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佳世達 2024 年第一季營運表現符合先前預期,為年度營運谷底。公司預期自第二季起,營運將逐季成長。
- 財務表現:2024Q1 合併營收為 469 億 元 (YoY -7%),營業毛利率為 16.0%,連續四季突破 16%。歸屬於母公司淨利為 2.6 億 元,每股稅後純益 (EPS) 為 0.13 元。
-
業務概況:
- 資訊 (IT) 事業:呈現回溫趨勢,營收 YoY +1%,其中顯示器業務 YoY 成長 7%,毛利率與淨利率均較去年同期提升。
- 高附加價值事業:整體營收 YoY -16%,主要受網通事業 (YoY -34%)及智能方案事業因客戶庫存調整影響。醫療事業則穩定成長 (YoY +3%)。
-
重大進展:
- 明基醫院:已於 2024 年 4 月 3 日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
- 組織優化:為強化 AIoT 事業群的綜效,對智能方案事業群進行人事調整。同時,邁達特提高對德鴻的持股,將其納入合併報表子公司,強化數位客服解決方案。
- 未來展望:公司確認 2024Q1 為營運谷底,預期第二季將優於第一季,並對下半年逐季復甦抱持信心。IT 業務已見回升,而工業電腦與網通的庫存調整預計將在下半年結束,帶動整體營運向上。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佳世達集團策略性佈局四大事業領域,並持續推動高附加價值業務轉型。2024Q1 高附加價值事業營收佔比達 47%。
-
資訊科技事業 (IT):佔總營收 54% (原有事業 47%、高附加價值 7%)。
- 核心產品為顯示器與投影機。顯示器業務受惠於產品組合優化,第一季銷量年增 15% 以上,優於市場平均。持續深耕高階、醫療及商用等利基市場。
-
醫療事業 (Medical):佔總營收 13%。
- 業務涵蓋醫療服務 (南京與蘇州明基醫院)、醫療設備耗材及血液透析產品。
- 策略上以「醫藥雙引擎」擴大通路,並透過併購 (如:奈森克林) 與策略合作拓展版圖。明基醫院申請香港上市,將有助於擴大醫療服務版圖。
-
智能方案事業 (BSG):佔總營收 16%。
- 聚焦於企業 IT 智能化、企業 OT 智能化及 OMO (線上線下整合) 服務三大方向。
- 旗下涵蓋友通 (工業電腦)、其陽 (網安伺服器)、羅昇 (自動化) 及邁達特 (軟體與雲端服務) 等多家公司,共同打造 AIoT 解決方案艦隊。
-
網路通訊事業 (NCG):佔總營收 11%。
- 主要提供區域都會網路、無線寬頻網路及專業系統整合服務。
- 目前仍處於客戶庫存調整階段,預計最快於 2024Q4 開始反轉。公司正積極佈局 DOCSIS 4.0 新產品及印度等新興市場,作為未來成長動能。
3. 財務表現
2024Q1 財務表現反映了網通與智能方案事業的庫存調整壓力,但毛利率結構穩健,且營運資金效率持續改善。
-
關鍵財務數據 (2024Q1):
- 合併營收:469 億 元 (YoY -7%, QoQ -7%)
- 營業毛利:75 億 元,毛利率 16.0% (YoY +0.2 個百分點)
- 營業淨利:9.3 億 元,營業淨利率 2.0% (YoY -0.7 個百分點)
- 歸母淨利:2.6 億 元 (YoY -21%)
- 每股稅後純益 (EPS):0.13 元
-
驅動與挑戰因素:
- 正面因素:顯示器業務已自谷底回升,貢獻營收與獲利。毛利率連續四季維持在 16% 以上,顯示高附加價值轉型成效。
- 負面因素:網通與智能方案事業群受全球需求放緩及客戶庫存去化影響,營收規模縮減,導致營業淨利率下滑。業外虧損主要來自營運及併購所需資金的利息費用。
-
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
- 庫存金額:降至 367 億 元 (YoY -8%, QoQ -3%),庫存管理成效顯著。
- 營運資金週轉天數:由去年同期的 104 天降至 93 天,營運效率提升。
- 每股淨值:18.55 元。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各事業群依據市場變化調整策略,積極佈局新產品、新市場與新產能,為下半年復甦做準備。
-
趨勢與機會:
- AIoT 應用:公司看好 AI 於各垂直場域的應用,智能方案事業群整合旗下公司資源,鎖定智慧醫療、智慧製造、智慧零售等領域,提供軟硬整合解決方案。
- 供應鏈移轉:為應對地緣政治風險,公司持續加速越南廠區的投資與產能擴充,提升供應鏈成熟度,目前已有多條產品線進駐。
- 新興市場:網通事業積極開拓印度等南亞市場;智能方案事業則觀察到亞太、東南亞及日本市場的復甦力道較歐美強勁。
-
重點產品與合作:
- 智慧醫療:透過與凡軒合資成立達軒智慧,結合雙方在醫療領域與解決方案的優勢,共同輸出智慧醫院整體方案至大中華區及東南亞市場。
- 網通新品:佈局多年的 DOCSIS 4.0 相關產品預計最快於 2024Q4 開始貢獻營收。
- 車用產品:持續供應通訊模組、CPU 模組及控制盒等產品,並已獲得客戶至 2025 年底的訂單預測,年底將有新機種量產。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佳世達堅持有機成長與併購投資並行的雙軌策略,並透過「精實聚焦」優化組織,強化艦隊內各公司的綜效。
-
長期計畫:
- 高附加價值轉型:持續深化醫療、AIoT 智能方案及網通等高毛利事業的佈局,目標是提升集團整體的獲利能力與穩定性。
- AIoT 生態系:透過更換智能方案事業群總經理,旨在強化旗下三十多家公司間的橫向整合與合作,發揮「打群架」的綜效,共同搶攻智慧場域商機。
- 全球製造佈局:以台灣、中國、越南為三大製造基地,並視客戶需求在歐美進行簡易組裝,提供彈性的全球交付能力。
-
競爭優勢:
- 跨領域整合能力:集團橫跨 IT、醫療、AIoT 與網通,具備提供軟硬體整合解決方案的獨特優勢,例如將資通訊技術應用於明基醫院,打造出高度智慧化的醫療服務場域。
- 多元化艦隊平台:透過投資併購建立的「大艦隊」,在各個專業領域擁有領先的夥伴公司,能快速回應市場需求。
6. 展望與指引
管理層認為景氣最壞的時期已過,對未來營運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
短期展望 (2024Q2):
- 營運將優於第一季。
- IT 事業:雖為傳統淡季,但因產品組合優化,預估銷量將較去年同期及上一季成長。
- 高附加價值事業:醫療事業營運樂觀;智能方案與網通事業則持續為下半年復甦佈局。
-
中長期展望 (2024 下半年及以後):
- 逐季成長:預期下半年工業電腦與網通市場將逐步回溫,帶動集團整體營收與獲利重回成長軌道。
- 成長動能:來自 IT 業務復甦、醫療事業穩健擴張、智能方案新商機,以及網通事業新產品與新市場的貢獻。公司將加快佈局腳步,力求盡快回到過去的營收與獲利高點。
7. Q&A 重點
-
Q1: 2024Q1 業外損失的主要項目為何?
A: 最主要是利息費用,為支應公司營運發展及併購成長所需貸款而產生。
-
Q2: 明基醫院申請在香港上市的進度、經營特色及資金用途規劃?
A: 進度:已於 4 月 3 日遞交上市申請文件,目前正等待港交所的聆訊。
特色:為華東地區最大的民營營利性綜合醫院集團,具備品牌影響力、醫教研一體化、高效運營能力及國際化的醫療理念。最大特色是結合佳世達資通訊優勢,打造智慧醫院。
資金用途:主要用於擴建及升級現有醫院、為潛在的投資併購機會做準備 (涵蓋中國及東南亞)、持續升級智慧醫院能力及充實營運資金。
-
Q3: 更換智能方案事業群總經理的原因?
A: 主要目的是為了強化智能方案事業群 (BSG) 內部各公司之間的綜效與合作。BSG 是一個為打造 AIoT 而佈局的事業群,旗下公司眾多,需要更強力的整合來發揮「打群架」的效益。
-
Q4: 佳世達在 AI 領域的佈局,以及在 AI 診斷、智慧醫院方面的規劃?
A: 公司的 AI 佈局核心在於 AIoT,即將 AI 應用於各種智慧場域 (如智慧醫院、工廠、零售)。BSG 事業群是此策略的執行單位,整合了從端 (友通) 到雲 (其陽) 的硬體,以及軟體 (邁達特) 與 OT 技術,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智慧醫院是已實現的成果,未來將透過與凡軒合資的「達軒智慧」將此成功模式對外輸出。
-
Q5: 除了越南,是否考慮在其他地區設立製造據點或海外營運總部?
A: 目前三大生產基地為台灣、中國、越南。歐美地區有小型組裝廠以因應客戶需求,若需求擴大不排除擴點。目前沒有設立海外營運總部的計畫,但已備妥雲端等備份方案,確保緊急情況下營運不中斷。
-
Q6: 公司提到的「車用」產品具體是指什麼?
A: 包含通訊模組、CPU 模組,以及將這些模組整合起來的控制盒 (非 ADAS 相關),也包含供應給日本客戶的監控模組。未來還有利用光學及投影技術開發的新產品。
-
Q7: 2024 年的費用率展望?
A: 預計 2024 年的絕對費用金額會較 2023 年下降。目前因營收下滑幅度大於費用下降幅度,導致費用率看起來較高,但未來隨著營收回升及越南廠效益顯現,費用率將會持續改善。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