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 2024Q1 財務概覽:本季銷貨收入 70.8 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 8.8%,主因銷售台數減少。然因經營績效提升與費用撙節,營業利益達 1.44 億元,年增 22.2%。業外收益因大陸轉投資公司認列減少,大幅衰退 62.6% 至 3.35 億元,導致稅後淨利為 3.86 億元 (年減 52.3%),稅後每股盈餘 (EPS) 為 1.29 元。
- 市場與銷售表現:2023 年前 4 個月,台灣車市總銷量 14.7 萬台,年增 8.3%。裕日車總銷量為 7,793 台,市佔率 5.3%。主力車款 KICKS 與 SENTRA 在各自級距表現穩健。進口車款 X-TRAIL e-POWER 市場反應熱烈,累計訂單超過 1,500 台,但因全球供應短缺,待交訂單約 1,300 台。
- 未來展望:公司預估 2023 年台灣全年總市場銷量約為 42.5 萬台,將較去年微幅成長。下半年將推出兩款重量級新車:NISSAN X-TRAIL 國產化輕油電車型 (Q3) 及 KICKS e-POWER 進口車型 (Q4),預期將大幅帶動全品牌銷量,公司對 2023 年恢復成長抱持信心。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公司主要經營 NISSAN 及 INFINITI 品牌在台灣除製造外的全價值鏈活動,並透過轉投資與大陸東風汽車共同發展大陸事業。
-
產品組合與近期動態:
-
NISSAN:
- 主力車款 KICKS 在小型休旅級距市佔率超過 30%;SENTRA 在 C 級距市佔率超過 10%。
- 2023Q1 上市的 X-TRAIL e-POWER 採「不用充電的電動車」技術,市場反應極佳,但供應嚴重不足,目前正積極向原廠爭取配額。
- 售後服務方面,前 4 個月保修進場台數達 20.9 萬台,零配件銷售 12.4 億元,達成率 107%。
-
INFINITI:
- 前 4 個月銷售 312 台,年增 8%。
- QX60 自去年 9 月上市以來持續缺車,待交訂單超過百張。
- 預計 7 月上市的 QX50 24 年式 將搭載 ProPILOT 智慧輔助系統。
-
NISSAN:
-
新車導入計畫:
- NISSAN:下半年將推出 X-TRAIL 輕油電與 KICKS e-POWER,強化在 SUV 市場的產品線。
- INFINITI:下半年將推出 QX50 24 年式。
3. 財務表現
-
2023Q1 關鍵財務指標:
- 銷貨收入:70.8 億元,較去年同期 77.6 億元減少 8.8%。
- 營業利益:1.44 億元,較去年同期 1.18 億元增加 22.2%。
- 業外收支:3.35 億元,較去年同期 8.96 億元大幅減少 62.6%。
- 稅後淨利:3.86 億元,較去年同期 8.09 億元減少 52.3%。
- 稅後 EPS:1.29 元,低於去年同期的 2.70 元。
- 每股淨值:65.6 元,較 2022 年底的 64.1 元成長。
-
財務表現驅動與挑戰:
- 正面因素:公司透過提升經營管理績效及撙節營業費用,使本業的營業利益逆勢成長。
- 負面因素:大陸轉投資事業(東風日產)收益認列大幅減少是影響整體獲利的關鍵。東風日產 2023Q1 銷量為 16.4 萬台,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 40.6%。
- 現金流量:帳上營運現金流量為負數,主因是將部分現金投資於短期類貨幣基金,若將此部分加回,現金狀況實為正數。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台灣市場:後疫情時代民間消費需求提升,帶動車市回溫。2023 年前 4 個月市場年增 8.3%。
- 大陸市場:防疫政策鬆綁及政府補助政策有望帶動內需,預估全年銷量 2,760 萬台,年增 2.7%。
-
關鍵產品與技術:
- e-POWER 技術:作為 NISSAN 獨家「黑科技」,提供純電驅動的駕駛體驗而無需充電,是 X-TRAIL 及 KICKS 新車型的主要賣點,市場需求強勁。
- ProPILOT 智行安全系統:Level 2 等級的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已陸續搭載於 ALTIMA、X-TRAIL e-POWER 及 INFINITI QX60,並將導入更多新年式車款,提升產品競爭力。
- 數位行銷:導入 CDP (顧客數據平台) 進行精準行銷,並建立 e-POWER 數位購車平台。此策略成功提升 X-TRAIL e-POWER 上市目標達成率至 133%。
-
供應鏈狀況:
- 全球車用晶片短缺問題雖略有改善,但仍持續影響產能,特別是高階及新能源車款。X-TRAIL e-POWER 等待交車時間長達 9 個月至 1 年以上;INFINITI QX60 部分車型需等到年底才能交車。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計畫與成長動能:
- 產品線更新:透過導入 X-TRAIL 輕油電、KICKS e-POWER 等新世代車款,取代因法規停產的舊車型 (如 March、Livina),目標是扭轉近年銷量下滑及市佔率流失的趨勢。
- 人才培育:持續舉辦第 11 屆「裕日車創新風雲賞」,並首次推動「校園大使計畫」,深耕汽車產業人才,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
競爭定位:
- 裕日車的核心競爭力在於 NISSAN 的創新科技,如 e-POWER、e-4ORCE 及 ProPILOT 系統,以此作為市場區隔,滿足消費者對節能、安全及駕駛體驗的需求。
-
ESG 永續發展:
- 公司在 2022 年於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三方面皆有具體績效,包含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 3.1%、車輛回收再利用率達 95% 以上,並榮獲 TCSA 台灣企業永續獎肯定。
6. 展望與指引
- 銷售預期:公司未對外公佈 2023 年的具體營運目標,但強調隨著下半年多款重量級新車上市,2023 年將是相較 2022 年成長的一年。
-
主要機會:
- 新車效應:下半年推出的 X-TRAIL 國產輕油電版本,預期將成為帶動品牌銷量成長的主要引擎。
- 積壓訂單:X-TRAIL e-POWER 與 QX60 的大量待交訂單,若供應狀況改善,將直接貢獻營收。
-
潛在風險:
- 供應鏈不確定性:晶片及零組件供應短缺仍是最大挑戰,直接限制熱銷車款的交車能力。
- 大陸事業波動:東風日產的營運表現對裕日車的業外損益有重大影響,其市場復甦速度將是影響公司全年獲利的關鍵變數。
7. Q&A 重點
-
Q:中國市場 2023Q1 銷售較差的原因?
A:主要有三點原因:
- 2022Q1 基期較高,當時尚未受封控影響。
- 去年底購車補助政策結束,導致部分需求提前在 2022 年底釋放。
- 東風日產原定於 Q1 上市的新產品延後至 Q2,影響銷售節奏。
-
Q:為何公司 2023Q1 的營運現金流量為負數?
A:主要是因為公司將部分現金投入短期的類貨幣基金進行停泊(parking),若將此投資加回,實際現金狀況為正。
-
Q:目前缺車的原因為何?何時能改善?
A:主因是過去兩年持續受車用晶片短缺影響。目前狀況略有改善,但仍處於短缺狀態。以 X-TRAIL e-POWER 為例,原廠首批配額僅 600 台,雖已爭取追加至近 900 台,但仍遠不及市場需求,公司會持續向日產爭取更多供應。
-
Q:日產近年銷售持續衰退,市佔率流失,公司有何對應策略?2023 年是否有機會恢復成長?
A:過去衰退主因是部分車型 (如 March、Livina) 因法規更新而停產,且後續未有新車型銜接。2023 年將是產品轉換年,隨著 X-TRAIL e-POWER 等新車上市且供不應求,預期 2023 年將會恢復成長。
-
Q:目前接單未交車的數量有多少?
A:國產車接單到交車約 2-3 週。缺口較大的進口車款:
- NISSAN X-TRAIL e-POWER:待交訂單約 1,300 台。單色車型等待期約 9 個月,雙色車型需 1 年以上。
- INFINITI QX60:待交訂單超過 100 多台,每月平均供應量僅約 20 台。
-
Q:新能源車目前接單狀況是否都是缺車?
A:以裕日車代理的車款而言,是的。X-TRAIL e-POWER 等待期最長可達 18 個月。LEAF 電動車等待期較短,約 1-2 個月可交車。
-
Q:如何看待 NISSAN 在中國市場的長期市佔率看法,尤其面對中國自主品牌崛起?
A:公司表示難以代表東風日產回答。但觀察到中國自主品牌外銷量主要以電動車為主,而日產本身也正積極投入電動車領域。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