 業外部分大幅減少,稅後淨利年比呈現衰退。
- 2025 上半年表現:
- 累計 EPS:1.58 元。
- 出貨量:約 290 餘萬立方米。
- 獲利驅動因素:
- 產品組合優化:擇優出貨策略奏效,高毛利的低碳及高階混凝土產品比重提升,即使出貨量持平,毛利率與本業獲利仍能顯著增長。
- 穩定的成本控制:預期第三季的成本將維持穩定,與第二季相當。
- 挑戰:
- 房市景氣:受關稅等不確定因素影響,房地產市場處於觀望階段,影響一般住宅建案的接單動能。
- 氣候因素:第三季為傳統颱風季,天氣狀況將直接影響出貨量。七月的西南氣流已對出貨造成部分影響。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科技廠房建廠需求依然熱絡,尤其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產業鏈,為高階混凝土提供穩定的出海口。相較之下,一般住宅市場買氣趨緩。
- 重點產品:
- 高彈性係數混凝土:公司新推出之耐震強化型混凝土,主要鎖定對結構安全要求極高的科技廠房,預期在地震頻繁的趨勢下,能成為未來主力產品之一,並提升在科技廠房市場的佔有率。
- 低碳混凝土:符合環保永續趨勢,市場需求逐漸增加,其較高的單價有助於提升整體平均售價 (ASP) 及毛利率。
- 資產活化進度:
- 南港大型開發案:興建進度大致符合預期,B 棟進度略有超前,A 棟則稍微落後。未來規劃仍在研議中,可能採取出租、部分出售或全部出售等方案。管理層預估,若以 46,000 坪面積出租,約可貢獻 EPS 0.7 至 0.8 元 (此為初步估算,仍有變數)。
- 台中 AI 工廠:目前仍在試產與調校階段,預計 2026 年可完成驗收並正式上線。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發展計畫:
- 產品高端化:持續推動低碳及高功能性混凝土的研發與銷售,建立市場區隔,鞏固領導地位。
- 市場多元化:執行「333」策略,降低對單一市場(住宅)的依賴,強化營運穩定性。目前科技廠房訂單佔比約 10%,未來目標是顯著提升此比例。
- 資產活化:持續尋求合適機會,活化集團持有的閒置土地資產,創造潛在業外收益。
- 競爭優勢:
- 規模與網絡:全台 26 個廠區構成綿密的供應網絡,具備優異的產能調度能力。
- 技術領先:在低碳與高階混凝土領域具備技術優勢,能滿足科技廠房等高端客戶的嚴格要求。
- 風險與應對:
- 房市波動風險:透過提升科技廠房與公共工程業務比重來應對。
- 氣候不確定性:出貨量易受天氣影響,此為產業固有風險。公司透過優化產品組合,即使在出貨量受限時,仍力求維持營收與獲利穩定。
6. 展望與指引
- 2025 下半年展望:
- 出貨量:預估約 300 萬立方米,與上半年持平。
- 產品單價:預期將優於上半年,帶動整體業績樂觀。
- 獲利:第三季獲利展望佳,下半年整體表現預期不遜於上半年。
- 2025 全年指引:
- 出貨量:目標約 600 萬立方米,略高於去年的 580 餘萬立方米。原訂 620 萬立方米的目標因天氣及市場因素略為下修。
- 價格趨勢:平均銷售單價預期將緩步走高。
- 2026 年展望:
- 能見度尚不明朗,需視關稅政策明朗後房市的回溫情況而定。
- 不過,以目前在手訂單來看,2026 上半年的營運仍具備良好基礎。
7. Q&A 重點
Q:目前訂單能見度如何?
A:在手訂單量維持在 800 萬立方米左右,能見度良好。
Q:關稅政策對下游建商、盤商的買氣影響?
A:市場普遍處於觀望階段,房地產銷售趨緩,新接單確實受到一些影響。但因公司在手訂單充足,且主要動能來自科技廠房,因此對今年出貨影響不大。
Q:今年上半年是否有出售土地的收益?下半年有規劃嗎?
A:截至上半年,並無出售土地的利益。公司持續在尋找資產活化的機會,但尚無具體時程。
Q:下半年混凝土的單價與預計出貨量?
A:下半年出貨量預計與上半年相當,約 300 萬立方米。但價格會比上半年好,因此對下半年業績仍非常樂觀。
Q:2025 全年及 2026 年的出貨量與價格走勢預估?
A:2025 年出貨量目標約 600 萬立方米,最差也會比去年的 580 餘萬立方米好。2026 年則需觀察市場後續發展,但明年上半年訂單狀況無虞。
Q:可否提供第一、二季的出貨量與平均單價?
A:上半年出貨量合計約 290 餘萬立方米。平均單價因涉及擇優出貨的商業策略,較為敏感,不便透露。
Q:第二季毛利率季增的原因?第三季毛利率看法?
A:主要原因是產品組合優化,高毛利的低碳及高階混凝土出貨增加,尤其是在科技廠房的應用。此趨勢將在第三季延續,因此毛利率展望依舊正向。
Q:南港建案的進度與規劃?
A:進度依時程進行,B 棟甚至超前。未來規劃包含出租、部分或全部出售,仍在評估中。
Q:科技廠房訂單佔比及未來潛力?
A:目前約佔 10%。隨著新推出的高彈性係數(耐震)混凝土獲得市場關注,預期未來科技廠房訂單比重會持續提升。
Q:台中 AI 工廠的進度?
A:仍在調校測試階段,預計 2026 年才能完成驗收並正式上線。
Q:下半年平均銷售價格會比上半年好嗎?
A:預期會緩步成長。隨著科技廠房等高規格產品出貨比重增加,整體平均單價將會逐步墊高。
Q:下半年的出貨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是否會成長?
A:考量天氣等因素,預期下半年出貨量將與去年同期差不多,要實現成長有難度,目標是盡力維持。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