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佳世達 2023 年第一季在資訊產品需求下降的影響下,合併營收為 504 億元,年減 17%。然而,受惠於高附加價值事業轉型有成,合併毛利率達 15.8%,年增 2.9 個百分點,創下十年單季新高;營業淨利率為 2.7%,年增 0.5 個百分點,呈現「雙率雙升」的態勢。營業淨利金額達 13.5 億元,年增 2%。歸屬於母公司淨利為 3.24 億元,每股盈餘 (EPS) 為 0.16 元。
- 高附加價值事業表現亮眼:營收達 260 億元,年增 8%,佔比首次在第一季達到 51%,連續兩季過半。營業淨利金額年增超過 30%。
- 庫存持續去化:存貨金額降至 397 億元,已連續四季下降,年減 167 億元,顯示庫存管理成效顯著。
- 強化醫療通路佈局:宣布投資諾貝兒寶貝(丁丁藥局),透過私募與公開收購,最高將取得 28.54% 股權,深化醫藥通路市場。
- 展望:公司認為 2023Q1 為營運谷底,預期全年營收與獲利將逐季成長,並維持下半年優於上半年的看法。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佳世達集團為橫跨資訊、醫療、智能解決方案及網路通訊四大領域的全球科技集團,旗下在台灣的上市櫃及興櫃公司達 16 家。
-
高附加價值事業 (HVA):
- 2023Q1 營收佔比達 51%,為集團主要成長動能。
- 醫療事業:營收年增 29%,毛利率與營業淨利率雙率雙升。受惠於疫後醫療服務與醫材需求復甦,加上積極佈局醫藥通路(丁丁藥局)與血液透析市場,成長動能強勁。
- 智能方案事業 (BSG):營收年增 6%,營業淨利成長超過 50%。聚焦雲地整合、資安、高速運算、新能源等六大剛性需求領域。
- 網路通訊事業 (NCG):營收年增 14%,營業淨利成長 20%。交換器需求強勁,但寬頻產品受客戶庫存調節影響。
-
資訊事業 (IT):
- 營收年減 32%,主要受全球終端需求疲弱影響。
- 儘管營收下滑,既有資訊產品(Non-HVA)的毛利率區間已由過去的 5-10% 提升至 10-15%,顯示產品組合優化見效。
- 品牌客戶庫存已降至正常水位,市場需求在 2023Q1 觸底,第二季已見到補貨現象。
3. 財務表現
-
2023Q1 關鍵財務數據:
- 合併營收:504 億元 (年減 17%, 季減 10%)
- 營業毛利:80 億元 (毛利率 15.8%,創十年單季新高)
- 營業淨利:13.5 億元 (營業淨利率 2.7%,年增 2%)
- 歸母淨利:3.24 億元 (年減 39%)
- 每股盈餘 (EPS):0.16 元 (去年同期為 0.27 元)
- 每股淨值:20.02 元
-
財務結構與現金流:
- 存貨:397 億元,年減 167 億元 ( -30%),季減 42 億元 ( -10%),存貨金額連續四季下降。
- 現金及約當現金:360 億元,年增 161 億元,現金狀況穩健。
- 負債比:67%,較去年同期下降 2 個百分點。
-
業績驅動與挑戰:
- 主要驅動力:高附加價值事業的強勁成長,特別是醫療、智能方案及網通事業,有效提升整體毛利率與營業淨利率,抵銷了資訊事業下滑的衝擊。
- 主要挑戰:資訊產品的終端需求疲弱,導致營收顯著下滑。業外收益因去年同期有一次性處分利益,基期較高,使得歸母淨利年比呈現衰退。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資訊產品事業:全球顯示器市場需求在 2023Q1 觸底,品牌客戶庫存已恢復正常水位,第二季已出現加單補貨現象。越南廠產能持續爬升,目標單月突破 10 萬台。
- 商業暨工業用產品:高階投影機需求仍疲弱,客戶持續去化庫存。醫療用口內數位掃描機已獲義大利及中國客戶採用,將於 2023Q2 提前小量出貨。
-
醫療事業:
- 通路擴張:繼投資正光藥局後,再投資丁丁藥局,貫徹「通路先行」策略,打造醫藥雙引擎。
- 血液透析:產品已取得中國許可證,正進行各省投標,並同步拓展東南亞市場,預計將成為未來重要的營收與獲利支柱。
- 牙科:自有研發的口內掃描機已進入市場,並持續開發第二代產品。
- 助聽器(虹韻):為台灣前兩大品牌,市佔率約三至四成,疫後業績恢復良好。
-
智能方案事業:
- 聚焦雲地整合、資安、高速運算、新能源、智動化、新基建等六大領域,中長期剛性需求明確。
- 在 AI、HPC 與資安領域,已於雲端應用、機房系統平台及邊緣運算(Edge)三層面進行佈局。
- 網路通訊事業:持續擴大核心事業,並透過新產品(如低軌衛星接收器、5G 專網)開拓新應用市場,同時利用既有產品拓展新通路。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目標:繼 2022 年達成「高附加價值事業營收過半」的第一階段目標後,公司已啟動第二階段轉型,目標在 2027 年實現「高附加價值事業獲利過半」。
- 投資併購策略:將持續進行投資併購 (M&A),但會更聚焦於四大關鍵領域。對於非核心事業,不排除在適當時機進行處理。
-
ESG 永續發展:
- 制定明確的減碳路徑圖,目標 2040 年達成 RE100 (100% 使用再生能源),2050 年達成淨零排放。
- 佳世達為台灣電腦周邊產業第一家加入 RE100 的企業。
- 2023 年將為 400 家供應商開設 20 堂溫室氣體盤查課程,協助供應鏈共同減碳。
-
明基醫院發展:
- 南京與蘇州明基醫院在疫後營運表現強勁,營收與獲利高速成長。
- 相關擴建計畫持續進行,包括蘇州醫院的研發中心(2023Q2 完工)及南京醫院的二期建設(預計 2024Q3 完工)。
- 公司已開始積極推動明基醫院的上市規劃,以提升集團整體價值。
6. 展望與指引
- 總體展望:對通膨、升息等大環境因素保持審慎,但預期市場供需將在上半年恢復平衡。
- 季度指引:公司認為 2023Q1 為全年營運谷底,預期營收與獲利將逐季回升。
- 上下半年展望:維持下半年表現優於上半年的看法,但復甦速度需視全球經濟情勢而定。
-
各事業群展望:
- IT 事業:需求已觸底,預期 2023Q2 銷量將較 Q1 成長。
- 醫療事業:維持高度成長趨勢。
- 智能方案:需求穩定,持續成長。
- 網路通訊:短期面臨庫存調節,2023Q2 不確定性增加,但長期頻寬升級需求不變。
7. Q&A 重點
-
Q: 投資丁丁藥局的策略考量為何?
A: 主要基於兩大理由:
- 通路先行:建立通路是佳世達佈局新事業的核心戰略,如同早期建立醫院作為醫療通路。
- 醫藥不分家:藥局是醫療體系的重要一環。先建立藥品通路,未來不排除有機會進入藥品領域。
-
Q: 網通事業的新市場目標為何?
A: 主要有兩個方向:
- 新產品開拓新應用市場:例如以低軌衛星接收器、5G 專網等新產品進入新的應用場域。
- 既有產品導入新通路:例如透過併購仲琦,將明泰的產品導入其有線寬頻通路。
-
Q: 在 AI 與資安領域有何新佈局?
A: 佈局涵蓋三個層面:
- 雲端:以應用為主,旗下公司提供資安、客服中心 AI、輿情分析等服務。
- 機房:旗下其陽公司提供機房端的資安系統平台,行銷全球。
- 邊緣端 (Edge):旗下友通等公司提供整合軟硬體的資安、AI 及 HPC 服務。
-
Q: 血液透析事業在中國的進展如何?
A: 已取得產品許可證,目前正依計畫在中國各省進行投標,進展順利。同時,在東南亞市場也取得多國許可證,此事業將是未來醫療佈局的重要支柱。
-
Q: 資訊產品上下半年的營收比例預估?
A: 正常時期約為 48:52。考量目前客戶仍在去化庫存,上半年的生產製造較保守,因此下半年的生產比例可能會更高,可能達到 45:55 甚至 40:60。
-
Q: 助聽器與牙科事業的發展現況?
A:
- 助聽器 (虹韻):目前為台灣市場前兩大,市佔率約 3-4 成,疫後業績恢復良好。
- 牙科:已推出第一代口內掃描機,並正開發第二代。目前尚未投入隱形牙套領域,但不排除未來透過併購方式切入。
-
Q: 明基醫院的上市時程規劃?
A: 明基醫院營運健康,已符合上市條件。公司已開始積極規劃與推動上市,但目前尚無明確時間表,需配合上市地點的進度。推動醫院上市是提升集團價值的重要行動。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