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光寶科 2017 年第三季因一次性資產減損導致單季虧損,但核心業務仍維持穩健成長。公司強調此為非現金項目,不影響現金流、股利政策及員工薪酬。
- 財務概覽: 2017Q3 合併營收為 559.9 億 元,季增 6%,年減 11%。因認列手機機殼事業資產減損 69.8 億 元,以及光電產品存貨調整 12 億 元,導致稅後淨損 34.19 億 元,每股淨損 1.47 元。
- 累計表現: 2017 前三季累計營收 1,604 億 元,稅後淨利 3.31 億 元,每股盈餘 0.14 元,維持獲利狀態。
- 核心業務成長: 成長動能主要來自 LED 元件與戶外照明、電源管理(應用於雲端運算、AI 智慧家庭裝置)、儲存裝置(SSD 與遊戲機)。
- 第四季展望: 預期核心事業如 LED、戶外照明、雲端運算及 AI 智慧家庭等相關業務將持續穩健增長。
- 財務狀況: 儘管支付了 83 億 元的現金股利與員工分紅,第三季季底淨現金部位仍達 262 億 元,財務結構穩健。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公司主要業務分為四大部門,2017Q3 營收佔比以資訊產品為最大宗,達 56%。
-
資訊產品部門 (營收佔比 56%):
- 表現: 2017Q3 營收 312.5 億 元,季增 9%。營業利益 19.8 億 元,季增 29%。
- 動能: 主要受惠於雲端運算、AI 智慧家庭裝置及遊戲機等電源相關產品出貨暢旺。即便 PC 市場衰退,公司憑藉競爭力提升市佔率。
-
光電部門 (營收佔比 22%):
- 表現: 2017Q3 營收 123.2 億 元,季減 12%。因一次性存貨調整 12 億 元,導致營業損失 4.74 億 元。
- 動能: LED 元件及戶外照明(尤其是中東路燈標案)維持雙位數季增長。成長動力來自工業控制用光耦合器、高速光耦合器、感測器及安防生物辨識等不可見光產品。相機模組業務則因品質問題與存貨調整影響營收。
-
儲存產品部門 (營收佔比 16%):
- 表現: 2017Q3 營收 87.3 億 元,季增 18%。營業利益 9.86 億 元,季增 10%。
- 動能: 受惠於遊戲機出貨旺季及 SSD 客戶持續拉貨。
-
可攜式機構及其他產品部門 (營收佔比 6%):
- 表現: 2017Q3 營收 36.9 億 元,季增 21%。營業損失 4.69 億 元,虧損較前一季收斂 2.4 億 元。
- 動能: 下半年為手機客戶出貨旺季,帶動營收成長。公司已調整策略,未來將專注於高精密度的利基型產品。
3. 財務表現
-
2017Q3 關鍵財務數據:
- 營業收入:559.9 億 元(季增 6%,年減 11%)
- 銷貨毛利率:12.3%(受存貨調整影響,季減 0.8 個百分點)
- 營業利益率:3.2%
- 營業外支出:65.06 億 元(主因為資產減損 69.8 億 元)
- 稅後淨損:34.19 億 元
- 每股淨損 (EPS):-1.47 元
-
2017 前三季累計財務數據:
- 營業收入:1,604 億 元(年減 4%,若以美元計價則微幅增長)
- 銷貨毛利率:12.8%
- 營業利益率:3.8%
- 稅後淨利:3.31 億 元
- 每股盈餘 (EPS):0.14 元
-
重大事項:
- 資產減損: 第三季認列手機機殼事業(Perlos)一次性資產暨商譽減損 69.8 億 元。此為非現金項目,對公司現金流量、股利政策及員工薪酬均無影響。
- 存貨調整: 光電部門因品質問題,於第三季進行一次性存貨調整,金額約 12 億 元,影響當季毛利率。
-
資產負債表:
- 第三季季底淨現金部位為 262 億 元,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與前一季相當,財務狀況穩健。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3D 感測技術:
- 公司已佈局手機與非手機應用。非手機應用(如家庭安全監控)已開始小量出貨至美國市場。
- 手機應用方面,預期中國市場的 Structure Light(結構光) 方案將於 2018Q2 開始放量,Time of Flight(飛時測距) 則可能要到後年。公司正致力於整合模組以外的關鍵零組件。
-
鏡頭技術 (7P):
- 隨著手機鏡頭光圈持續擴大,對多片數鏡片(如 7P)的需求增加,公司已準備開始出貨相關模組產品。
-
車用鏡頭:
- 相關計畫順利進行中,預計 2019 年進入量產。該產品生命週期的營收規模將以百億元為單位計算。
-
固態硬碟 (SSD):
- NAND Flash 供給在第四季將因日本主要供應商產能問題而趨於緊張。
- 公司正積極開拓中國的 NAND 供應商,以應對市場限制並切入中國雲端資料中心市場。中國政策傾向優先採用境內生產的半導體及 SSD,為公司帶來策略性機會。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手機機殼事業策略調整:
- 由於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趨緩、價格競爭激烈,且機殼材料趨勢轉向玻璃或陶瓷(為支援無線充電與 5G),公司決定修正手機機殼事業的策略。
- 由「積極擴張」轉為「小而美」,不再追求營收規模,而是以利潤為導向。
- 未來將利用塑膠精密成型技術的優勢,轉向手機零配件、穿戴式裝置或車用等高精密小組件。金屬 CNC 產能將不再擴增。
- 此業務未來佔公司營收比重將低於 5%。
-
2018 年成長動能:
- 公司初步規劃,2018 年的成長將主要來自汽車電子、雲端運算、光電零組件、戶外照明及 AI 相關應用等核心事業。
-
先進製造:
- 持續推動先進製造,以優化銷貨成本(COGS),維持市場競爭力與獲利能力,應對 IT 產業的價格競爭。
6. 展望與指引
-
第四季展望:
- 核心事業(LED、戶外照明、雲端、AI 智慧家庭)預期將持續增長。
- 相機模組業務因受品質問題影響,第四季營運仍較辛苦,營收恢復增長預計要到 2018 年。
-
相機模組業務展望:
- 第三季的庫存打消為一次性事件,但品質問題影響了下半年的出貨。
- 新機種將於第四季至明年第一季陸續導入並放量,預期 2018Q2 營運可恢復正常。
- 考量近期狀況,對 2018 年營收目標採取較保守看法,預估約在 350 億至 400 億 元之間(原目標為 400-450 億元)。
-
股利政策:
- 管理層表示,一次性資產減損為會計帳面調整,不影響現金股利發放政策。投資人可參考過去幾年的平均殖利率,公司不會讓投資人失望。
7. Q&A 重點
-
Q: 關於鏡頭模組,公司在 7P 鏡頭的進展如何?以及 3D 感測應用的開發狀況與市場機會?
A:
- 7P 鏡頭: 隨著鏡頭光圈變大,多鏡片設計是趨勢。公司已準備開始出貨 7P 相關的模組。
- 3D 感測:
- 非手機應用: 用於家庭安全監控的產品已在美國小量出貨。
- 手機應用: 中國市場的結構光方案預計明年 Q2 放量,ToF 方案則可能在後年。光寶正積極整合模組及下游關鍵零組件。
-
Q: 車用鏡頭的出貨狀況與未來產值?明年的配息政策?相機模組業務在資產處分後,第四季能否恢復正常?
A:
- 車用鏡頭: 計畫順利,預計 2019 年量產,產品生命週期營收將達百億元等級。
- 配息政策: 雖需待董事會決議,但可參考過去幾年的平均殖利率,不會讓投資人失望。
- 相機模組: 第三季 12 億 元的庫存打消是因品質問題產生的一次性事件。但此問題確實影響了第三、四季的營收,第四季仍較辛苦,預期 2018 年才會恢復增長。
-
Q: SSD 上游缺貨狀況及公司的應對策略?
A: 第三季雖新增一家 PC client 端的供應商,但雲端伺服器出貨因客戶專案延遲未達預期。日本主要 NAND 供應商傳出產能損失,將影響第四季供給。公司正積極開拓中國的 NAND 供應商,以因應市場變化並切入中國在地供應鏈。
-
Q: 相機模組 12 億元的存貨打銷是今年一次性完成嗎?原因為何?明年營運是否能恢復正常,以及營收目標是否維持不變?
A: 此次存貨打銷是因品質問題,為一次性處理,與幾年前的管理問題不同。品質問題導致營收下滑,第四季仍辛苦,預期明年 Q2 恢復正常。考量此狀況,2018 年營收目標由 400-450 億元下修至 350-400 億 元。
-
Q: 第三季電源事業表現不錯的動能為何?LED 及戶外照明的具體進展?2018 年主要的成長產品線?
A:
- 電源事業: 除了在 PC 市場市佔率提升外,主要成長來自消費性電子,特別是與 AI 應用相關的熱賣機種。
- 光電事業: 下半年中東的路燈大案開始出貨;光電半導體方面,在工控、高速光耦合器、感測器及生物辨識等不可見光領域成長強勁。
- 2018 成長動能: 初步看好汽車電子、雲端、光電零組件、戶外照明及 AI 應用等。
-
Q: 第三季對手機機殼事業(Perlos)進行資產減損的策略考量為何?該業務未來的走向與獲利展望?
A:
- 策略考量: 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飽和、競爭加劇,且機殼材料趨勢已從金屬轉向玻璃/陶瓷,不利於原有業務。因此公司認為再投入的投資回報不理想。
- 未來走向: 策略從「積極擴張」調整為「小而美」,專注於利用塑膠成型核心技術,生產手機零配件、穿戴裝置、車用等高精密、利潤導向的小組件。不再擴充金屬 CNC 產能。
- 財務影響: 此策略修正改變了對未來的展望,因此依會計準則進行資產及商譽減損。未來此業務營收佔比將降至 5% 以下,對公司整體損益及成長影響不大。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