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友達光電於法人座談會中說明 2024 年第二季營運成果及未來展望,重點摘要如下:
- 財務表現:2024Q2 合併營收為 743 億元,季增 25%,主要受惠於併購 BHTC 的營收挹注,以及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需求穩定回升。毛利率顯著提升至 11.2%,營業淨利轉虧為盈,達 1.07 億元。然因業外認列約 4 億元 的地震損失,歸屬於母公司淨損為 2.3 億元。
- 業務轉型:公司正式將營運架構重塑為「智慧移動 (Mobility Solution)」、「垂直場域 (Vertical Solution)」及「顯示技術 (Display)」三大支柱。此舉旨在降低面板景氣循環的影響,並尋求第二條成長曲線。目標是將非顯示業務(智慧移動與垂直場域)的營收佔比提升至五成以上。
- 三大支柱表現:以 2024Q2 營收佔比來看,「顯示技術」佔 53%,「智慧移動」因併入 BHTC 大幅成長至 26%,「垂直場域」則佔 16%。公司預期「智慧移動」與「垂直場域」將成為未來主要的成長引擎,年複合成長率目標為雙位數。
- 未來展望:展望 2024Q3,公司預期整體營收將較第二季小幅增長。其中,「顯示技術」業務預期微幅成長,「智慧移動」業務持平,「垂直場域」則因部分能源標案時程影響,預期將有個位數中段的下滑。公司將不再提供面板出貨面積與 ASP 的指引,改以三大支柱的營收展望為主。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為擺脫面板產業的景氣循環,友達積極推動「雙軸轉型 (Go Premium, Go Vertical)」,並將業務重整為三大支柱,以更聚焦的方式發展。
-
智慧移動 (Mobility Solution):
- 業務內容:整合原有車用面板、車用 Display HMI 及併購的 BHTC 業務,提供智慧座艙的完整解決方案。
- 策略定位:定位為公司的主要成長引擎,目標年複合成長率達雙位數。透過結合友達的顯示技術(Tier 2)與 BHTC 的系統整合能力(Tier 1),成為市場上獨特的智慧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目標成長超越市場平均。
- 2024Q2 營收佔比:26%。
-
垂直場域 (Vertical Solution):
- 業務內容:包含通用顯示器 (General Display) 與公共資訊顯示器 (PID) 面板,並延伸至智慧零售、醫療、企業教育等場域的整合解決方案,以及能源與智慧服務(如水處理、碳排管理)等業務。
- 策略定位:目標是降低營運波動性,創造穩定的獲利來源與綠色商機。此業務的毛利率在三者中最高。
- 2024Q2 營收佔比:16%。
-
顯示技術 (Display):
- 業務內容:包含電視、桌上型顯示器、筆記型電腦等傳統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面板業務,以及 LED 顯示器。
- 策略定位:定位為可持續的現金流來源。未來將採取輕資產 (light asset) 模式,降低傳統 LCD 的資本支出,並將資源集中於高附加價值產品,如應用於 AI PC 的 LTPS 技術及 Micro LED 等先進技術。
- 2024Q2 營收佔比:53%。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指標 (2024Q2):
- 合併營收:743 億元,季增 25.0%,年增 17.4%。
- 營業毛利:84 億元,毛利率為 11.2%,較上季的 3.3% 大幅改善近 8 個百分點。
- 營業淨利:1.07 億元,營業淨利率為 0.1%,成功轉虧為盈。
- 歸母淨損:2.3 億元。
- EBITDA 利潤率:上升至 12.4%。
-
驅動因素與挑戰:
- 營收增長:主要來自 BHTC 併購案的營收挹注,以及筆電和顯示器出貨面積增加、電視與顯示器面板價格上漲。
- 獲利改善:受惠於營收上升、產品組合優化、產能利用率 (UT rate) 改善及有利的匯率因素。
- 業外影響:因認列 4 月初地震相關損失約 4 億元,導致單季仍呈現淨損。
-
資產負債與現金流量:
- 現金水位:季末現金約 720 億元,因支付 BHTC 併購價款而減少。
- 淨負債比:上升至 32.2%。
- 存貨:存貨週轉天數為 43 天,維持在健康水位。
- 資本支出:2024Q2 資本支出為 57 億元。全年資本支出預算不超過 330 億元;全年折舊與攤銷預算約 340 億元。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AI PC 趨勢與 LTPS 技術:
- 隨著 AI PC 發展,其內建 NPU 將增加功耗,使其他零組件的省電性變得至關重要。友達強調其 LTPS 面板技術在功耗上優於 OLED 技術(包含 Tandem OLED),且碳足跡更低,使其在 AI PC 市場中佔據有利位置。
- 根據預測,AI 筆電滲透率將從 2025 年的近兩成,快速成長至 2028 年的七成以上。
-
BHTC 併購綜效:
- 營收綜效:合併後,友達與 BHTC 團隊共同拜訪全球車用客戶,已成功獲得一家歐洲商用車客戶的 HMI 解決方案新訂單。客戶明確表示,選擇友達與 BHTC 的組合是看重其優異的軟硬整合能力。由於車用產品驗證期較長,預計營收貢獻將在 2-3 年後顯現。
- 成本綜效:短期內已展開生產基地互補、聯合採購降低成本等措施。中長期將透過設計優化、研發資源共享等方式,持續降低營運費用。
-
垂直場域全球佈局:
- 公司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尤其在美國已建立完整的生態系。透過投資與併購 Avocor USA、Rise Vision、ComQi 等公司,強化在智慧辦公室、零售等場域的解決方案能力。
- 2023 年,友達在美國的垂直場域相關業務已創造超過 2.3 億美元的營收。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計畫:友達的長期目標是從面板製造商轉型為「以顯示技術為核心的解決方案公司」。透過三大支柱的營運架構,將資源更有效地投入高成長、高毛利的「智慧移動」與「垂直場域」業務,同時發展 Micro LED 等先進顯示技術。
-
競爭定位:
- 智慧移動:打造兼具 Tier 1 系統整合與 Tier 2 面板供應能力的獨特市場定位,提供從硬體到軟體的智慧座艙完整方案。
- 顯示技術:在傳統顯示領域,專注於戰略客戶與具競爭力的產品線,並憑藉 LTPS 技術的省電優勢,搶佔 AI PC 市場先機。
- 風險與應對:為降低面板景氣循環對獲利的衝擊,公司策略性地降低電視面板的營收佔比(已從十年前的四成降至 2023 年的 19%),並持續擴大非顯示業務的規模,以穩定整體獲利結構。
6. 展望與指引
-
2024Q3 營運展望:
- 智慧移動 (Mobility Solution):營收預計與 2024Q2 持平。
- 垂直場域 (Vertical Solution):因部分能源政府標案時程延後,營收預計較 2024Q2 下滑低至中個位數百分比。
- 顯示技術 (Display):營收預計較 2024Q2 微幅增加。
- 整體營收:預計將較 2024Q2 小幅增長。
- 長期目標:持續拉升「智慧移動」與「垂直場域」的營收比重,目標是未來將「顯示技術」的佔比降低至總營收的一半或更低,以達成穩定獲利的目標。
- 累計營運表現:2024 年前八個月累計營收,已較去年同期增長 16%。
7. Q&A 重點
-
Q1:與 BHTC 合併超過三個月,在爭取訂單或接觸客戶方面是否已開始顯現綜效?
A1:整合工作按計畫進行中,已陸續看到綜效。
- 營收方面:合併後,雙方團隊共同拜訪客戶,已成功獲得一歐洲商用車客戶的 HMI 解決方案新案。客戶肯定友達與 BHTC 結合帶來的軟硬整合能力。但車用產品驗證期長,營收貢獻通常在接案後 2-3 年才會顯現。
- 成本方面:短期內已透過生產基地互補、聯合採購等方式節省成本。中長期將在機構件設計、材料優化、研發資源共享等方面持續優化,以較少資源支撐未來成長。
-
Q2:請更新今年的資本支出與折舊攤提數字。另外,公司轉型策略對營運資金需求及未來獲利結構有何影響?
A2:
- 財務指引:維持先前預估,2024 全年資本支出不超過 330 億元,折舊與攤銷約 340 億元。
- 策略影響:未來資源將更集中於「智慧移動」與「垂直場域」兩大支柱,以及 Micro LED 技術。傳統顯示業務的資本支出將逐漸減少。隨著業務多元化,營運資金 (working capital) 需求會增加,集團將從過去的重資本投資,轉向適度投資與管理營運資金的營運模式。
-
Q3:近期有同業將 OLED 面板導入 IT 與車用領域,公司如何看待此趨勢的影響及因應之道?
A3:
- IT 領域:市場上出現的 Tandem OLED 面板,雖然改善了部分效能,但其製程複雜導致成本高昂(為 LTPS 的倍數以上),且功耗與碳排仍高於友達的 LTPS 技術。在 AI PC 追求省電的趨勢下,LTPS 具備更佳的競爭優勢。
- 車用領域:友達在車用主推 AMLED (Mini LED) 與 LTPS 技術。目前 OLED 在車用市場的滲透率不到 1%,而 LTPS 的採用率已超過三成,且趨勢持續向上。許多車廠對 OLED 的高成本與可靠性仍有疑慮,因此目前採用仍屬少數。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