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光寶科 2024Q1 整體營運表現穩健,雖因傳統淡季及工作天數減少,營收較前季下滑,但獲利能力同比顯著提升。公司核心事業如雲端運算、儲存裝置及 LED 相關應用持續成長,帶動產品組合優化,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均創下近年同期新高。
- 財務表現: 2024Q1 合併營收為 498.4 億元,季減 14%,年減 3%。毛利率為 13.2%,營業利益率為 4.1%,分別較去年同期提升 0.7 及 0.8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為 17.1 億元,年增 4%,每股稅後純益 (EPS) 為 0.74 元。
- 核心業務成長: 雲端運算、儲存裝置 (SSD) 及 LED 照明等業務,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皆呈現成長或持平,是支撐獲利結構的主要動能。
- 展望第二季: 公司預期第二季營運表現將持續提升,營收目標與去年同期持平或微幅成長,獲利則可望有更顯著的年增長。主要成長動能將延續第一季的趨勢,來自雲端運算、LED 照明及儲存裝置等穩定需求。
- 財務狀況: 截至第一季末,淨現金水位攀升至 269 億元,顯示公司在營運資金管理上成效顯著,並持續創造穩定的自由現金流。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光寶科的業務主要分為四大部門,2024Q1 各部門的營收佔比與營運狀況如下:
-
資訊產品部門 (營收佔比 47%):
- 2024Q1 營收為 234.7 億元,年減 2%。此部門業務超過一半受 PC 市場影響,但高階電源供應器 (High-end Power Supply) 業務持續增長,尤其是在雲端運算應用的帶動下,有效抵銷了部分 PC 市場的衰退。營業利益年增 25%,達 16.1 億元,顯示產品組合優化效益顯著。
-
光電部門 (營收佔比 23%):
- 2024Q1 營收為 116.4 億元,年減 11%。營收下滑主因是相機模組 (Camera Module) 業務進行客戶與產品組合調整,且手機市場需求疲弱。儘管營收下滑,但營業利益年增 17%,達 4.1 億元,反映出獲利能力改善。
-
儲存產品部門 (營收佔比 20%):
- 2024Q1 營收為 99.3 億元,年增 22%,為成長最快的部門。主要動能來自固態硬碟 (SSD) 業務,應用範圍從 PC 擴展至雲端運算領域,帶動營收與獲利同步增長。營業利益年增 31%,達 7.4 億元。
-
可攜式機構及其他產品部門 (營收佔比 10%):
- 2024Q1 營收為 48 億元,年減 25%。主要受手機市場需求規模縮小影響。此部門合併了子公司紅輝 (Perlos) 的財報,其虧損擴大是造成該部門營業損失惡化的主因。2024Q1 營業損失為 4.8 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擴大約 2 億元。此部門亦包含工業自動化等新投資業務。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數據 (2024Q1):
- 合併營收: 498.4 億元 (季減 14%,年減 3%)
- 銷貨毛利: 65.9 億元 (季減 18%,年增 2%)
- 毛利率: 13.2% (年增 0.7 個百分點)
- 營業費用: 45.5 億元 (季減 10%,年減 4%)
- 營業淨利: 20.4 億元 (季減 30%,年增 19%)
- 營業利益率: 4.1% (年增 0.8 個百分點)
- 稅後純益: 17.1 億元 (季減 32%,年增 4%)
- 每股稅後純益 (EPS): 0.74 元 (年增 4%)
-
驅動與挑戰因素:
- 獲利驅動: 產品組合優化及營運效率提升是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同比增長的主因。雲端、儲存等高毛利產品佔比提升,抵銷了營收下滑的影響。
- 業外收支: 2024Q1 業外淨收入為 1.9 億元,較過往季度減少。主因是來自中國大陸的政府補助減少,且過去幾年處分轉投資的收益已近尾聲。
- 資產負債表: 截至季末,淨現金水位達 269 億元,較前一季增加,主要歸功於良好的營運資金管理。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分別為 1.41 倍與 1.13 倍,財務結構穩健。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雲端運算:
- 成長動能強勁,客戶涵蓋品牌伺服器廠與自建資料中心 (Self-build Data Center) 的大型網路公司。
- 產品已從單純的高階電源供應器,擴展至提供整機櫃的電源解決方案 (Power Shelf),整合了直流不斷電系統 (DC to DC UPS) 及電源分配器 (PDU) 等,走向系統級產品供應商。
-
儲存裝置 (SSD):
- 受益於 SSD 市場滲透率提升,加上硬碟 (Hard Disk) 漲價帶動轉換潮,光寶科在 2024Q1 取得市佔率提升。
- SSD 產品的平均獲利能力已高於公司平均水準,是重要的獲利貢獻來源。
-
相機模組 (雙鏡頭):
- 公司在雙鏡頭技術上處於市場領先地位,並與世界級大廠合作開發。
- 2024Q1 因產品轉換期,出貨量較低,但預期憑藉早期投入的優勢,在良率與成本控制上將優於競爭對手,看好下半年放量後的表現。
-
汽車電子 (LED):
- 車用 LED 業務穩定發展,已開始進行車用大燈的應用開發,但預計今年不會有實質出貨貢獻,屬於未來發展方向。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計畫:
- 持續聚焦於高成長、高毛利的產品領域,包括雲端運算、SSD、LED 照明及汽車電子等。
- 積極投入新興事業,如工業自動化 (Inverter) 等,為長期成長佈局。
-
競爭定位:
- 電源管理: 憑藉在 PC 電源領域累積數十年的技術與客戶基礎,成功將核心能力延伸至伺服器、網通設備及雲端資料中心等高階應用,並從元件供應商轉型為系統方案提供者。
- 關鍵零組件: 在雙鏡頭相機模組等領域掌握先行者優勢,目標在市場進入成長期時取得領先地位。
-
風險與應對:
- 可攜式機構件業務: 該部門持續虧損,特別是子公司紅輝的影響。公司表示已掌握市場脈動,預期新業務將陸續導入,期望下半年表現能有所改善。
- 業外收益: 公司預期未來的業外收益將因政府補助減少及轉投資處分接近尾聲而降低,未來將更專注於本業獲利的提升。
6. 展望與指引
-
2024Q2 展望:
- 營收: 預期較第一季成長,與去年同期相比,目標為持平或小幅成長。
- 獲利: 營業利益 (OP) 預期將較第一季小幅成長,若與去年同期(2015Q2 為營運谷底)相比,則會有較大的年增長。
- 成長動能: 雲端運算、LED 照明及儲存裝置的需求依然穩健。
-
2024 全年展望:
- 公司營運具季節性,傳統上下半年表現優於上半年。
- 管理層表示,若下半年市場需求符合預期,且客戶新產品能如期推出,全年營業利益率有機會達到 4.5% 的目標。
7. Q&A 重點
-
Q: 第二季的營運展望(與去年同期及上一季比較)?毛利率趨勢?手機雙鏡頭的進度如何?
A: 第二季營收期望能較去年同期持平或小幅成長,較第一季則預期成長。PC 與手機市場環境仍具挑戰。營業利益預期季對季及年對年都會成長,尤其去年第二季基期較低,年增長會更明顯。 在雙鏡頭方面,光寶是台灣的領先廠商,第一季因產品轉換影響出貨較低。我們與世界級廠商合作,開發進度領先多數競爭對手,憑藉較佳的良率與成本控制,期望在下半年放量後勝出。
-
Q: 為何部分非蘋手機供應鏈對第二季展望樂觀,但光寶的相機模組業務似乎沒有明顯回溫?
A: 第一季的衰退主因是我們原有的客戶基礎(如 HTC、Nokia、Lenovo)出貨量減少。目前正在開發中國大陸國內客戶,訂單正在回溫 (catch up) 中,預計第二、三、四季會逐步提升。因此第二季營收會比第一季成長,但真正的追趕會落在下半年。此外,我們最大的出貨客戶並非使用聯發科的晶片,因此與其供應鏈的展望不完全同步。
-
Q: 儲存業務中 SSD 的獲利能力如何?市場需求狀況?
A: 今年第一季,由於傳統硬碟 (Hard Disk) 廠商對客戶漲價,加速了市場向 SSD 的轉換。同時,主要競爭對手在價格上不像以往那麼激進,使光寶的市佔率得以提升。目前 SSD 業務的平均獲利能力高於公司的平均水準。
-
Q: 手機機構件 (Mobile Mechanics) 部門持續虧損,公司有何具體改善計畫?
A: 我們先前已預告第一、二季表現不會太理想,這也反映了非蘋手機市場的狀況。新的生意已陸續導入,期望下半年會有較好的表現。第一季的虧損擴大,主要受合併子公司紅輝 (Perlos) 影響,紅輝去年同期是獲利,今年第一季則是虧損,一來一往影響約 1.5 億元。
-
Q: 公司整體的營業利益率是否有機會回到 4.5% 以上的水準?
A: 這要看下半年的市場需求。我們的目標是逐季改善。去年是第一季後、第二季見底,然後三、四季回升。若今年下半年能維持往年的季節性趨勢,且我們內部已接到的生意能如期被客戶推出,那麼 4.5% 的營業利益率是有機會達成的。
-
Q: 第一季業外收益大幅減少,未來應如何預估?
A: 過去幾年陸續處理了一些轉投資收益,目前已處理得差不多,因此這部分收益會減少。此外,中國大陸的政府補助也越來越少。這兩個是主要原因。未來業外收益確實會比過去低一些,但利息和匯兌方面仍很健康。
-
Q: 雲端運算業務的成長細節?是來自新客戶還是市佔率提升?在電源供應器方面是否有看到新的應用機會?
A: 雲端業務的成長來自既有品牌客戶(伺服器、網通設備)及自建資料中心的客戶,兩者都有成長,而自建資料中心的成長速度與幅度更大。我們不只在品牌客戶端提升市佔,也透過與台灣 ODM 廠合作,服務自建資料中心的客戶。 產品方面,我們已從單純供應高階電源供應器,進階到提供整機櫃的電源解決方案 (Power Shelf),整合 UPS、PDU 等,走向系統化。未來會將電源管理的成功經驗從 IT 領域拓展至其他新興領域。
-
Q: 車用 LED 的開發進度?今年是否有機會切入大燈領域?
A: 車用大燈的應用已經開始開發,但不會在今年的出貨中實現,這是一個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整體的車燈市佔率目標與上次法說會所述沒有改變。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