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並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光寶科 2024Q2 營運表現亮眼,營收、毛利率、營業淨利率、稅後純益率及單季 EPS 均創下歷史新高。公司將此歸因於全球產能調配得宜、產品組合持續優化及營運效率提升。
-
財務表現:
- 2024Q2 合併營收 418 億 元,季增 28%,主要受惠於電源管理及光電產品在雲端運算、5G、AIoT、筆記型電腦及遊戲類產品的需求帶動。
- 毛利率、營業淨利率及稅後純益率呈現「三率三升」,分別達到 19.4%、8.7% 及 8.2%。
- 單季稅後純益為 34.5 億 元,季增 1.2 倍,年增 44%;每股純益 (EPS) 達 1.48 元。
- 2024 上半年累計 EPS 為 2.16 元,年增 30%,亦創同期新高。
-
重大事項:
- 固態硬碟 (SSD) 業務出售: 已於 2020 年 7 月 1 日順利完成交割,出售予日本 Kioxia Holdings,相關收益將於第三季財報認列。
- 高階人事異動: 董事會通過人事案,由宋明峯先生接任董事長,邱森彬先生接任總經理,自 2020 年 8 月 1 日起生效。原董事長宋恭源先生及總執行長陳廣中先生仍留任董事會。
- 事業部門重組: 因應 SSD 業務出售及策略發展,自 2024Q3 起,財報事業部門將調整為「光電」與「資通訊 (ICT)」兩大部門。
-
未來展望:
- 公司預期 2024 下半年整體表現將優於上半年。
- 第三季核心事業如電源管理、光電產品,在雲端、5G、AIoT 及遊戲機等應用進入出貨旺季,預期營運表現穩健成長。
- 長期目標毛利率將可持續維持在 17% 以上。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光寶科的核心業務專注於光電與資訊科技領域,並持續推動「精實聚焦」策略,優化產品組合以提升獲利能力。
-
核心業務:
- 光電部門 (17% of 2024Q2 Revenue): 主要產品包括 LED 元件、戶外照明、光電耦合器、紅外線應用及車用電子等。此部門獲利能力顯著提升,上半年營業淨利年增近 2.2 倍。
- 資訊科技部門 (68% of 2024Q2 Revenue): 核心為電源管理產品,應用於雲端運算伺服器、5G 網通設備、筆記型電腦及遊戲機等。此部門為營收主要來源,獲利穩定成長。
- 儲存裝置部門 (11% of 2024Q2 Revenue): 包含固態硬碟 (SSD) 及光碟機 (ODD)。SSD 業務已於 2024Q3 初出售。
-
業務部門重組 (自 2024Q3 起):
- 為反映公司策略轉型,原「資訊科技」與「儲存裝置」將整併,並更名為「資通訊產品 (ICT)」部門。
- 新的 ICT 部門將更突顯公司在 5G 與 AIoT 通訊應用的投入,並將原儲存部門的 ODD 業務納入其中。
- 未來財報將主要揭露「光電」與「資通訊」兩大事業體。
3. 財務表現
2024Q2 財務數據表現強勁,多項獲利指標創下歷史紀錄,顯示產品組合優化與營運效率改善的成效。
-
2024Q2 關鍵財務數據:
- 營業收入: 418 億 元,季增 28%,年減 6%。
- 營業毛利: 81.1 億 元,毛利率為 19.4%,較前一季的 14.5% 提升 4.9 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的 15.7% 提升 3.7 個百分點。
- 營業淨利: 36.5 億 元,營業淨利率為 8.7%,較前一季的 2.3% 提升 6.4 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的 5.3% 提升 3.4 個百分點。
- 稅後純益: 34.5 億 元,稅後純益率為 8.2%。
- 每股純益 (EPS): 1.48 元。
-
2024 上半年關鍵財務數據:
- 營業收入: 744 億 元,年減 13%。
- 營業毛利: 128.3 億 元,毛利率為 17.3%,年增 2.8 個百分點。
- 營業淨利: 44 億 元,營業淨利率為 5.9%,年增 1.8 個百分點。
- 稅後純益: 50.2 億 元,年增 30%。
- 每股純益 (EPS): 2.16 元。
-
財務驅動與挑戰:
- 成長動能: 獲利提升主要來自產品組合優化 (高毛利產品比重增加)、全球產能調配得宜及營運效率提升。尤其在雲端運算、5G、AIoT 及遊戲相關電源產品需求強勁。
- 營收挑戰: 上半年營收年減主要受儲存裝置業務下滑及第一季疫情影響工作天數所致。
- 財務狀況: 公司財務結構穩健,截至第二季底,淨現金部位達 361 億元。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公司積極佈局高成長領域,並透過策略合作強化市場競爭力。
-
趨勢與機會:
- 遠距商機: 疫情帶動遠距工作與教學需求,推升雲端資料中心、筆記型電腦 (特別是 Chromebook) 及相關 AIoT 裝置的需求。
- 高功率電源: 在資料中心 (ISP) 應用領域,電源供應器規格持續升級,對大瓦特數 (超過 2000 瓦) 的高階電源需求增加,為光寶科帶來新的成長機會點。
- 光電半導體: 公司成功轉型,從傳統 LED 照明與背光轉向高附加價值的光電半導體,如光電耦合器、紅外線感測等,應用於 5G 及 AIoT 領域。
-
產品發展:
- 車用電子: 雖然短期受疫情影響,汽車產業需求疲弱,導致車用鏡頭模組與車燈業務受衝擊,但長期仍為公司發展方向之一。預計至 2022 年,車用營收佔比仍在 10% 以下。
-
策略合作:
- 閎暉 (Silitech): 為強化子公司閎暉在汽車電子領域的發展,引進華新科作為策略合作夥伴。光寶科已出售閎暉 15% 股權予華新科,期望藉由其 PSA 聯盟資源,拓展客戶與銷售通路。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光寶科透過「精實聚焦」的雙軌策略,目標從一家「好的公司」轉型為「卓越的公司」。
-
長期計畫:
- 營收目標: 公司內部設定未來五年營收重返 2000 億 元規模的積極目標,不排除透過併購方式達成。
-
精實聚焦:
- 聚焦 (Focus): 持續改善事業組合 (Business Portfolio),專注於高成長、高毛利的產品線,並果斷處分不具競爭優勢的業務。
- 精實 (Lean): 透過自動化與智能製造的持續投資,提升生產效率與供應鏈競爭力,預期未來兩年可降低相當於營收 1% 的製造成本。
-
高階人事佈局:
- 此次高階人事交棒是公司多年規劃的傳承計畫,旨在讓新一代經營團隊帶領公司完成轉型的「最後一里路」,實現永續經營與優質成長。
6. 展望與指引
-
短期展望 (2024Q3):
- 核心事業(電源管理、光電)受惠於雲端、5G、AIoT 及遊戲機等應用進入出貨旺季,整體營運穩健。
- 下半年表現預期將優於上半年。
-
長期指引:
- 毛利率: 公司認為 17% 以上的毛利率是可持續的目標。
- 營業費用: 隨著精實聚焦策略的推進,營業費用率預期將進一步降低。
7. Q&A 重點
Q: 2024Q2 毛利率大幅跳升至近 20% 的原因為何?是否可持續?
A: 主要有三大原因:(1) 「精實聚焦」策略下,產品組合持續優化;(2) 多年投資於自動化與智能製造的效益顯現;(3) 第二季有較多急單,價格較佳。第二季的毛利率屬於超乎預期的表現 (outperform),但長期來看,毛利率維持在 17% 以上是可持續的。
Q: 出售 SSD 業務予 Kioxia 的潛在收益有多少?
A: 此交易案已於 7 月 1 日完成,交易金額為 1.65 億美元 (約 50 多億新台幣)。預期認列的利益相對有限,約為低個位數 (low single digit) 的規模。
Q: 車用業務的長期展望如何?預計何時能放量?
A: 今年受疫情影響,汽車產業是受創最重的製造業之一,導致車用鏡頭模組及車燈需求不如預期。展望 2022 年,車用業務佔公司總營收比重預計仍在 10% 以下。
Q: 帶動雲端、5G、AIoT 成長的具體產品為何?上半年 SSD 營收規模?
A: 2024 上半年 SSD 營收約 50 億 元。成長動能主要來自:(1) 光電部門:光電耦合器、紅外線應用等;(2) 雲端運算:伺服器電源,特別是供應給網路服務供應商 (ISP) 的高瓦特數系統電源。
Q: 公司對子公司閎暉的長遠規劃是什麼?
A: 為了協助閎暉在汽車電子領域的發展,已引進華新科作為策略性投資者,並出售 15% 股權。期望藉由華新科的 PSA 聯盟,在銷售與客戶面帶來幫助。光寶科目前沒有進一步處分閎暉股權的計畫。
Q: 「精實聚焦」策略的進度與長期方向?
A: 公司內部目標是在未來五年內,將年營收從約 1500 億元的水平,重返 2000 億元,此計畫包含併購的可能性。策略上,「聚焦」是改善產品組合,「精實」是透過自動化與智能製造提升營運效率,雙管齊下改善毛利。
Q: 自動化對獲利貢獻程度?高功率電源供應器的機會點?
A: 上半年毛利改善,產品組合優化的貢獻大於自動化。不過,智能製造是持續進行的計畫,預計未來兩年內可帶來約當營收 1% 的成本降低空間。在資料中心市場,需求的確朝向大瓦特數 (2000 瓦以上) 的高階電源發展,這對光寶科是明確的機會。
Q: 疫情前後,消費習慣的改變與哪些產品需求提升?
A: 消費性產品受影響較大。遠距工作相關的需求明顯提升,包括雲端 (資料中心) 與終端 (AIoT 裝置)。PC 需求在第二季很好,尤其是商用型及教育用 Chromebook,但第三、四季可能因通路庫存已補足而趨緩。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的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之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