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LLM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本摘要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需求,請查閱原始影音內容或公司官方公告。
1. 營運摘要
錩新科技本次法說會說明公司兩大核心業務:製造本業與金融投資。製造本業以鍛造及沖壓為核心技術,為全球第一大揚聲器鍛造零組件供應商,在全球汽車音響市場市佔率約 20%。近年公司也導入塑膠成型技術,並利用精密沖壓設備,積極從傳統的揚聲器市場擴展至 3C 電子、散熱及其他車用零組件領域。
財務方面,公司營收長期穩定於新台幣 20 餘億元,正常化毛利率維持在 25% 上下。2022-2023 年因客戶消化庫存導致營收規模縮減,影響毛利率表現。公司另一營運重心為越南的富鑫證券,該項長期投資近年已穩定貢獻獲利。
未來展望方面,公司將借助新任總經理在電子產業的經驗,推動金屬與塑膠事業部開發新市場與新客戶,目前已有新產品進入認證與試產階段,預期明年將對營收產生貢獻。同時,公司也規劃因應客戶需求,提供喇叭單體組裝服務,深化一站式服務能力。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錩新科技的營運分為製造與金融兩大事業體,生產基地主要集中於越南。
- 製造業務 (本業):
- 金屬加工:此為公司營運主力,核心製程為冷鍛與精密沖壓。主要產品為汽車及家用音響的揚聲器零組件,如導磁極、導磁環、盆架等,佔整體營收約 65%。近年利用精密沖壓技術,已成功跨足非揚聲器產品,如散熱片、電子用附件、汽車中控台背光支架等。其他車用鍛造件包含電動車電池緊固件、剎車活塞、啟動馬達零件等。
- 塑膠射出:主要生產揚聲器相關塑膠件,同時也開發工業用扣具、旅行用品零件等。目前產能利用率約 40-50%,仍處於虧損狀態,主因是尚未達到經濟規模。公司正積極開拓 3C 及電源供應器等新客戶,以提升稼動率。
- 金融服務 (轉投資):
- 越南富鑫證券:公司持有越南首批外資綜合券商—富鑫證券,已在當地深耕超過 28 年。該券商資本額約 2.0 兆越南盾,業務涵蓋經紀、融資、債券及期貨。客戶數與融資金額逐年成長,為集團穩定的獲利來源之一。公司亦規劃推出權證等新金融商品。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指標:
- 合併營收:每年營收規模相對穩定,維持在 20 餘億元水準。2022-2023 年因疫情後客戶消化庫存,營收規模較低。
- 毛利率:正常情況下毛利率維持在 25% 上下。2021 年因疫情期間急單效應及生產基地優勢,毛利率曾一度衝高至 30% 左右,目前已回歸常態水準。製造業具規模經濟特性,營收規模是影響毛利率的關鍵因素。
- 成本結構 (金屬加工):原料 (主要為鋼材) 佔成本約 25-30%,人工約佔 10%,其餘為製造費用。
- 稅率:因海外轉投資適用 CFC (受控外國公司) 制度,需認列海外盈餘之所得稅,加上塑膠事業體虧損無法與其他獲利公司互抵,導致合併報表之有效稅率偏高。
- 驅動與挑戰:
- 驅動因素:營收規模擴大是提升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的主要驅動力。
- 挑戰:塑膠事業部因稼動率不足仍處於虧損,拖累整體獲利表現。國際鋼材價格波動與全球經濟情勢亦對成本與訂單能見度造成影響。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
- 供應鏈轉移:公司生產基地集中於越南,有效應對中美貿易戰及地緣政治風險。約 40% 的產品銷往美洲,其中 30% 送至墨西哥,由客戶組裝後再進入美國市場,直接銷往美國的比例僅約 10%,受關稅直接衝擊較小。
- 電動車需求:因應歐美安全法規,電動車需配備外部揚聲器作為安全警示,帶動相關沖壓支架等零組件需求。
- 產品開發:
- 新應用領域:公司正利用現有精密沖壓及鍛造技術,積極拓展 3C 電子(如散熱片)、電源供應器及非揚聲器類的車用零件市場。
- 服務延伸:因應主要客戶請求,公司正評估導入喇叭單體組裝業務,從零件供應商向上整合,提供更完整的服務。
- 新產品進度:目前有多項新產品處於客戶承認與送樣階段,預期將成為未來的成長動能。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計畫:
- 雙引擎成長:維持製造本業的穩定,並透過拓展新應用市場(3C 電子)來驅動成長;同時,越南金融事業將持續貢獻穩定獲利。
- 提升營運效率: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公司將專注於內部成本管控與生產效率提升,以強化產品競爭力。
- 人才與技術引進:延攬具備鴻海體系背景的總經理,借重其在電子產業的經驗與人脈,加速公司轉型與切入新市場。
- 競爭優勢:
- 一站式服務:提供從模具設計、鍛造、沖壓、CNC 加工、表面處理到塑膠射出的垂直整合服務。
- 全球領導地位:在揚聲器鍛造零組件領域擁有技術與市佔率的領先優勢。
- 生產基地佈局:以越南為核心的生產佈局,具備關稅及地緣政治上的彈性與優勢。
6. 展望與指引
- 短期展望:
- 2025 上半年未見客戶因關稅預期而有明顯的提前拉貨潮。
- 傳統上,下半年為出貨旺季,但近年季節性已較不規律。
- 新產品對營收的顯著貢獻預計將在 2026 年浮現。
- 毛利率指引:
- 新開發的產品毛利率預期將與現有產品相當,維持在 20-25% 的區間,難有大幅度的提升。
- 產能利用率:
- 金屬事業部:常用設備稼動率約 7-8 成。
- 塑膠事業部:稼動率約 4-5 成,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7. Q&A 重點
Q: 美國與越南的關稅訂定,對公司在越南的製造、定價或毛利率是否有影響?
A: 公司採 FOB 交易,關稅非由我方負擔,但高關稅可能引發客戶的價格轉嫁壓力。公司佈局越南相對有利。整體營收約 40% 銷往美洲,但其中 30% 是交貨至墨西哥,由客戶組裝後再進入美國車廠,受美墨加貿易協定保護。直接銷往美國的營收僅佔約 10%,因此直接衝擊有限。面對未來不確定性,公司專注於提升內部成本效率與產品競爭力。
Q: 公司跨入證券業的原因為何?是否分散了公司營運焦點?
A: 因集團很早就進入越南市場,才有機會取得特許行業的經營權。同時,董事會成員具備金融背景 (如董事長曾任職於摩根士丹利),看好越南金融服務市場的發展潛力。金融事業部是聘請專業團隊獨立運作,並未分散製造本業的資源。
Q: 近年營收差異不大,但毛利率變動大的原因為何?
A: 製造業受規模經濟影響大。正常毛利率約在 25-30% 之間。2020-2021 年因疫情期間,其他地區封鎖,越南工廠仍可依「三就地」政策生產,承接了許多急單,價格較優,使毛利率衝高至 30% 左右。疫情後,價格與訂單模式回歸常態,毛利率也回到 25% 左右的正常水準。
Q: 公司料、工、費比例為何?主要原料有哪些?
A: 以金屬加工為例,材料成本約佔 25-30%,人工成本約 10%,其餘為製造費用。主要原料為鋼材 (來自中國寶鋼、邢鋼及台灣中鋼、豐興),銅以及塑膠粒。
Q: 金屬加工是否可以再細分產品比例,如揚聲器等?
A: 揚聲器相關零組件 (含金屬與塑膠) 是絕對主力,其中金屬揚聲器零件約佔整體營收 65%。非揚聲器的車用零件約佔 1-2%。塑膠事業也以揚聲器零件為主,另有少量玩具、戶外用品 (如寵物飛盤) 等。
Q: 上半年是否有提前拉貨狀況?下半年展望如何?
A: 上半年並無明顯的提前拉貨。傳統上下半年為旺季,但近年季節性已較不規律。新產品的營收貢獻預期在明年 (2026 年) 才會比較顯著。
Q: 公司塑膠與金屬的產能利用率各是多少?
A: 塑膠事業部稼動率約 4-5 成,仍有很大提升空間。金屬事業部因設備種類繁多,較難估算整體稼動率,但常用設備的稼動率約在 7-8 成。
Q: 新產品的毛利率是否會比現有產品高?
A: 預期差異不大。加工產業的毛利率能維持在 25% 已相當不錯,新產品目標也是維持在此水準,不見得會顯著高於現有產品。
Q: 公司所得稅率偏高的原因為何?
A: 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依台灣 CFC 制度,需對海外轉投資公司 (如越南廠) 的未分配盈餘預先估列所得稅。第二,集團內的塑膠事業部仍在虧損,但因是獨立法人,其虧損無法與其他獲利公司盈虧互抵,導致整體有效稅率偏高。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的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之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